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啊我好累喔喔喔喔,快爆肝了!!」
「我睡了10個小時欸!怎麼睡很久還是很累?」
「一直很累想睡覺,卻怎麼睡都睡不飽!我到底怎麼了?!」
「我好容易疲倦、嗜睡、頭暈,難道是我的肝出問題了?」
以上這幾句話,你常常掛在嘴邊嗎?其實常常睡不飽又疲憊的原因,除了肌肉、大腦累積的疲勞之外,連心理層面都存在可能的因素。接下來將會徹底介紹疲倦的原因和症狀,想要擺脫疲倦感的你,一定要看到最後唷~
容易疲倦的原因
疲勞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一起看看吧~
容易疲倦原因1:自由基導致細胞生鏽
造成疲倦的原因有有哪些呢?睡眠不足、飲食不均衡、壓力太大等等,都是常見的答案。但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拿去問科學家,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會是三個字:「自由基」。
不論是肌肉活動還是腦袋思考,都需要消耗氧氣來製造能源,自由基就是此時的副產物。自由基可以促進各種生理機能,本來對身體是有益的;可是一旦含量太多,就會因為氧化力過強讓細胞生鏽,無法發揮原本的功能。
不只疲勞而已,隨著年齡增長的體能退化,以及慢性病的形成,都跟自由基脫離不了關係。看到這邊,想必你也已經知道,我們常常聽到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代表什麼意思了吧?
容易疲倦原因2:肌肉疲勞與血流不順
發生在身體、肌肉的疲勞是最容易察覺的。例如坐在椅子上打一整天電腦,肩膀、腰部、臀部都很容易僵硬不舒服;或是久久一次跑個步、打個球,激烈運動的第二天,等著我們的就是嚴重的肌肉痠痛。
我們以前可能聽過,肌肉痠痛是因為「乳酸堆積」,但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正確。肌肉痠痛的原因更簡單,其實可以歸類為一種肌肉的輕微外傷,身體試圖將它修復,才會引起發炎不適。
過度使用肌肉→肌肉纖維受傷→為了修復,血液聚集→引起發炎→肌肉痠痛
除了外在因素,本身血液循環不良的人,也比較容易肌肉疲勞。常說「小腿肚是第二個心臟」,因為小腿肚有強勁的肌肉可以像幫浦一樣,促進血液流動。而全身上下的肌肉也是相同道理,所以缺乏運動、肌肉不發達的人,血液循環也會受到影響。血液運送能量的效率降低,最後就會變成容易疲累的體質。
該如何改善疲倦體質?請參考:
改善疲倦這6點最有效!容易疲倦的人該怎麼做才可以讓自己每天精神滿分?
容易疲倦原因3:大腦與神經的疲勞
講完了「身體累」,接下來就要談談「頭腦累」,也就是大腦和神經的疲勞了。我們的大腦要處理資訊,還負責調節自律神經;而自律神經管理的是臟器的活動、呼吸、體溫,以及賀爾蒙分泌等各種複雜的生理機能。
舉個簡單的例子:「工作忙到凌晨3點,精神超好,根本睡不著」大家有過這種經驗嗎?因為大腦這時持續處於興奮狀態,會連帶刺激「交感神經」,所以完全不會感到疲倦。熬夜晚睡的狀況如果持續沒有改善的話,睡眠品質也會逐漸降低,最後演變成就算睡了很久也還是很累的「慢性疲勞症候群」。
成人每天所需的睡覺時間,大家覺得是幾小時呢?答案是:因人而異。有人一睡就是20個鐘頭;有人整夜沒睡趕工作,所以其實睡太多或睡太少都不好,最重要的還是在「睡得好不好」。
疲倦是疾病的警訊!?嗜睡?頭暈?
疲倦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如果除了疲倦以外還伴隨了其他症狀,那就有可能是身體正在發出警訊,希望你休息一下。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可能導致疲倦感的疾病有哪些吧。
嗜睡症
你是否常常會有睡了很久,卻還是好累、好想睡的感覺?如果取得足夠的休息後依然沒有改善,那你就有罹患「嗜睡症」的可能性了。嗜睡症的定義是「取得足夠的睡眠後,仍然很想睡覺」,並且「一個禮拜至少出現3天」。嗜睡症大致可以分為3種類型:
【發作性】睡意突然襲來、睡很久還是很累
發作性嗜睡症的主要症狀,就是白天突如其來的嗜睡感。不管是正在講話還是正在走路,無論任何時間地點,都有可能發作。
【突發性】經常打瞌睡、一直很累想睡覺
跟發作性嗜睡症一樣,都是白天突然很想睡覺,不同的地方在於補眠的時間長短。發作性嗜睡症只需大概20分鐘,突發性嗜睡症則要睡上1到4小時。
【反覆性】意識障礙的一種
特徵是1天會有將近20小時的「嗜睡期」,並持續好幾天到好幾個月,進入「間歇期」之後又沒有任何症狀。兩種狀態不斷反覆交錯,就是反覆性的嗜睡症。
延伸閱讀:
【嗜睡症的治療】現在就知道如何自我檢測是否罹患嗜睡症!! 只要白天想睡覺就是嗜睡症嗎??
