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大肉一口接一口,餐餐山珍海味的生活是不少現代人的壞習慣,但只顧著享口福而忽略風險的下場,就是成為「痛風」患者。在台灣,30至50歲的男性痛風患者尤其多,據其所言,每當痛風發作,必定面目猙獰、生不如死!十分後悔過往的飲食習慣。

究竟如同因果報應的痛風是什麼?又會造成哪些症狀、後果呢?本篇文章中,小編將向各位揭露痛風症狀的可怕,如關節炎、痛風石等,相關原因、飲食、治療知識也會一併完整收錄喔!

痛風成因、前兆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痛風是什麼?以及如何趁早發現它!

痛風成因

就連輕風吹拂都痛得要死,因而得名的「痛風」可以算是一種關節發炎的疾病,主要成因為「尿酸代謝異常」所引起。那尿酸是什麼?當體內在分解老化細胞、食物時,會釋出「普林」並產生「尿酸」,這種物質對人體有好有壞,是必要的卻又不能多,一定要靠腎臟、腸胃去排除、代謝掉才行

總結來說,只要身體出了問題,讓尿酸質累積太多,我們的關節處就容易發生「尿酸結晶堆積」的問題,即是痛風!

痛風前兆

一般來說,痛風在發作前,不會有很明顯的症狀,多為關節處微紅腫、刺痛,其中像是腳拇指、手指等關節部位,特別容易成為痛風重災區,要多加提防。另外,如家族有痛風基因,或者檢查報告中血液的尿酸濃度異常,也都需要留意。

痛風的症狀

下面為痛風相關症狀的整理:

痛風初期的症狀

關節有刺感

如果腳趾關節有刺刺的感覺,心中的警鈴千萬要響喔!這個症狀是大部分經歷過痛風的過來人都有過的體驗。

關節有癢感

總覺得腳趾關節、膝蓋癢癢的……如果你有這種感覺,很有可能是尿酸結晶開始形成的證據喔!

關節有鈍痛感

記憶中沒有撞到東西,也沒有外傷,但就是覺得悶悶、痛痛的……這也是典型的痛風初期症狀。

關節一陣陣地抽痛

在痛風發作前有時候手指會一陣陣抽痛。不過每個人對痛的形容不太一樣,所以也有人說感覺不是痛,而是腳拇指水分多,有快要滲出水的感覺。

關節發麻

腳拇指、腳背等下半身的關節,若有發麻的情況,也要懷疑是中風的初期症狀。發麻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小編推薦趕快去看醫生比較好。

關節浮腫

尿酸結晶會引發關節炎,所以有的時候會在發作前,先出現浮腫的情況。

關節發酸

也沒做什麼運動,腳背和膝蓋卻發酸……關節發炎,患部會變重,最後身體以發酸的形式告訴你。

關節發熱

痛風而發炎的部位會發熱,由於是初期階段,狀況可能只有微微發熱。與前段提到的發麻一樣,關節發熱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最好去醫院檢查!

關節僵硬

腳趾關節很緊繃、僵硬之類的症狀,也算是發炎的症狀。如果你感到:「動作好像變遲鈍了」或許就是痛風的徵兆喔!

急性痛風的症狀

屬於急性痛風的患者可能久久一次,或是短期間連續陣痛,在半夜、早晨最容易發作。常見症狀有關節炎、關節腫大、關節熱痛等,劇烈的疼痛是必定的,嚴重時連活動都不能。

慢性痛風的症狀

對於慢性痛風患者,痛風現象往往長達數十年,甚至更久!發作症狀時好時壞,但容易復發。除了關節的疼痛、不適外,慢性痛風隨著時間、嚴重程度的累積,也會導致關節變形、痛風結石、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問題。

痛風發作的位置

痛風最常發生在「末梢肢體」的關節處,例如:腳拇指、腳跟、腳踝、腳背、腳指、膝蓋、手指、手腕、手肘等等,由於這些部位離心臟較遠,因此血液循環相對差,尿酸結晶很容易沉積。

痛風併發症有哪些?

