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總以為牙周病跟自己好遙遠?殊不知與我們息息相關!
全球罹患牙周病的人將近80~90%以上,每十個人就有九個人患有牙周病,差別只在嚴重與否。小編相信有很多人,不曉得牙周病的實際病徵是什麼?而牙周病又會對我們的牙齒造成什麼樣的困擾呢?今天就要透過這篇文章,帶大家來初步理解什麼是牙周病?而什麼樣的族群又最有可能罹患牙周病!
目次
什麼是牙周病?形成的原因?
牙周病 ── 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所引起的。
平時若沒有好好徹底清潔牙齒,牙齦的邊緣與鄰面就會開始堆積牙菌膜,而黏附牙齒表面的牙菌膜會造成牙周病。初期的發炎會形成輕微的牙齦炎,而牙菌膜內的細菌持續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例如: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引致牙周病,而牙菌膜亦會被唾液鈣化形成牙石,由於牙石表面十分粗糙,導致更多牙菌膜聚集,使牙齦持續發炎,因此形成更為嚴重的牙周病。
你知道牙周病造成的牙齦發炎,不僅會純粹發炎,還很有可能從嘴破惡化成牙齦潰爛,但是嘴破該如何照護才好呢?為了不讓嘴破惡化成牙齦潰爛,可以深入了解這篇文章,來好好保養自己的牙齦吧。
詳細閱讀:嘴破怎麼辦?吃什麼?為什麼會嘴破?要看哪一科?帶你一次了解嘴破的大小事!
什麼是侵襲性牙周炎?
牙周病分成兩種,一種是老年時發作,一種是年輕時發作,而侵襲性牙周炎又稱為青年型牙周病,好發於青年族群25~30歲左右,目前台灣盛行率約1%,雖然比例看似不高,卻比歐美地區多了10倍。
疾病傷害迅速
罹患侵襲性牙周的患者,牙床的破壞速度是一般的慢性牙周病病人的7倍到10倍,患者可能在年紀輕輕,就將面臨全口無牙的困境。
成因複雜,需追蹤家族成員牙周狀況
此疾病有困難性及不可預期性,患者多為身體健康的年輕人,而家族成員通常也患有嚴重牙周病問題,可謂家族群聚性,臨床上發現這類青年患者口內的牙齒並沒有明顯牙結石,然而一點點細菌堆積,就可能造成劇烈的發炎反應,因此常常會因為疏忽,而延誤了治療。
誰容易罹患牙周病?
① 糖尿病患者
許多臨床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通常有嚴重的牙周疾病,主要是因為患者免疫力下降,以及溶解牙周組織酵素(溶膠原蛋白酵素)的活性過度增加,導致罹患牙周病的易感性也增加,亦或惡化病情。然而不只是牙周問題,若血糖控制不好,也容易有口角炎、口腔灼熱感、口水減少等,可能會產生黴菌感染,導致牙周病破壞力更強,使得血糖控制更不易,形成惡性循環,增加治療難度。
② 抽菸
香菸當中的尼古丁會造成全身微血管收縮,使得牙周組織的血流量減少,臨床上常見的症狀有牙齦泛白、口臭、傷口不易癒合、牙周病進展快速等,主要是會抑制白血球功能,減少抗體形成,降低免疫防衛系統,影響到發炎反應的進行,所以導致牙齦不易紅腫,通常發現牙周病的時候,往往已經很嚴重,所以要治療牙周病的患者,會建議配合戒菸門診,才能還給口腔一個清新好環境!
③ 荷爾蒙變化(青春期、孕期、更年期)
懷孕時期,聽說有「生一胎,掉一顆牙」的說法,但其實不只限定孕期,女性一生會經歷許多階段性的變動,多半會影響賀爾蒙的分泌,比方青春期、性徵變化、生活習慣、懷孕和孕吐、進入更年期等,這些都與荷爾蒙的分泌息息相關,並且影響到賀爾蒙波動,比如動情激素、黃體素的增加。
動情激素和黃體素會調節牙周組織裡的血管反應,和結締組織進行交替,並和發炎因子產生交互作用,使牙齦角化程度降低、對細菌抵抗力變弱,且免疫力下降抑制,因此孕期與青春期容易因口腔清潔不當而牙齦紅腫,甚至嚴重一點的話,會有牙齒鬆動的現象!
如果這個時候,你發現牙齦已經紅腫流血該怎麼辦?
