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被包圍了。放下武器,舉手投降吧!」

刺眼的燈光與嘈雜的警笛環繞四周,犯人被逼進死巷,心裡也已經放棄逃亡。只見他嘆了一口氣,慢慢舉起雙手……又默默放了下來。舉起手,又放下來,犯人不斷重複著這個動作,就像故障的機器人一樣。警察的表情逐漸從疑惑轉為惱怒,最後終於受不了挑釁,一擁而上,把犯人押進了警車。

只不過,他們的目的地並不是警局,而是附近的復健科診所。因為在互相對峙短短的時間內,警方已經大膽做出初步判斷:這個犯人可能有五十肩的困擾

什麼是五十肩?


「五十肩」這個名字由來非常簡單明瞭,就是五十歲左右的人容易發生的肩關節疾病。五十肩的英文稱為冰凍肩(Frozen Shoulder),正式名稱則叫做「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因為肩膀關節發炎引起沾黏,導致疼痛和僵硬的症狀,沒辦法做出大幅度的手臂動作,進而影響正常生活。

至於開頭提到的「投降姿勢」,則是五十肩的簡單測試。雙手伸直,手肘彎曲90°,並水平往外張到最大。要是手臂怎麼樣都沒辦法舉到底,或是在途中感到刺痛的話,就有罹患五十肩的可能了!

五十肩(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的成因


五十肩也叫「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什麼意思呢?所謂的「沾黏」就是內臟、組織的傷口不斷自我修復、生長,但因為跟隔壁的器官靠得太近,結果彼此黏在一起,形成一體化的纖維組織。例如闌尾手術後可能發生的「腸沾黏」就是一個例子。

至於「肩關節囊」,則是包覆在肩關節外側的軟墊。從「沾黏性肩關節囊炎」這個名字大家已經知道,五十肩並非只是單純關節發炎,而是因為關節附近的組織都己經黏在一起,原本的功能受到限制,所以才造成這麼多不便。

五十肩的3階段症狀


五十肩的症狀分為三個階段:急性期慢性期,以及回復期。從它的另一個名字「冰凍肩」來聯想就很容易理解:五十肩就像肩膀關節慢慢結冰,維持在冰塊狀態,最後又逐漸融化的過程。

結冰期(急性五十肩)

持續6到9個月。在五十肩剛開始的結冰期,最裡面的肩關節囊就已經處於發炎狀態,連帶讓肩膀的動作也被限制。這時肩膀周邊的肌肉會發揮代償作用、幫忙出力;但是過度勞動久了,連附近的肌肉也會漸漸跟著開始痠痛。

剛開始的刺痛感可能不怎麼明顯,主要是肩膀變得沉重、遲鈍,脖子與肩膀也會覺得很緊繃。到後來疼痛逐漸擴散,感到的刺痛越來越強烈,變成「動也痛,不動也痛」,甚至影響到睡眠品質的例子也很多。如果你的肩膀刺痛症狀特別嚴重,那就有可能屬於結冰期的五十肩早期症狀。

冰凍期(慢性五十肩)

持續時間4到12個月。在五十肩的冰凍期,刺痛感會慢慢減緩,因為發炎疼痛的肌肉缺乏運動,幾乎都已經變得僵硬、動彈不得。五十肩在這時出現的徵兆是肩膀移動範圍變窄,手臂無法做出大幅度動作。例如:

  1. 綁頭髮
  2. 拉公車拉環
  3. 換衣服
  4. 拿高處的物品
  5. 洗頭梳頭
  6. 刷牙

只要是手臂必須舉高的動作都有困難,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

融化期(恢復期)

到了五十肩後期,肩膀上的冰塊終於開始融化,疼痛與僵硬也慢慢得到緩解。只是這段恢復期可能持續6個月到2年,時間相當漫長,而且也沒辦法保證之後的復發率是多少。為了降低五十肩的復發機率,在這個時期應該要加強復健運動與日常保養

五十肩與其他肩膀症狀的差異


跟五十肩症狀類似的疾病還有很多,例如肌腱炎、撕裂傷等等,更別提有些還是嚴重病症的副產物。所以大家要尊重專業意見,並以醫生的判斷為主,千萬不要認為肩膀疼痛是小事喔。

是五十肩還是「肩夾擠症候群」?

