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腸道菌群失調是導致肥胖體質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算吃進相同的食物跟相同的運動量,也會因為腸道菌群的多寡決定你變胖或變瘦。被稱為「第二個大腦」的腸道裡住著100兆以上的細菌,這些腸道菌群跟我們的身體健康與否息息相關。而可以讓腸道菌群的好菌增加並減少壞菌的關鍵就掌握在「短鏈脂肪酸」上。
到底短鏈脂肪酸是什麼?短鏈脂肪酸有什麼好處?
又該從哪裡取得短鏈脂肪酸?
這篇文章一次告訴你!

短鏈脂肪酸是什麼?


脂肪酸根據不同的碳原子數可以分成長鏈脂肪酸中鏈脂肪酸短鏈脂肪酸,而所謂的短鏈脂肪酸就是由5個以下的碳原子組成的脂肪酸。

短鏈脂肪酸是一種容易揮發的脂肪酸,它是哺乳類腸道裡的厭氧菌或酵母菌把膳食纖維、抗性澱粉等難以消化的食物發酵之後生成的一種脂肪酸。短鏈脂肪酸中又以醋酸、丙酸、丁酸這3種為主,占了腸道內短鏈脂肪酸的83%。生成的短鏈脂肪酸會成為腸內益菌利用的來源,還會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成為提供人體的能量來源,調節人體的機能。

短鏈脂肪酸有什麼好處?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短鏈脂肪酸對於人體到底具有那些好處呢?

整腸、維持大腸代謝與運作


前面有提到,大部分的短鏈脂肪酸都可以順利被大腸吸收並轉換成能量加以運用。不僅如此,短鏈脂肪酸還是保持腸道組織的營養來源、讓大腸可以保持在弱酸性的最佳狀態,以達到防止壞菌生長並促進腸內環境的功效。另外,它還可以促進腸道對鈉、鎂、鐵質的吸收,促進腸道上皮細胞的生殖跟細胞黏膜的生長。短鏈脂肪酸不但能整腸,也跟人體的能量與代謝息息相關,可以有效促進你我的身體健康。

瘦身,養成易瘦體質


含有長鏈脂肪酸的食物包括肉類、動物油,它們在小腸被吸收後還需要透過許多管道才會送到肝臟等組織並儲存為脂肪。而短鏈脂肪酸在小腸吸收後,會直接被運送到肝臟,不但不容易形成體脂肪、可以有效轉換成能量,還可以促進其他脂肪一起燃燒,短鏈脂肪酸被吸收的速度更是長鏈脂肪酸的四倍以上!在國外,也有研究發現:短鏈脂肪酸裡的丁酸可以刺激神經,讓人產生飽足感並刺激胰島素分泌來控制體內的醣分跟脂類的代謝,並促進脂肪氧化。所以,長期攝取可以生成短鏈脂肪酸的食物可以讓你養成易瘦體質!

提高免疫力,緩和炎症


圖片取自:世界華人消化雜誌
中國北京市首都醫科大學的副教授,徐敬東醫師所帶領的團隊透過研究發現:短鏈脂肪酸可以降低腸道中的PH值、減少壞菌、調節宿主腸道的免疫力並緩和炎症的症狀。

如何取得短鏈脂肪酸?


多吃可以促進短鏈脂肪酸生成的食物讓你越吃越健康!目前發現,可以有效促進短鏈脂肪酸生成的食物包括:

  • 水溶性膳食纖維
    例如:關華豆膠、奇異果、蘋果、香蕉、酪梨、蘿蔔。
  • 益生菌
  • 寡糖
  • 乳製品
    例如:奶油、鮮奶油、起司。

結尾

看完這篇文章,我們知道:多食用可以促進短鏈脂肪酸生成的食物可以促進腸到環境的運作、調節人體機能、幫助瘦身並養成易瘦體質、提高免疫力並緩和炎症。想要促進體內生成短鏈脂肪酸的話可以多補充:關華豆膠、寡糖、奇異果、蘋果等食物。祝我們都能擁有健康勻稱的體態,那我們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