準媽媽們不要太過擔心,也不要因恐懼就忍耐不去就醫。基本上超音波洗牙是用來去除牙結石、解除牙齦發炎的治療方式之一,不用擔心有安全疑慮,而居家口腔清潔更不可馬虎,第一孕期時常因容易嘔吐而不敢刷牙,建議三餐飯後和睡前都進行刷牙,可使用小頭軟毛的牙刷較不會引起牙齦刺激。如果嘔吐感強烈的話,建議增加刷牙次數、分區刷牙,不用勉強一口氣刷完,另外可搭配牙線使用,如果害怕孕吐頻繁,可選擇喜歡的牙膏味道哦。
④ 全身系統性疾病
● 心臟血管疾病
通常牙周病的細菌會跟著血液,於流向心臟的「冠狀動脈」上形成菌斑,而後讓動脈管壁增厚,產生血栓,有時候不僅是細菌、即使是口腔牙周組織發炎所產生的物質,也可能循著血流引發類心血管反應,若是冠狀動脈遭到阻塞、心臟缺氧,將會導致心肌梗塞。
研究顯示「有牙周病」比「無牙周病」更容易罹患心臟血管疾病。而需要注意的是,若這樣的狀況生在腦血管,極有可能導致中風,另外有「細菌性心內膜炎」病史的患者,治療牙周病時有機率會引起短暫的菌血症,可能需要搭配抗生素治療,以防病症發作,但相關的治療方式還是建議遵照專業醫師的指示。
● 呼吸道疾病
牙周病患者的呼吸道的致病因子,濃度明顯高於一般人,而牙周病的細菌可經由喉嚨、氣管,進入肺臟,雖然抽煙是主要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但口腔的細菌也可能加劇慢性呼吸道疾病(氣喘、慢性阻塞肺疾病)的病情,或引起肺炎,特別是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容易受到感染。
⑤ 口腔衛生習慣不良
若平時沒有養成潔牙習慣,導致食物殘渣堆積在齒縫間,長期累積下來細菌就會大量生長,形成牙周病。有患者表示自己有固定養成刷牙的習慣,但在日常間卻習慣嚼食檳榔、抽菸等,其中檳榔子中的檳榔素等成分,可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抑制癒合;而抽菸容易使口腔內產生口臭、牙齒表面變成黃褐色,雖然牙齦未有明顯發炎症狀,但卻會變得蒼白缺血。
口腔清潔不良的狀況之下,非常容易引發口臭問題,每天呼出的每口氣多少都會充滿惡臭,也很容易讓談話的對象有了不好的觀感,如果不知道為什麼別人與自己談話的時候會面露難色?或是又該如何避免口臭?那你可以透過下方文章來嘗試改善口臭問題。
詳細閱讀:口臭原因是什麼?14個口臭原因與5種食物讓你嘴巴臭氣薰天!
解決口臭不能等!推薦五大口臭保健食品,輕鬆解決口臭問題!
⑥ 壓力
長時間的心理壓力,恐怕會間接對生理恆定造成影響,比如腎上腺皮質素的慢性活化、細胞因子的失調,都會抑制細胞的免疫力,讓傷口遲緩癒合,使得口腔衛生以及健康變得不佳的情況。建議找一些紓壓的管道,比方透過適當地伸展運動讓身心放鬆,或者可以精油按摩、深度閱讀、補充睡眠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放鬆方式唷!
⑦ 營養問題
嚴重營養缺乏,常常是產生牙周病的因素。例如壞血性齦炎,無機鹽缺乏性牙槽,當缺乏維生素C時,組織的抵抗力下降,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增加。營養不足不一定是進食太少,而與食物消化和代謝過程發生障礙有關:
- 食物所含營養物質缺乏某些成分,比如挑食、缺乏新鮮蔬果等。
- 消化道疾病導致營養攝取不足,時常攝取了營養也無法完整消化吸收
- 人體某階段生理的特殊需要,例:妊娠、患病時需要增加維生素C,如果在這些階段食物質含量照常,也可能會出現不足的病變或是反應。
- 營養物質在食物中含量雖然是正常的,但進入人體之後的代謝有障礙。如鈣進入消化道後,鈣以磷酸鹽的形態由腸吸收,吸收之後在骨齒組織中以磷酸鹽形態儲存,都需要維生素D參加,當維生素D缺乏時,即可能引起鈣磷代謝障礙而發生不足現象。
⑧ 家族遺傳
全球約有2~3%的人易罹患侵犯性牙周病,某些家族患者的蛋白基因對某些牙周病菌沒有抗體,通常爸媽若是侵犯性牙周病的患者,孩子多半難逃同種菌株牙周病的侵襲,而免疫缺陷的體質,讓體內白血球無法順利吸附血管幫助抵抗細菌侵蝕,免疫力容易下降,口腔細菌中又以感染嗜血性、厭氧性較強毒性的細菌,最易侵犯牙周組織,進而引發牙周病。
基本上牙周病不會傳染,主要是細菌的堆疊造成發炎破壞,但如果本身潔牙習慣很差,細菌還是會經由唾液傳染的,特別是家族成員生活在同個環境,若有人罹患牙周病,建議全家一起進行治療,以防交叉感染又復發。
⑨ 服用藥物
如果平時有服用藥物的習慣,比如:類固醇、抗癲癇藥物、治療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症時之某些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和眾多其他器官移植的抗排斥藥物等等,皆會影響牙齦的狀態,通常在治療牙齒的時候,需要讓醫師知道過往長期服用的藥物,避免治療過程產生相斥現象,讓牙齒情況更為惡化。
牙周病的症狀有哪些?
