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已經逐漸邁向高齡社會,隨著醫療與科技的進步,平均壽命大幅度地延長,老年保健就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前一篇文章:什麼是肌少症?肌少症的症狀有哪些?超簡單的肌少症檢測法你不可不知!
文中有詳細介紹肌少症的原因、症狀與簡易的檢測法,有助於及早發現家中長輩的異常。緊接著本文將會帶領各位繼續認識肌少症,究竟肌少症有沒有辦法治療?又該如何預防或改善?

肌少症並不可怕,只要及早發現,並均衡地補充營養,再搭配適量的運動,都能夠大幅地改善相關症狀,找回健康活力的每一天!

肌少症要看哪一科?肌少症該如何治療?


其實,肌少症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治療,不過只要及早發現並釐清病因,再搭配正確的飲食習慣與適量的運動,都有助於改善相關症狀。那如果發現家中長輩有出現疑似肌少症的症狀,或是擔心肌少症找上親愛的家人,該怎麼辦才好呢?

其實只要前往就近的復健科、家醫科、老年醫學科、衛生所等,都能夠進行相關檢測,也可以先打電話至長照管理中心進行諮詢,照管中心將會視情況轉介或前往拜訪,並提供肌力強化運動、生活功能重建訓練、社會參與、口腔保健、膳食營養及認知促進等6種照護方案,不僅會依照症狀制定不同的訓練課程,也能夠配合長者的喜好調整,有效幫助家中長輩找回流失的肌力。

從中醫的角度看肌少症


中醫認為,肌少症與脾胃虛弱有關,包括:脾胃氣虛、氣血兩虛、脾腎兩虛、陰虛火旺等類型,而根據脾胃虛弱的症狀,大致可以分成「過瘦型的肌少症」與「肥胖型的肌少症」這兩種類型。過瘦的肌少症患者需要先從健脾胃開始,可以多吃薑等健脾利濕的食材,幫助消化、調整腸胃道;至於因氣血不順影響脾胃健康,導致痰濕阻滯的肥胖型肌少症患者,除了要吃健脾利濕的食材以外,也可以搭配一些化痰祛痰的食物,例如:紫菜、大棗、蠶豆、枇杷等,或是多吃茼蒿、洋蔥、白蘿蔔等促進氣血循環的食物。

除了透過飲食調理以外,平時也可以多按足三里穴,同樣具有健脾胃、助消化、提升食慾與舒緩腸胃不適等症狀。
※三里穴:膝蓋外側凹陷處往下約4指寬處。

如何預防並改善肌少症?肌少症患者的飲食建議


肌少症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通常會建議患者加強營養的補充,並搭配適量地運動,即可達到不錯的效果。飲食方面建議可以多多補充蛋白質,每日的建議攝取量約為體重的1.2倍,也就是體重60公斤的患者,建議每日攝取約72克的蛋白質,例如:豆類、魚類、蛋奶類、乳製品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但如果本身有腎臟方面相關疾病,則建議諮詢專業醫師。

除了蛋白質以外,維他命D鐵質維他命B群碳水化合物維他命C維他命E等營養素也有助於肌肉與骨骼的保健,而充足的睡眠則有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記得與其大量攝取單一營養素,建議還是均衡並適量地補充,效果會更好。如果吃素或是家裡外食居多的話,也可以透過保健食品快速有效地攝取人體所需營養素。

延伸閱讀:
【鈣片推薦】補鈣保健食品推薦TOP10,你不能不知道的骨骼增強劑!
【維他命D推薦】維他命D何時吃?正確的維他命D攝取量是多少?
【補鐵保健食品推薦】如何補充鐵質?富含鐵質的5大食物&5款推薦的保健食品一次報你知!
【維生素B推薦】精選10款維生素B推薦!哪些食物含有維生素B?維生素B什麼時候吃?
維他命C(維生素C)保健食品推薦怎麼選?怎麼吃才有效?10款推薦維他命C,一次整理推薦給你!
補充魚油有助於改善過敏、氣喘?!精選10款dcard、ppt魚油推薦!

如何預防並改善肌少症?肌少症患者的運動重點


除了日常飲食以外,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根據研究指出,適當地運動有助於減緩因年齡增長所導致的肌肉量喪失與骨質流失,但若是運動過度也可能造成肌肉損傷,因此建議初期可以先從健走、慢跑、游泳、瑜珈等低強度運動開始,慢慢地延長運動時間,然後才提高運動強度,以不帶給身體過多負擔的前提下,才能夠達到保健的功效。

其中,以阻力訓練耐力運動的效果最為顯著。阻力訓練就是藉由外在的阻力,促進肌肉的收縮,並刺激荷爾蒙的分泌以及蛋白質的合成,讓肌肉變得更有力量;耐力運動則有助於提升肌耐力,並提升肌肉的品質。另外,為了避免過度疲勞或是運動傷害,建議每周運動3次,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並持續6個月以上,再加上前面提過的飲食保健,相信就會有不錯的成效哦!例如:游泳、健走、爬山、重量訓練、橋式運動等都是不錯的運動,上健身房時不妨帶上家中長輩一同前往,享受天倫之樂!

總結

看完這篇文章,有沒有幫助你對於肌少症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呢?
別忘了多陪陪家中的長輩,不論是一起吃一頓美味又營養的餐點,還是一同出門踏青散散步,都有助於預防並改善肌少症,讓長輩們遠離老後失能的狀況。畢竟,肌肉量從40歲就開始逐漸流失,及早開始保健,才是維持健康的根本之道。

最後也別忘了追蹤我們的粉絲團,並訂閱電子報,以追蹤更多康健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