儘管痛風本身非常痛,但最可怕的還是各種併發症引起的健康問題!

痛風結石

要是久久未改善痛風的問題,還放任其持續加重,尿酸結晶的積累將不停擴大,接著慢性痛風就會引起「痛風結石」,俗稱「痛風石」的現象,造成諸多迸發症,不管是皮下組織、骨頭關節,都可能受到影響。許多人聽過的尿結石、膀胱結石都與此有關。

腎功能衰竭

尿酸也可能沉積在腎臟,阻礙腎功能正常運行。失去調節尿酸能力的腎臟,情況會越來越糟糕,嚴重的話,還必須接受透析治療(俗稱:洗腎)。因此,高尿酸血症、痛風的患者也要多注意腎臟健康。

肥胖、高血壓、高血脂

尿酸高=代謝異常!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壞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脂過高)的人,不是痛風患者就是尿酸偏高。尿酸高的人也容易引發威脅生命的併發症,如: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等。

痛風餐、飲食選擇

店家經常以「痛風餐」作為宣傳口號,推出各種大魚大肉的料理吸引客人,那麼痛風餐具體是哪些?想要避免痛風惡化又要怎麼選擇飲食?請見以下整理:

痛風餐

凡是含有大量高普林的飲食,就屬於痛風餐的範疇!

  1. 紅肉、內臟(牛、羊、豬)
  2. 海鮮、小魚乾、香菇、海帶
  3. 火鍋湯、肉汁、肉湯、雞精
  4. 酒類、高果糖漿
  5. 酵母粉、健素糖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豆類中也含有不少的高普林,但因屬於植物性高普林,所以未患有痛風者食用,並不會造成痛風罹患機率增高。

痛風飲食選擇

對於痛風患者而言,除了盡量避免痛風餐外,還有以下飲食選擇要點:

  1. 少吃動物性脂肪高的油炸食物,減少脂肪攝取。否則尿酸代謝容易受到影響,而效率降低。
  2. 多補充水分,幫助尿酸正常代謝、降低尿結石的機會。
  3. 營養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要注意「海帶、香菇」這類高普林含量較多的食材,不宜攝取。
  4. 攝取基本醣類,五穀根莖類皆可,但要避免添加精緻「糖」的食物。

痛風治療、預防觀念

痛風的治療方式、預防觀念還是圍繞著尿酸為主,想要脫離痛風就必須改善體內的尿酸濃度!

痛風治療

治療痛風時,第一步會先以消炎、止痛幫助患者舒緩疼痛,常見用藥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類固醇、秋水仙素」等。待狀況穩定後,再以控制尿酸濃度的藥物進行治療,分成「促進尿酸排除」、「減少尿酸生成」兩種類型。

促進尿酸排除的藥物
例如:丙磺舒、本補麻隆等,能增加腎臟排除尿酸的量,但患者腎臟功能較差的話,可能加重腎臟負擔,或是造成尿管結石。
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
透過抑制尿酸生成達到降低濃度的效果。常用藥有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

如患者的痛風已嚴重到關節、神經受壓迫影響,醫生才會考慮動手術!

痛風預防

除了前面所提的痛風餐勿頻繁攝取外,想預防痛風也需要注意其他層面,以下為幾點建議:

  1. 控制飲食,適度飲水。
  2. 養成運動習慣,保持健康的體重。
  3. 避免壓力、負面情緒累積,否則尿酸濃度會升高。
  4. 避免短期間過激的運動、減重,否則崩解的肌肉、脂肪會釋出尿酸。
  5. 保護腎臟的健康,才能正常代謝尿酸。建議戒除:菸酒不佳的生活作息等傷腎的因素。

總結

透過無數的過來人,我們已知道痛風的可怕和嚴重性,不想讓身體受到痛風荼毒的話,務必要注意生活中的大小習慣喔!小編祝各位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痛風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吃這3種食物可以降低尿酸值
痛風發作該怎麼處理?痛風的治療、預防方法大公開!
痛風的原因除了飲食還有哪些?導致尿酸升高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