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熱愛紅茶的醇厚,有些對綠茶情有獨鍾,有些人則喜歡烏龍茶的花果香氣,這些茶哪裡不一樣?

其實這是茶葉最常見的分類方式,依製茶過程中發酵的程度低到高是綠茶(無發酵)、烏龍茶(無發酵到完全發酵之間)、紅茶(完全發酵)和普洱茶(後發酵)。

就像貓也有分波斯貓、緬因貓、安哥拉貓、峇里貓等許多品種,雖然外觀差異大,但都是「貓」這種動物;不同土地、氣候、栽培法、製茶過程,就發展成了三峽龍井、文山包種、大吉嶺、阿薩姆等不同的茶葉品牌。
這篇會解說綠茶、紅茶和烏龍茶的不同處,讓你的品茶學問更上一層樓。

為什麼茶葉有那麼多種?


這麼多看似不同、氣味不同、口感不同的茶,在生物學上追根究柢,都來自於同一種植物Camellia sinensis,也就是「茶樹」的葉子。

然而不同的茶樹栽培的土壤氣候製茶過程直到沖泡,都會讓茶葉產生不一樣的風味,所以出現了許多的分類。

發酵程度

依發酵程度分類茶葉是最簡單也最普遍的辦法,也就是你一定聽過的綠茶、烏龍茶和紅茶。
發酵是指讓茶葉原有的氧化酶作用,使苦澀成分轉化為多酚,增加茶湯風味的過程,而要判定發酵程度主要是看兒茶素被氧化了多少

同一株茶樹摘下的茶菁可以經由不同的製茶方式,做出各種發酵度的茶葉。

綠茶

製茶流程

採菁➡殺菁➡揉捻➡乾燥

綠茶採摘後會盡快進行殺菁,讓氧化酶失去活性,就能避免茶葉中的各種成分發酵,讓茶葉維持剛摘下的風味。
其中殺菁最主流的兩種方式是蒸菁炒菁,一般綠茶是炒菁,日本茶則多是蒸菁。

日式綠茶、抹茶差在哪?看看這篇吧!
日本茶可不只有抹茶!日式綠茶的種類

烏龍茶

製茶流程

採菁➡萎凋(輕發酵)➡殺菁➡揉捻➡乾燥

烏龍茶的發酵程度位於紅茶和綠茶之間,台灣有名的茶種幾乎都是烏龍茶,像金萱、翠玉、凍頂、東方美人和鐵觀音等。
全球產量最少,不到總茶葉銷量10%。

紅茶

製茶流程

採菁➡萎凋(輕發酵)➡揉捻➡發酵➡乾燥

紅茶的發酵程度最高,要達95%以上,因為兒茶素會變成茶紅素茶黃素,發酵越多就越接近紅色。

印度、斯里蘭卡、印尼是最大的紅茶產地,而全世界的愛茶人士有7成是喝紅茶(black tea)。

簡單來說,你至少應該知道:
紅茶:完全發酵
烏龍茶:半發酵
綠茶:無發酵

茶樹葉大小

茶樹最大的兩個變種是大葉片的阿薩姆種(camellia sinesis var. assamica)和小葉的中國種(camellia sinesis var. sinensis),分別適合做紅茶和綠茶。

不過紅茶或綠茶是以製作方式去分,適製性也有例外,所以也有大葉種製成的阿薩姆綠茶或小葉種製成的大吉嶺紅茶。

產地


紅茶的四大天王阿薩姆錫蘭大吉嶺祁門,便是以茶樹品種的原產地為名,歸功於日不落帝國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全世界的推廣。

不過因為發酵的技術可能宋朝才出現,直到17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才更加廣為流傳,所以紅茶流行全世界只有400年左右。
台灣比較著名的茶區則有凍頂、阿里山、梨山或玉山等地,凍頂烏龍茶自不必說,高山茶也都是以烏龍茶居多。

茶湯顏色

茶文化在中國發展千年之久,名目也講究得多。
發酵程度方式分成六色:

綠茶(不發酵):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
白茶(輕發酵):白毫銀針、白牡丹
黃茶(輕後發酵):蒙頂黃芽、北港毛尖
青茶(半發酵,也就是烏龍茶):安溪鐵觀音
紅茶(完全發酵):祁門紅茶
黑茶(後發酵):雲南普洱茶

其中白、黃、青茶都是不完全發酵茶,在廣義的認知中都歸類在烏龍茶,台灣盛產的金萱、翠玉、凍頂、鐵觀音等等也都屬於此類;而黑茶的發酵不是靠自身氧化酶,而是外界的麴菌,具有越陳越香的特性。

綠茶和紅茶哪個更健康?


紅茶和綠茶分別是發酵最多和最少的茶種,也是喝茶養生的人關注的議題:「喝綠茶好,還是紅茶?

其實,紅茶和綠茶各有不一樣的優點,你可以看自己需求喜好選擇,至於半發酵的烏龍茶可以大概視為兩者兼具。

綠茶

說到茶的保健功效就會以發酵度來分別,是因為茶葉中被認為是最有益的兒茶素,是發酵的重要指標:無發酵的綠茶擁有最完整的兒茶素含量

兒茶素是強大的抗氧化劑,防護自由基攻擊的能力是維生素C的百倍,且還有

  • 抗癌
  • 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
  • 降血脂、血糖
  • 預防失智
  • 抑制腸胃吸收咖啡因,減輕咖啡因對神經的刺激

等多種功效。

但由於綠茶是寒性,且兒茶素會阻礙鐵質吸收,提升骨質疏鬆風險,所以生理期時不適合飲用。

另外,綠茶因茶多酚類含量較多,而和兒茶素同類的茶多酚會和腸胃中的蛋白反應,引起黏膜萎縮消化不良腸胃不適,因此若空腹時喝較容易傷胃,最好是在餐後2小時之後再喝

更多綠茶功效看這篇:
喝綠茶超健康!科學證實的綠茶功效

紅茶

發酵過的紅茶,兒茶素大多被轉換成茶紅素、茶黃素,茶黃素影響紅茶的口感和品質,也是優秀的抗氧化物質,並有強化血管功能。

而雖然因兒茶素含量不多,較不傷胃,但咖啡因和茶鹼濃度較高,會抑制胃液和腸液分泌,且會刺激中樞神經造成興奮失眠,不宜在睡前和空腹時喝。

不過如果是為了提神而喝茶,紅茶會比綠茶更有用喔

結語

紅茶和綠茶的養生價值差不了太多,都有助於改善身體環境
只要喝得適量,綠茶的抗氧化保健功效可能略勝紅茶,但在提振精神方面紅茶則是更好的選擇。

因此依照自己的需求、喜好來選擇,就能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好茶囉!

想了解更多綠茶的營養價值嗎?推薦你這篇:
綠茶的營養成分大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