只要感覺肩膀刺痛、手抬不高,我們就自然而然會聯想到五十肩。不過其實還有另一種跟五十肩症狀幾乎相同,而且患者人數差不多的疾病:肩夾擠症候群。簡單來說,肩夾擠症候群就是手臂舉起時「肩膀骨頭夾到附近的肌肉」,它同樣會引起刺痛,手臂活動也會受限,但與五十肩不同的地方在於疼痛的角度。

把手臂水平抬起,肩夾擠症候群大約只在60°到120°左右的角度會感到疼痛(因為夾到肌肉了),再往上舉就沒問題。五十肩則因為是整個關節發炎,疼痛的角度更廣,而且幾乎沒辦法把手舉超過90°以上。

五十肩和肩頸痠痛的差別

首先,肩頸痠痛是「肌肉疲勞」,而五十肩則是「發炎」的狀態。肩膀痠痛大多源自姿勢不良、壓力等外在因素,五十肩則是關節自然老化造成的影響。最重要的是,五十肩沒辦法光靠按摩、泡澡來舒緩,一定要求助醫生,施加藥物、手術等適切的治療才行。

如何治療五十肩?

五十肩的治療要看復健科骨科,初期以口服止痛藥為主,這時需要充分的休息與睡眠。等到比較不痛了,就可以考慮開刀,並持續配合醫生指示的復健運動。

掌握3個秘訣,不再半夜痛醒


睡覺的時候肩膀刺痛、不舒服,是五十肩在初期、中期最讓人困擾的症狀。不過只要掌握以下3個小秘訣,就能不讓五十肩打擾你的美夢。

用枕頭把手臂墊高

我們的肩胛骨到背部之間是有微微弧度的,如果有點駝背的人就更加明顯。在仰睡的時候,等於持續對兩邊肩膀施加往下的壓力,才會讓發炎的關節感到不舒服。這時可以用枕頭把肩膀到上臂的位置墊高,起到支撐的效果,肩部的關節就不會受到壓迫了。

側睡時疼痛邊朝上

如果是習慣側睡的人,建議讓疼痛邊朝上。右肩痛睡左側,左肩痛睡右側,這樣即使在無意識下翻身,疼痛的手臂也不會大字形往外伸展。中間則可以抱一個枕頭支撐住手臂,讓關節不要大幅度移動。

枕頭高度也是關鍵

五十肩會牽動到肩膀、脖子附近的肌肉,加深痠痛的症狀。為了在睡覺時充分放鬆緊張的肌肉,一顆合適的枕頭就很重要了。仰躺狀態下,胸口到下巴之間要能剛好塞進一顆拳頭,高度才不算太高。而後頸的空間必須完全填滿,才有支撐脖子的效果。

簡單的五十肩運動


到了中後期,五十肩的刺痛感會減輕,但肩關節附近的肌肉變得僵硬。這時五十肩的患者在家就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來幫助肌肉復原。

鐘擺運動

  1. 雙腳與肩同寬,慢慢向前彎腰
  2. 肩膀放鬆,兩手自然下垂,另一隻手可以扶在桌邊
  3. 用身體帶動疼痛手,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漸漸增加幅度,直到微微刺痛為止
  4. 鐘擺動作持續30秒,反覆做10次即可

手指爬牆

  1. 找一面牆壁,伸出疼痛手的食指與中指抵住
  2. 兩隻手指像走路一樣,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
  3. 感到肩膀痠痛時,就停下來深呼吸,再盡可能繼續往上
  4. 一組動作3分鐘,一天進行3到5次即可

最後

看完今天的文章,大家有沒有對五十肩更了解呢?「五十」這個數字只是代稱,實際上不分年齡,三十肩、四十肩、六十肩都可能發生。如果你在換衣服、綁頭髮時感覺手部動作不順暢,或是沒辦法做出文章開頭提到的投降動作,那就必須請醫生為你檢查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