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睡了10個小時以上,怎麼還是很累?
總是好累好想睡,又一直睡不飽……身體到底怎麼了?
經常有疲倦、嗜睡、頭暈等問題,難道是我的肝出問題了嗎?

以上惱人的窘境,你或身邊的人是否也有遭遇過呢?其實,常態性睡不飽、疲憊的原因,除了肌肉、大腦累積的疲勞外,連心理層面都可能存在影響因素喔!本篇文章中,小編將徹底介紹「容易疲倦」的原因及相關症狀,想要擺脫疲倦感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囉~

驅散疲勞從補開始!↓
【抗疲勞保健食品推薦】2023人氣抗疲勞保健食品介紹!芝麻素、B群、滴雞精應該這樣挑!提神、補充體力的最佳選擇都在這~

容易疲倦的原因

疲勞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一起看看吧~

疲倦原因—自由基過多

不論是肌肉活動還是腦袋思考,都需要消耗氧氣來製造能源,而「自由基」就是此時的副產物。自由基可以促進各種生理機能,本來對身體是有益的;可是一旦含量太多,就會因為氧化力過強讓細胞生鏽,無法發揮原本的功能

隨著年齡增長的體能退化,以及慢性病的形成,都跟自由基脫離不了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宣導健康資訊時,常見到「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口號的緣故。

疲倦原因—肌肉疲勞、血液循環差

發生在身體、肌肉的疲勞是最容易察覺的。例如:坐一整天用電腦,使眼睛、肩膀、腰部、臀部等處容易疲勞、僵硬不舒服;或是激烈運動隔天的肌肉痠痛。

肌肉痠痛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可以歸類為一種肌肉的「輕微外傷(過度使用肌肉→肌肉纖維受傷→為了修復,血液聚集→引起發炎→肌肉痠痛)」,而身體修復它的期間,便會引起發炎等不適感。順帶一提,血液循環不良的人,因代謝差、流動慢,所以比較容易有肌肉僵硬、疲勞、修復緩慢的問題喔!

疲倦原因—大腦與神經緊繃、心理壓力過大

大腦負責處理資訊、調節自律神經,而自律神經管理臟器活動、呼吸、體溫……等,其中亦包括賀爾蒙分泌及各式複雜生理機能。因此,這代表人體能不能在正確時間休息或處於「興奮狀態」與腦部狀態息息相關。例如:經常熬夜的人就會對大腦造成睡不夠、睡不好、生理錯亂等影響,逐漸累積成慢性疲勞問題

另外,由精神壓力造成的刺激、疾病也容易催生疲倦!建議大家要培養興趣或在生活中尋找紓壓管道。工作時即便再忙,也要偶爾抽空閉目養神10至15分鐘左右,這樣不僅能提振精神,更可以預防大腦、神經過於緊繃。

疲倦原因—水分、營養不足

人體缺水時,體內的循環效率、血液輸氧速率會變慢,進而導致疲勞感加劇,所以每日維持最低需求的2~2.5公升飲水可謂基本中的基本!而營養方面,除了要盡量達標均衡飲食外,各位還可以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補充B群

維生素B1、B6、B12的攝取是否充足與身心疲勞有直接關聯,因為它們的功用包括生成能量、促進代謝、製造血液、維持神經機能……等,只要補充妥當,對消除疲勞絕對有莫大的幫助!飲食方面可透過:肝臟、蛋奶類、堅果類、海鮮類、豆類來攝取。

補血

血液是關乎人體內輸氧與循環效率的重要存在,尤其對女性來說更是不可少,畢竟有不少人因生理期導致「貧血」問題,使疲倦感更為強烈。建議大家平日可透過飲食、保健食品攝取足夠的「鐵、B群、維生素C與E」,以利造血

少吃高糖、高油飲食

當體內的血糖值失衡、胰島素分泌過量時,也會容易感到想睡或精神不濟喔!而想要預防這點,就需要減少吃高糖、高油的飲食,讓葡萄糖的量不多過頭,維持胰島素分泌量的正常。

疲倦原因—缺乏運動

這點與剛剛介紹過的肌肉疲勞、血液循環差有直接關聯。以現代人的生活型態來說,久坐、缺乏運動可謂常態,日復一日,肌肉僵硬、血液循環差的影響將擴及全身,最後導致睡眠品質變差,整個人變得經常這裡痠那裡痛、疲勞纏身。

建議每週至少選三天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至少半小時以上),可以改善上述問題,順便起到紓壓放鬆、作息矯正的效果!

疲倦原因—藥物、咖啡因副作用

基於藥物的副作用影響,對有在服用感冒藥、安眠藥或其他抗憂鬱藥物的患者而言,感到疲倦、想睡是很正常的,待症狀改善停藥後,通常一陣子就會改善(※如仍有異常疲倦感,務必要尋求醫生協助)。

除了藥物,攝取過量咖啡因也會有副作用!依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的咖啡因攝取量不宜超過300毫克(超商的中杯美式約含有200毫克)。即便當下可以提振精神,喝太多還是會影響神經中樞和腎上腺皮質醇,導致心悸、失眠、焦慮等症狀出現,反而讓隔日疲倦感加重。

容易疲倦的病症

疲倦病症—慢性疲勞症候群

所謂的「慢性疲勞症候群(CFS)」是一種發生率僅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特殊症狀,患者以25到45歲的上班族為主,其中女性占了8成。目前病因推測包括病毒感染、免疫系統、荷爾蒙失調或精神因素等,至今還沒有一個完整定論。

