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 ?
你身邊的他/她有這樣的症狀嗎?
回想一下,他/她這幾個月內有遭受到什麼創傷嗎?
如果有,你可能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壓力症候群的徵兆!
本篇文章將帶你來探討 ,以及會 !
壓力是什麼
每個人都聽過,想必也用過「壓力」這個詞彙,但壓力到底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嗎?
壓力,是指人類面對內在或外來的威脅,身心所承受的負荷。
而壓力源自各種面向,可以是社會、工作、家庭、學校,也可能源自於對自己的要求、期望,任何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事物都可能會是壓力來源。
雖然說適當的壓力可以激發人的潛力,促使人進步,但當壓力過大直至身心無法適當調適時,就會出現一些行為改變,情緒變化變大,身體狀況出現問題等症狀。
壓力症候群的定義
而壓力症候群又是什麼呢?
壓力症候群細分為
、 和 三種。以下我們就來一一詳細介紹:急性壓力疾患
急性壓力疾患簡稱ASD,是指在一個人經歷極度的創傷壓力事件後出現害怕、無助、或恐怖感的反應,且達到病態的程度。
通常症狀發生在創傷事件後的三天至一個月內。
而要確診為急性壓力疾患必須包含以下幾點症狀:
- 經歷創傷事件(親身經歷或目睹)
- 出現解離症狀(對環境認知能力減少、沒有情緒反應、失去現實感或無法回想起創傷事件的重要部分等)
- 患者反覆透過做惡夢或思考、知覺等重臨當時的創傷經驗
- 逃避可能勾起相關聯想的事物
- 焦慮或敏感度增加甚至過度警覺
而根據統計,相較於其他事件,遭受到
後有較高的機率罹患急性壓力疾患。創傷後壓力疾患
創傷後壓力疾患簡稱PTSD,是指一個人在發生極度的創傷經驗之後持續感到害怕、無助,感覺麻木、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惡夢連連,反覆想到當時的恐怖經過,並逃避所有可能勾起回憶的事物。
且這些問題造成患者的重大痛苦並損及其職業,通常發生於成人、青少年及六歲以上兒童,其中又以女性居多。
診斷基準基本上與急性壓力疾患相同,雖然不一定會在經歷創傷事件後立刻出現,但通常會在六個月內陸續出現,且症狀需持續超過一個月,若不到一個月時,就視為急性壓力疾患。
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則是指非過度運動或勞動所造成的疲勞感,持續或間歇性的達六個月以上,且無法藉由休息來緩解的症狀。
主要好發於上班族,診斷時醫師必須要排除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病因,如癌症、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等,且患者每隔一段時間就需再重新評估。
壓力症候群的症狀
然而我們要 呢?
出現以下症狀就要注意了!
- 時常突然回憶起創傷事件的情景,或做惡夢
- 逃避可能會提醒自己創傷事件的事物
- 睡眠問題(失眠、難以維持睡眠)
- 肌肉緊繃
- 注意力難以集中
- 過度警覺、敏感
- 過度驚嚇反應
- 突然沒來由地心情沮喪
- 易怒
- 疏離人群、變得難以信任他人
- 情感麻痺,無法感受到正面情緒
- 對於自己、他人或世界有持續且誇大的負面信念
- 無法記得創傷事件的重要環節
若你或身邊的人符合以上狀況就極有可能是為急性壓力疾患或創傷後壓力疾患,建議盡快尋求醫師協助!
而若出現以下症狀則屬於
:- 超過6個月以上持續或反覆性疲勞,經休息後仍無法改善
- 持續6個月以上全身肌肉疼痛、乏力或不適
- 睡眠品質不佳、睡眠障礙
- 精神狀況不佳,情緒低落
- 無來由地前頸、後頸、咽喉部疼痛
- 頸部淋巴結腫大
- 關節疼痛
- 經常頭痛
- 記憶力、注意力下降
- 腸胃不適
然而因為慢性疲勞症候群有許多症狀與慢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相同,所以在做診斷時必須排除其他疾病才能確診。
什麼情況會導致壓力症候群
既然急性壓力疾患和創傷後壓力疾患都是因經歷重大壓力的創傷事件後所造成的,那究竟有 ?
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 經歷或目睹車禍等嚴重的意外事件
- 經歷自然災害,如地震、火災、海嘯
- 戰爭、被暴力攻擊或性侵害
- 目睹親人或愛人等關係親近者離世
- 兒童時期經歷心理或生理上的虐待
- 在校園霸凌或職場霸凌
以上6種狀況就為所謂的創傷事件,是指當自己或目睹他人生命遭受威脅,造成身心嚴重受創的特殊事件。
而
則可能是由於- 病毒感染
- 免疫系統問題
- 神經系統問題
- 精神疾病
- 過敏
等等多重因子所造成。
然而由於目前仍無法確定慢性疲勞症候群主要病因,只能說大多是因長期受壓力、忙碌導致身心疲勞所產生的身體及心理問題,必要時須尋求專業人員協助診斷與治療。
總結
你覺得怎麼樣呢?
對於「壓力」是否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了呢?
雖然每個人對於壓力的抗壓性及疲勞的感受度都不同,但面對壓力、正視壓力是每個人都該學會的一生的課題,而當感受到自己快被壓力吞噬,甚至出現以上描述的症狀時,就應盡快尋求適當的協助,以免衍生出更多的心理、生理疾病喔!
那麼患有壓力症候群該怎麼治療?推薦你這篇:勇敢面對壓力,3大治療方式教你走出壓力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