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突然出現紅疹,乍看之下如同蚊子叮咬般,但抓了之後卻發現越抓越癢,讓人十分痛苦,而且還會持續擴大,最後竟然整片紅疹連在一起?!」
注意,這很有可能是長蕁麻疹的徵兆!蕁麻疹屬於皮膚過敏反應之一,它不僅會讓患部癢到受不了,若是沒有找出原因,還有可能反覆出現造成慢性蕁麻疹發生。因此今天小編要來介紹蕁麻疹的症狀以及形成原因,讓你再多了解它一點~

蕁麻疹是什麼?

蕁麻疹(urticaria)是指皮膚上突然出現像蚊子叮咬、形狀大小不一,並且不會馬上消退的紅疹(這類紅疹又稱作「膨疹」)。大多數的症狀會伴隨強烈搔癢、刺痛或灼熱感,其中有些人數分鐘~幾個小時內便會自然消退;也有人持續了半天至一天以上。若是症狀較嚴重者,有可能消退之後又再次冒出新的膨疹。此外,蕁麻疹的對象不分男女老少,就連嬰兒都有可能感染蕁麻疹,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很害怕蕁麻疹出現的主要原因!

而蕁麻疹所形成的膨疹大小約1~2mm,並且會從手足開始長,之後還有可能互相融合,形成各種圓型、橢圓形、線狀、花瓣狀、地圖狀等超過直徑10cm以上的紅疹。不過有一點大家請放心,那就是蕁麻疹並不會傳染,因此若是不小心接觸到患者的患部也不需要太緊張。

蕁麻疹與蟲咬、濕疹有什麼區別?

由於蕁麻疹的初期反應雖然與蟲咬、濕疹有些類似,相信有些人會好奇又該如何區別呢?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消退後的皮膚狀態,基本上蕁麻疹來得快去得也快,並且走過不容易留下痕跡,因此過一段時間後發現皮膚恢復原本平滑的狀態,有很大的機率就是蕁麻疹喔!

更多關於濕疹的介紹,推薦你參考這篇:濕疹會傳染嗎?詳解濕疹的原因與症狀,讓你濕疹、蕁麻疹不再傻傻分不清楚!

蕁麻疹的症狀

前面有提過,蕁麻疹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在肌膚表面形成1~2mm的膨疹,並且經常出現在臉部、脖子、手腳、腹部以及背上,同時還會伴隨強烈的搔癢、刺痛或灼熱感。此外,它不僅限於特定部位,身上各處皮膚皆有可能會長蕁麻疹。

通常發生這種情況時,稱之為「急性蕁麻疹」。而反覆出現膨疹超過6週以上者,則會轉變為「慢性蕁麻疹」。這種類型的狀況大多會在傍晚到深夜之間出現,雖然多數紅腫症狀不會持續太久,但強烈的搔癢卻也讓人難以忍受、難以入睡。

蕁麻疹的起因和種類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急性或慢性蕁麻疹產生呢?
目前研究結果發現,有80%的人都是不明原因所引起的蕁麻疹,確切的形成原因還有待釐清,不過可以知道的是,蕁麻疹的形成原因有相當多,包含特定的刺激(例如食物過敏、流汗、壓迫等物理性刺激)、壓力、免疫力下降、體質、疲勞、感冒等等都有可能會引起蕁麻疹。此外,根據不同的誘因所導致的蕁麻疹也會有所差異,所以接下來就讓小編來詳細解說急性蕁麻疹與慢性蕁麻疹的差異吧!

急性蕁麻疹

過敏算是急性蕁麻疹中比較常見的誘發原因之一,主要與食物、藥物、植物、蟲等因素有關。相信許多人最常聽到的例子就是吃到甲殼類的海鮮吧!沒錯,舉凡蝦子、螃蟹等甲殼類,以及乳製品、肉類、穀物、蔬菜等等,都屬於容易過敏的食品,進而導致過敏體質者引起蕁麻疹發生。其它還有:

食品類
甲殼類(蝦子、螃蟹)、雞蛋、乳製品(牛奶或起司)、肉類(雞肉、豬肉、牛肉)、穀物‧蔬菜(大豆、蕎麥、小麥)、維他命等等
食品添加物
人工色素、防腐劑等等
藥物
抗生素、類固醇、阿斯匹靈等等
植物、昆蟲
咬人貓、橡膠、蜜蜂等等
感染症狀
寄生蟲、細菌、病毒、黴菌等等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雖然食物過敏引起的蕁麻疹很常見,但是並非所有的蕁麻疹皆為食物過敏所引起,如果發現好幾個禮拜都反覆出現膨疹,那麼很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導致,建議這時候要盡快到皮膚科檢查較安心。

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的形成原因之中,可分為「物理性刺激」和「壓力、疲勞、流汗或免疫力下降等身體因素」2大類別,其中的物理性刺激與壓迫、日光、冷、熱、震動有一定的關連性;而疲勞、壓抑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進而導致抵抗力變弱而引起過敏或蕁麻疹。

另外,若是有內臟、甲狀腺相關疾病,以及當血管擴張時,同樣也容易引發蕁麻疹,因此才會有飲酒、泡澡、運動後會使蕁麻疹惡化的說法。最後,還有一種就是有些人流汗後,皮膚神經會刺激乙醯膽鹼分泌,使蕁麻疹爆發(又稱為膽鹼性蕁麻疹)。

總結

看到這邊,大家是否對蕁麻疹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呢?
最後再次幫大家總結一下重點,蕁麻疹的主要原因多與過敏原、體質、免疫力下降、物理性刺激有關,而且只要蕁麻疹的膨疹只出現一次,並且在數小時到數日間就自然消失的狀況,通常都是「急性蕁麻疹」居多;而超過6週以上反覆出現蕁麻疹的人,則大多是「慢性蕁麻疹」。不論是哪一種蕁麻疹,只要持續一段時間都沒有消退,建議最好到皮膚科走一趟,才有辦法找原因,加以治療喔!更多詳細的治療方法介紹,推薦你參考這篇:蕁麻疹癢到受不了怎麼辦?中醫、西醫治療和舒緩方法大公開!再搭配飲食調理與5大日常注意事項,讓你從此擺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