症狀部分就是身體長期(6個月以上)感到疲勞、無法恢復、活動能力下降到原本的一半等。如患者在以下症狀中同時發生5點以上,就符合該症的初步標準:

  • 持續24小時以上的疲勞感
  • 肌肉疼痛
  • 頻繁的關節疼痛(沒有發炎反應)
  • 頭痛
  • 喉嚨痛
  • 睡眠障礙(失眠、嗜睡、日夜顛倒)
  • 集中力下降、易怒
  • 持續輕微發燒(重要線索,代表免疫可能出問題)
  • 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痛
  • 肌肉痠痛無力

有關「慢性疲勞症候群」更詳細的內容請看這篇↓
你的疲勞可能是一種病!認識慢性疲勞症候群,怎樣符合診斷標準?症狀有哪些?

疲倦病症—嗜睡症

生活作息正常,卻總是睡不飽的話,就需要注意是否患有「嗜睡症」囉!根據美國國家神經及中風疾病研究院(NINDA)公布,嗜睡症可能在工作、進食中,甚至講話時發作,突如其來的強烈睡意會迫使患者進入睡眠狀態、減損集中力,對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目前病因推測有很多,例如:睡眠不足、精神疾病(憂鬱症、躁鬱症)、呼吸障礙(睡眠呼吸中止)、腦部疾病(癲癇)……等都有關聯。而該症的主要症狀就是「擋不住的強烈睡意」及「睡不飽」。嗜睡症的種類有許多,需要診斷患者的體質和進行自我檢測才能進一步對症下藥。

有關「嗜睡症」更詳細的內容請看這篇↓
總是睡不夠?當心罹患了嗜睡症!嗜睡症原因、症狀、治療方式總整理!嗜睡症該看哪一科?如何自我檢測?通通告訴你~

疲倦病症—高敏感族群

排除掉工作超量的因素,有些人還真的就是天生容易疲憊的體質。這樣的人在心理學當中有個專有名詞「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我們可以把它翻譯成「高敏感族群」。

高敏感族群對外界的細微變化特別敏感,大腦會花更多的力氣處理情報,所以自然就比常人更容易感到疲累。HSP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Elaine N. Aron博士所提出,她認為約有15%到20%的人口屬於此族群。這比較明顯的特徵有:

  • 怕癢、怕痛
  • 討厭噪音、強光
  • 對味道特別敏感
  • 容易察覺環境變化,沒有安全感
  • 總是感到疲累

根據2020年的研究指出,HSP在自信、自尊心表現上都有弱勢傾向,且幸福感也相對較低。所以當我們感到「莫名疲憊」時,原因或許就出在心理因素喔!

疲倦病症—甲狀腺問題

甲狀腺是控制新陳代謝、分泌甲狀腺賀爾蒙的器官,一旦有甲狀腺機亢進或功能低下的問題,就會讓患者感到肌肉疲勞、身體虛弱、注意力無法集中,以及體重增減、心律變化、悶熱……等症狀,相當棘手。

有關「甲狀腺」更詳細的內容請看這篇↓
體重減輕,就代表有甲狀腺亢進嗎?甲狀腺亢進的關鍵3症狀與與飲食禁忌

疲倦病症—肝功能問題

肝臟的功用是處理吸收至人體的營養素,和分解身體裡的廢物、有害物質,進行解毒然後排出體外。若平日過量攝取酒精、不規則飲食、壓力累積、過勞熬夜等會對肝臟造成負擔的生活習慣太多,將導致肝臟功能不正常。久而久之,沒辦法被清除的毒素就會堆積在體裡,進而引起疲勞、倦怠感

有關「肝臟」更詳細的內容請看這篇↓
肝不好會導致面黃肌瘦,甚至口臭?肝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疲倦病症—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異常且無法治癒的疾病,主要病因是患者的體內「缺乏胰島素、胰島素功能不全,或兩者共同造成身體對糖類的利用能力減低」,以致無法完全利用,而使血糖上升,產生高血糖的現象。

糖尿病會導致許多器官受損,甚至衰竭,尤其以眼睛、腎臟、神經、心臟及血管影響最為嚴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感到疲倦,以及口渴、頻尿、煩躁、體重下降等情形

有關「糖尿病」更詳細的內容請看這篇↓
我為什會得糖尿病?糖尿病原因大解析!!

總結

避免久坐、定期定時活動身體!
攝取均衡的營養並細嚼慢嚥!
適時讓身體進入放鬆狀態!

最後,再麻煩各位記住以上矯正疲倦的三大原則。希望今天的文章有幫你找到疲倦感的來源與改善方向!如果仍無起色,也千萬不要有顧慮,趕緊尋求醫師的專業診治吧!小編祝大家身體健康,疲勞退散~

延伸閱讀:
【抗疲勞保健食品推薦】2023人氣抗疲勞保健食品介紹!芝麻素、B群、滴雞精應該這樣挑!提神、補充體力的最佳選擇都在這~
眼睛疲勞?注意不集中?老是忘東忘西嗎?讓富含DHA的三得利魚油DHA&EPA+芝麻明E幫你守護明亮未來、打造靈活思緒與循環力,守護家人的健康活力就靠這一瓶!
皮質醇是一種類固醇?適量的皮質醇能夠有效抗憂鬱、抗疲勞!!
明明沒有熬夜,卻老是容易疲倦、嗜睡?該吃什麼才有辦法改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