可透過以下牙周病特徵列表,來確認是否為牙周病的潛在罹患者唷~
如果有不少項目吻合的話,建議還是及早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刷牙時牙齦出血,或平時也會流血
- 口臭或口腔有異味
- 牙齦從粉紅色變為暗紅色
- 牙齦腫脹或產生膿包
- 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及牙縫變大
- 牙齒對冷熱敏感
- 牙齒鬆動或咀嚼無力、疼痛
- 牙齒發生位移或無法正常咬合
牙周病大哉問
上面談及了這麼多關於牙周病的小知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好吸收?
現在,就讓小編出題來考考你吧!
希望這些小知識,能真的有效幫助你拿出行動來預防牙周病!
Q:為什麼已經乖乖刷牙還是會得牙周病?
其實有刷牙不代表就不會罹患牙周病,重點在於「清潔乾淨」而非「次數」!若每次刷牙的時候,都沒有將好好食物殘渣清除,那麼就不算及格~
再來,形成牙周病的因素有許多,可能來自心理壓力、生活習慣不良、長期嚼食檳榔、吸菸,或是服用藥物、營養不足等,幾乎九成以上的人,都罹患牙周病的可能,希望大家還是要維持固定的潔牙習慣,使用細軟牙刷可將隙縫殘留的食物好好清楚,或是搭配牙線,能幫助維持牙齒的良好狀態,再來就是呼籲大家要定期到牙科檢查,才能夠保有一口好牙。
Q:只要牙齦流血就是牙周病嗎?
雖然牙齦流血是牙周病的徵兆,但也很有可能是刷牙的力道過大導致的,其實刷牙的力道不用太大力,輕輕的力道就能夠將食物殘渣清除,太過用力的話反而會傷害牙齦,使牙齦萎縮,而舌苔上其實也存有許多細菌,可以的話,建議一天刷一次舌苔,保持口腔內的清潔,減少細菌孳生,刷牙完畢後也可搭配漱口水,相信就能夠離牙周病更遠囉~!
Q:牙周病會家族遺傳嗎?
其實疾病本身不會傳染,但很有可能會遺傳。
牙周病主要是細菌的堆疊造成發炎破壞,而同個生活環境之下、同樣的生活習慣,細菌難免會互相傳染,發展出相似細菌群體;而且同家族也可能有相同的免疫反應,而容易產生牙周病。但是不管如何,大多數的人只要把細菌跟牙結石清乾淨,保持牙齦健康,便能夠預防牙周病。
Q:免疫力低下的時候,牙齦會發腫,這是牙周病嗎?
牙周病,是一個細菌發炎與身體免疫力之間不平衡的疾病。
若產生牙肉浮腫,就是一個警訊,一旦工作忙,或是睡眠不夠充足,導致免疫力降低時,細菌便會趁機大肆破壞而產生膿腫。事實上,每次膿腫破壞,也會造成齒槽骨進一步的損壞,雖然後續消腫了,卻不代表問題解決了,反而是在警告你要多加注意。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平時養成清除細菌、牙結石的習慣,真正健康的牙齦就算是「火氣大」也不會腫起來。
牙齦紅腫是不容小覷的問題,很有可能身體從小細節開始累積成大病,因此透過下方文章,來看看怎麼樣改善牙齦紅腫的問題吧!閱讀更多:牙齦紅腫是許多牙病的前兆症狀,治療一刻也不能拖!發現原因,改善牙齦紅腫從今天開始!
結論
透過上方問與答的整理,以及自我檢視病徵,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更加了解牙周病的知識呢?其實~牙周病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我們每個人,都很有可能成為牙周病的患者,牙齦的健康與否,同時也能幫助我們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態,因此學會調整生活作息、定時進行牙齒健檢、補充適度營養,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哦!
想了解牙周病應該怎麼治療嗎?歡迎閱讀文章:為什麼365天都乖乖刷牙,還是會得牙周病呢?選擇什麼牙膏最好呢?又該如何預防牙周病呢?牙齒保健撇步,一篇文章全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