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後,手部關節好僵硬,沒辦法自己穿外套……」
「我好害怕睡著,因為明天起床後又不知道要痛哪裡了」
手指、腳趾、膝蓋等關節刺痛、有緊繃僵硬的感覺、總覺得患部能活動的範圍變少了。
你或是你身邊的人有類似的困擾嗎?也許有罹患風濕的可能性喔。
風濕常被誤認成是關節炎或是痛風,覺得只要多休息就可以了,有人因此而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期,等到關節遭到破壞、變形就已經為時已晚了,椎心刺骨般的疼痛與難以活動的身體也會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今天的文章將會以風濕的治療方式為主來進行說明喔~
風濕性關節炎的判斷檢核表
初期的風濕症狀,比起疼痛,腫脹才是更應該注意的地方。
若是以下這些症狀都不屬於暫時性,而是「持續一個禮拜以上」的話就要多加注意喔!
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或許還能回到跟以前一樣的生活。
□腫起來的地方會痛
□全身有3個地方以上的關節會痛
□早上醒來後,關節很難活動的狀態持續30分鐘以上
□無法拿好牙刷
□很難扣釦子,或是解釦子
□不太能順利綁鞋帶
□不能順暢地使用筷子
□不太能轉開門把
□連簡單的家事都變得很難做到
風濕應該要看風濕免疫科
西醫的風濕免疫過敏科,是專門治療風濕、免疫、過敏方面的疾病。
不管是痛風、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皮肌炎、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都可以去看風濕免疫科。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
風濕其實很難根治,說到治療風濕的目的,主要也是為了緩解病症。
也就是說要抑制風濕繼續嚴重下去, 。
以前可以治療的藥物比較少,但是近幾年醫學變得更發達,有更多方法可以讓症狀緩和、改善關節功能障礙。
【風濕治療方式1】基礎療法―改善日常生活
改善平日的生活,也可以在某個程度內,改善風濕惡化。
注意保暖
天氣一冷,就有可能使風濕病情惡化,因此可以穿溫暖一些或是嘗試泡澡,可以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夏天的話則是要注意冷氣的溫度,千萬不要讓關節受寒,也可以將薄毯披在膝蓋上。
活動身體
如果你因為動了會痛而不動的話,肌肉、骨頭會逐漸衰弱。
肌肉可以幫助你減輕關節負擔,所以應該要多活動,還可以預防功能障礙(患部無法活動)。
患者可以使用輔助器具,花時間慢慢練習,之後自己也能慢慢地活動。
只是應該要與專業的醫師和復健師溝通,找到配合狀態的運動量以及練習方式才行喔~
飲食
應該要多攝取鐵質、鈣質、蛋白質。
風濕患者容易有貧血、骨質疏鬆等問題,所以平常的飲食習慣也需要多多注意。
另外,在飲食方面應該還要多注意哪些地方呢?請參考:飲食習慣會影響風濕嗎?風濕患者到底該怎麼吃?
使精神維持在安定的狀態
壓力可以說是萬病的根源,當然也對風濕沒有好的影響,因此盡可能不要累積太多的壓力。
除了多休息、取得充分的睡眠,還需要樂觀思考!
雖然小編說得一派輕鬆,不過疾病所帶來的痛苦與不安,確實可以利用「做喜歡的事」或是「轉化心情」來遺忘喔~
也有例子是:風濕患者在嘗試透過其他事物來轉移注意力、不再只想著生病的事情後,病情相對地變得比較穩定。
小編要跟你分享一個方法,那就是「著眼於做得到的事」。
出現僵硬、疼痛等症狀後,通常會變得失落:「以前可以騎車,現在手腕好痛、沒力,無法剎車,不能騎車了」只會意識到自己失去的 事物。
可是應該還有很多你做得到的事情才對,比如:本來你很喜歡游泳,但是罹患了風濕以後,常常痛到受不了,都不能跟發病前一樣盡情游泳,心情很是失落。不過,換個角度想,你至少還可以在游泳池中散步,享受待在水中的樂趣。
把目光放在「做得到的事」,努力治療風濕吧!
【風濕治療方式2】藥物治療
風濕的治療基本是配合症狀服用藥物。
「類固醇」可以抑制腫脹、發炎,改善僵硬的症狀;而使用「消炎止痛藥」可以緩和疼痛。
而治療風濕本身,就要使用效果穩定的「抗風濕藥物」,不過可能會有氣喘吁吁、濕疹、蛋白尿、肌膚粗糙等副作用。
面對更嚴重的病症,想要有更好的效果,也可以使用利用生物科技製造出來的「生物製劑」,療效不錯又持久,只是生物製劑也有副作用,需要考慮一下。
還有「溫熱療法」也能緩和關節的疼痛;「裝具療法」則是可以保護關節,讓你的活動更順暢。
【風濕治療方式3】手術療法
若肌腱斷裂,或是壓迫到脊髓,都適用手術療法。
如果因為關節被破壞而使指關節、膝關節、肩關節發生變形,引起功能障礙的話,可以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讓因為關節疼痛、變形而在生活上產生諸多不便的患者,能讓關節恢復原來的能力。
總結
生病最痛苦的地方,除了病痛、藥物帶來的折磨之外,還有心理上的折磨。
因為不是周圍的所有人都可以完全理解患者的痛苦,別人缺乏體貼的話語,或是陷入得病的失落感所帶來負面的心情,會更加地放大不舒服的感覺。
你可能會覺得:都已經生病了還要積極正面,也太難了吧?
雖然維持正面的想法真的很難,不過你可以想想看,至少你已經發現得病的事情、至少你的情況還不是最糟,對不對?
只要你願意這麼想,也許就可以讓自己好過一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