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機能亢進,會讓你肌肉疲勞、身體虛弱,其他症狀還有體重減輕、常常覺得悶熱、心跳快等等。甲狀腺功能低下則會導致疲倦、注意力無法集中、體重增加等症狀。
延伸閱讀:
體重減輕,就代表有甲狀腺亢進嗎?甲狀腺亢進的關鍵3症狀與與飲食禁忌
肝功能疾病
肝臟的工作是處理吸收至人體的營養素,和分解身體裡產生的廢物、有害物質等並進行解毒然後排出體外。過量攝取酒精、不規則的飲食、壓力、過勞都會造成肝臟的負擔,一旦肝臟功能不正常,沒辦法被清除的毒素就會堆積在身體裡。身體裡不需要的廢棄物越積越多,就會引起疲勞以及倦怠感,也會讓身體會變得越來越無力。
延伸閱讀:
肝不好會導致面黃肌瘦,甚至口臭?肝不好的原因是什麼?
糖尿病
糖尿病除了會使人疲倦之外,還會有口渴、頻尿、煩躁、體重下降等情形。
可能會引起疲倦的NG習慣!
為了不易累積疲勞以及健康,平常就應該要多多留意自己的生活習慣。你有沒有以下幾個容易引起疲倦NG習慣呢?請回想看看吧~
NG習慣1:「假日睡很晚」
生活步調一亂,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都會造成負擔,容易產生疲倦,還會導致睡太晚,反而會使人更加疲憊、懶洋洋。
因此,休假時也要早睡早起比較好哦。
NG習慣2:「很忙的時候就不吃早餐」
忙到沒時間吃早餐,不只是一整天的注意力都會不集中,體溫也會偏低,容易感到疲累,沒吃早餐也會比較容易便秘。
最好是養成好習慣,早點起床吃早餐~
NG習慣3:「出門好麻煩,平常就不太運動」
年紀越來越大,就越懶得活動身體。但是為了健康需要養成適度運動的習慣才行。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不要突然就跑去做難度高的項目,而是要選擇可以持之以恆的運動方式。
以上幾個不良習慣,你中了幾個呢?現在改還來得及,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每天朝氣蓬勃地迎接早晨吧!
心理疲憊,你有可能是高敏感一族(HSP)!
可能螢幕前的你在納悶了:飲食、睡眠、運動,平常明明這三項該顧的都有顧到了,為什麼還是會這麼累呢?排除掉工作超量的因素,有些人還真的就是天生容易疲憊的體質。這樣的人在心理學當中有個專有名詞「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我們可以把它翻譯成「高敏感一族」。
從早上睜開眼睛感受第一道陽光,到晚上入睡的前一秒聽到自己的呼吸聲。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接受各式各樣的刺激。而HSP對這些外界的細微變化特別敏感,大腦需要花上更多的力氣處理情報,所以自然就比別人更容易感到疲累了。
HSP的概念是由美國的心理學家Elaine N. Aron博士所提出的,她認為約有15%到20%的人口屬於高敏感一族。這些人比較明顯的特徵有:
- 怕癢、怕痛
- 討厭噪音、強光
- 對味道特別敏感
- 容易察覺環境變化,沒有安全感
- 總是感到疲累
而根據2020年的研究指出,HSP在自信、自尊心表現上都有弱勢的傾向,而且幸福感也相對比較低。所以當我們感到「莫名的疲憊」時,原因或許就出在心理因素喔。
HSP診斷
身心都容易疲累的你,會不會覺得有時候是自己太過纖細、敏感了呢?如果答案是「會」的話,那這裡準備了HSP的簡易診斷表,能夠幫你找到生活中一些無形的壓力來源。
以下的情境都設定在職場當中,如果你覺得壓力來自其他地方,也可以自行代換場景。在19題是非題裡面,要請你記下自己總共得到了幾個「YES」。
- 當對方情緒激動,甚至遇到吵架場面時,會感到緊張、不知所措
- 容易被身旁的同事影響情緒,一旦感覺到別人懶懶散散,自己也會提不起勁
- 身體毛病一堆,老是這裡痛、那裡痛,連同事也問你「怎麼老是在不舒服」
- 工作忙完後只想趕快回家獨處,什麼事都不想管
- 總是想抱怨辦公室裡電燈太亮、冷氣太冷,連對面同事皺巴巴的襯衫都讓你看不慣
- 聽音樂、想事情、發呆,什麼都不做也好,總之每天都需要自己一個人的時間
- 辦公室裡的交談、電話聲、開門聲、腳步聲都會讓你分心
- 認為自己感性面強,尤其喜歡音樂、藝術、文學
- 覺得在職場或面對人群時,都被迫扮演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
- 從背後被拍肩膀、喊名字,很容易就嚇一大跳、反應過度
- 突然被指派緊急任務時,會先花一段時間不知所措
- 同時多出A、B、C三項要完成的工作,一心多用總是讓你感到煩躁
- 很容易發覺微小的變化,即使只是同事改變桌子擺設,都會很在意、很不習慣
- 會議室傳來講話的聲音,或是辦公室有人進進出出,常常讓你覺得被打擾
- 被說訊息回很慢,但其實是花了一堆時間斟酌用字
- 一件事情處理完畢後,就很討厭再遇到突發狀況
- 不喜歡吵鬧、凌亂、雜事一堆的工作環境,因為會害自己無法專心
- 重要場合容易因為緊張而出包
- 常常被別人評價為「想太多」、「太敏感」,但知道自己一直以來都這樣
以上19道題目當中,如果得到了10題以上的YES;或者符合的描述不多,但每一項都非常符合你的情況,就表示你很可能屬於高敏感的HSP一族。這些無形的壓力,也很可能是你疲累的主因了!
總結
坐久了定時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攝取均衡的營養並細嚼慢嚥、使身體進入放鬆的狀態,這些都是可以幫助改善疲倦的方法。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幫助你找到疲倦感的來源,試圖改善後如果仍然沒有起色,也千萬不要顧慮,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專業意見比較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