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頭痛、頭暈,耳朵還流出液體來,到底是怎麼了?若你或孩子出現類似這些的症狀,很可能是許多人在小時候都有得過的兒童病「中耳炎」,雖然是個很常見,罹患機率很高的疾病,卻不能把它當作小感冒等等而隨意處理,沒有妥善治療有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特別是家中有7歲以下孩童的家長們更是得多加認識這個疾病,才能在留意孩子是否有類似症狀,提早治療。本文將介紹中耳炎的種類與症狀、好發族群等等,一起來簡單地認識何謂「中耳炎」吧!
什麼是中耳炎
在介紹什麼是中耳炎之前,得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中耳」。人類耳朵的生理構造主要由負責傳遞聲音的「外耳」、「中耳」,和負責接收聲音的「內耳」三個部份組成。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為「耳膜」,從「耳膜」到「內耳」之間的腔室被稱為「中耳腔」,中耳腔內有耳膜、鎚骨、鉆骨、鐙骨、卵圓窗,能協助聲音傳遞,還有耳咽管能平衡耳膜內外氣壓、協助排出耳腔分泌物、避免鼻咽分泌物逆流至耳腔。而所謂「中耳炎」,是指病毒、細菌經由耳咽管、耳膜的破洞、血液等途徑入侵「中耳腔」所引發的發炎反應。可能單在一側發生,也可能兩耳都遭受感染。
中耳炎好發族群
中耳炎常被稱為兒童病,少見於成人,特別是7歲以下孩童由於耳咽管及頭部構造尚未發育完全,耳咽管較成人來的短、寬、水平且缺乏彈性,當感冒或是過敏時,咽喉的細菌、病毒容易逆流至中耳腔中繁殖,進而導致中耳發炎。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由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還不善表達,當他們出現:
- 頻頻抓揉耳朵
- 哭鬧、躁動
- 耳朵有分泌物流出
等現象及行為時,家長就該留意孩童是否感染中耳炎,以免耽誤治療。嬰幼兒時期若沒有妥善治療,可能演變成慢性中耳炎,導致聽力障礙、語言障礙、學習障礙等問題,後果不容小覷。
雖然中耳炎好發於兒童,成人也可能因
- 擤鼻涕時用力過度,導致鼻涕經由耳咽管逆流至中耳
- 氣壓變化過於快速,如飛機起降或深海潛水時
- 鼻咽癌
- 外傷,如:被打耳光
等原因而出現中耳炎的症狀。不過只要平常多加小心留意,成人感染中耳炎的機率還是偏低的。
中耳炎的種類與症狀
根據感染途徑與症狀的不同,大致可以將中耳炎分為三類:
急性中耳炎
定義
急性中耳炎指的是在感染中耳炎的前三個星期內,耳朵積液並出現如:發燒、耳痛、噁心、頭痛、耳鳴、聽力衰退等等急性症狀況。
原因
由於感冒、過敏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細菌經由耳咽管進入中耳,使耳朵內發炎、化膿,是感冒常見的併發症。特別是6個月到7歲的嬰幼童,由於咽喉管構造尚未發育完全,在春冬等流感季節特別容易受到病毒及細菌的侵擾而感染中耳炎。因此,急性中耳炎也常被稱作小兒中耳炎或是小兒急性中耳炎。
症狀
急性中耳炎最常見的症狀為耳痛,還容易引起耳膜紅腫跟中耳積膿,當中耳化膿,嚴重腫脹而來不急治療時,就會演變成耳膜脹破,積膿流出的情況。若沒有做適當的治療有很大的可能會導致聽力受損。
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指的是中耳持續發炎超過3個月,可以分成「化膿性中耳炎」及「積液性(漿液性)中耳炎」、「膽脂瘤性中耳炎」三種:
化膿性中耳炎
定義
指中耳反覆感染中耳炎造成耳膜穿孔,一般通稱為慢性中耳炎。
症狀
- 耳漏:耳漏液體顏色從無色無味到黃綠色有臭味都有,顏色越重、臭味越濃代表發炎越嚴重。多為反覆、不定時發生,但也有持續不斷的例子,若處於感冒狀態下耳漏的現象則會加重。
- 耳痛:一般來說慢性中耳炎不太會有耳痛的情況發生,耳痛多見於急性中耳炎。但若是引發併發症,則也有可能出現耳痛、發燒等情形,需要多加注意。
- 聽力障礙:耳膜穿孔,耳膜震動不完全,造成輕微的傳導性聽力障礙,若沒有妥善治療,讓耳膜嚴重破裂,甚至影響到內耳時,則會演變成中重度的聽力障礙,就算日後修復耳膜,聽力也難以復原。
- 頭暈:若慢性中耳炎嚴重到影響內耳,會影響內耳的平衡功能,而使患者感到暈眩。
積液性(漿液性)中耳炎
定義
指耳咽管因組織水腫堵塞,分泌物聚積在中耳腔內無法排出的情形。常見於耳咽管短直、發育未全的嬰幼兒。
症狀
沒有明顯症狀也不會耳痛,所以容易被忽略,有時會因耳內積液成耳膜無法順利震動,使聲音聽起來會像被摀住耳朵般悶悶的,造成輕中度的聽力受損。積液性中耳炎通常會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感染中更容易復發急性中耳炎,進而造成嚴重的聽力損傷,因此及早發現及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膽脂瘤性中耳炎
定義
膽脂瘤性中耳炎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慢性中耳炎,是因為耳膜的一部份向中耳方向塌陷,造成外耳的角質化上皮堆積在塌陷中,日積月累形成一個如珍珠般的白色囊性結構,也因為外型的關係又被稱作「珍珠瘤」。
症狀
膽脂瘤性中耳炎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通常直到已經引發其他併發症時才會被發現,通常被發現時都已破壞到內耳,造成聽力損傷、暈眩、頭痛的症狀發生,也可能引發顏面神經麻痺,造成顏面無力、嘴角下垂、歪斜。最嚴重則可能導致腦膜炎以及腦膿瘍等等顱內併發症發生。
中耳炎併發症
中耳炎可能併發:急性乳突炎、腦膜炎、靜脈血栓炎、骨膜下膿瘍、腦內膿瘍、內耳感染、併發眩暈、神經性聽障,或顏面神經麻痺、腦膜炎以及腦膿瘍等等症狀,嚴重可能危及性命,因此應在中耳炎惡化之前盡早治療,以免事態發展至難以處理的境地。
結論
急性中耳炎一旦發展成慢性中耳炎,就會產生許多難以處理的問題和併發症,並且有一些中耳炎在初期幾乎感受不到症狀的,只有時刻多加留意自己以及家中幼童的身體狀況,從蛛絲馬跡中找出身體散發出的警訊,並且妥善治療不輕忽,才能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得不償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