你知道嗎,缺乏維生素D會造成鈣質吸收不易、免疫力下降……等等的問題,然而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約有超過6成的國人處於缺乏維生素D的狀況。也就是說,維生素D的攝取是時常被忽略的,因此,今天小編就要好好來帶你認識一下維生素D的重要性,告訴你缺乏維生素D會面臨什麼問題,
而過量又會發生什麼事!

缺乏維生素D會……?

雖然有多數的人都處於缺乏維生素D的狀態,但根據日本調查,大部分的人卻都不知道缺乏維生素D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

然而維生素D是作用於全身細胞的營養素,若是體內的維生素D濃度不足的話就會容易造成:

  • 佝僂病(兒童)
  • 骨質軟化症(成人)
  • 骨質疏鬆
  • 糖尿病
  • 動脈硬化
  • 免疫力下降
  • 過敏(異位性皮膚炎、花粉症等)
  • 憂鬱

由此可知,維生素D對於人體是極為重要的營養素!

如何知道我缺乏維生素D?


那我要怎麼知道我是不是缺乏維生素D?
通常要確定體內的維生素D是否不足要透過以下兩種方式:

抽血檢查:

若血液中的25(OH)D(骨化二醇)濃度小於20ng/ml的話就表示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不足,30 ng/ml 以上則表示充足。
※25(OH)D:進入人體後的維生素D經肝臟轉換而成的物質。

X光檢查:

由於維生素D不足會影響骨骼的密度與發展,而照X光可以看骨骼是否有問題,以此確認是否缺乏維生素D。
「在去醫院檢查前,我可以透過什麼徵兆判斷我可能缺乏維生素D?」
想必你應該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你發現你的身體有以下症狀,那就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一下囉!

  • 肌肉疼痛
  • 肌肉無力
  • 關節腫脹
  • 骨頭疼痛

另外,若是發現嬰兒的頭部經常冒汗,也建議要帶去檢查一下比較保險喔!因為當嬰兒的頭部不尋常地經常冒汗時,可能就是維生素D不足的初期症狀喔!

哪些人容易缺乏維生素D?


長期營養攝取不均衡、曬太陽的時間太少、腸胃吸收率不佳等情形都可能會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而又有哪些族群是缺乏維生素D的危險族群呢?

喝母乳的嬰兒:

由於剛出生的嬰兒較少機會曬到太陽,攝取維生素D的管道就只有母乳,但母乳的維生素D含量不多,因此若僅靠母乳來補充維生素D的話很容易引起維生素D不足的狀況。

年長者:

年長者不只新陳代謝較慢,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作用效率也較差,若飲食方面也不常攝取到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時,就較容易引起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

少曬太陽者:

紫外線的刺激是促進皮膚生成維生素D的重要因素,因此若是較少接觸到陽光者就要更加注意要從飲食中攝取維生素D!

皮膚黝黑者:

你一定沒有想過吧?皮膚黑也是造成容易缺乏維生素D的因素之一!因為皮膚中的黑色素會吸收紫外線的能量,能量被黑色素吸收得越多,能留下來合成維生素D的能量就越少,而皮膚黑的人自然有較多的黑色素,能合成維生素D的能量就會比皮膚白的人來得少!

肥胖者:

因為肥胖者的皮下脂肪較厚,而維生素D又會儲存於脂肪細胞中,所以肥胖者體內的維生素D就容易儲存於脂肪中而不會釋放至血液中。因此,肥胖的人需要的維生素D會較一般人來得多。

防曬乳會阻斷維生素D的生成?!


紫外線是女性的天敵,不但會讓皮膚變黑,還會加速老化,但維生素D又需要紫外線刺激來生成,這樣的話,我到底該不該防曬呢?
人家說一白遮三醜,所以很多女性都盡可能地防曬,以防自己變黑,舉凡陽傘、外套、帽子、防曬乳,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包緊緊地才出門,但如此一來紫外線無法接觸到皮膚,身體就無法生成維生素D,但這真的全是防曬乳的功勞嗎?
其實不完全是!

經實驗指出,衣物的遮蔽阻擋紫外線比防曬乳來的有用,防曬乳若不是隨時補充,就沒有辦法完全阻擋紫外線。只是若是要長時間在外曝曬的話,為了避免曬傷,還是建議要擦上防曬乳以免肌膚受傷害,畢竟紫外線雖然可以幫助維生素D生成,但長時間曝曬對皮膚細胞的傷害也是很毒辣的!!所以基本上若外出的時間在30分鐘內建議是可以不用做防曬的工作,讓皮膚可以趁著這個時間生成維生素D喔!但由於緯度、季節、地區的差異,紫外線的量跟日照時間都會有所差異,所以還是要依照自己所在的地區來判斷曬太陽的時間長短才不會讓肌膚曬傷喔!

另外,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我在辦公室、在家的時候陽光也會透過窗戶照射進來,我這樣也算有在曬太陽了吧?」但其實,玻璃窗會將紫外線可以促進維生素D生成的波長給吸收掉,因此透過玻璃窗照射到身上的陽光是無法讓肌膚生成紫外線的!

維生素D會過量嗎?過量會怎麼樣?


大部分的人面臨的狀況是缺乏維生素D,那有人是維生素D過量的嗎?過量的話又會怎樣呢?
維生素D是從食物、保健食品中攝取或身體自己合成2種方式取得,而經研究證實,血液中經由紫外線能量合成的25(OH)D在上升至60 ng/mL就不會增加了,因此曬太陽是不會造成維生素D過量的。然而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種類也不多,單從食物中補充基本上也不會造成過量的問題,因此維生素D過量主要是因沒有依照保健食品的建議服用量服用所造成!

而由於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易儲存於體內,因此一旦一次攝取過多就會容易導致血鈣上升,引起高鈣血症。長期的高鈣血症會使鈣在血管內壁、心臟、肺、胃、腎臟等器官中沉積,導致便秘、腹瀉、食慾不振、嘔吐等不適。而其中又以腎臟的鈣沉澱會最為嚴重,腎臟若沉積了大量的鈣,就會影響腎功能,嚴重的話就會引起尿毒症,使身體狀況極為惡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攝取維生素D補充劑時要記得依照建議的服用量攝取,不要一次大量地攝取喔!
※尿毒症:指當腎功能衰竭,身體無法正常代謝體內的廢物時,尿素等廢棄物滯留於體內所產生的中毒現象。

怎麼樣算是過量?

那怎麼樣算是過量呢?我要怎麼控制呢?有一個標準嗎?其實平常若有在吃維生素相關的保健食品時,依照包裝上的建議攝取量服用基本上都不會有問題,但若真的想明確知道一天不能攝取超過多少的話,小編也幫你整理好啦!請看下表:

關於維生素D詳細建議攝取量看這篇:維生素D要什麼時候吃?建議的攝取量是多少?

總結

維生素D可以說是作用於全身的營養素,影響了人體的骨骼發展及免疫系統等,因此當人體缺乏維生素D,身體就容易出狀況,可能造成孩童骨骼發育不良、或是成年人骨質流失、甚至造成免疫力下降引發疾病,因此一定要適量補充才行!但過量又會引起高鈣血症、尿毒症等,所以當在補充營養食品時也要注意服用量才行,照著建議使用量攝取,才不會引起不必要的問題,不但沒有達到維持身體健康的目的,反而變成反效果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