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了嗎?廢話不多說,流鼻血要保持身體前傾,並且把鼻翼兩側捏住(注意不是捏鼻樑骨喔)。衛生紙先準備好在一旁,這篇文章能陪你度過等待止血的時間。包括流鼻血處理方式、流鼻血原因有哪些,以及什麼情況下流鼻血應該看醫生,就讓小編為你解答流鼻血的種種疑問吧!
流鼻血處理方式
- 突然看到鼻血,不論大人小孩一定都會非常慌張;然而緊張的情緒會導致血壓升高,反而讓鼻血流得更快。所以處理流鼻血時,第一個步驟就是先冷靜下來、安撫情緒。
- 等待止血的正確姿勢是「前傾坐姿,捏住鼻子」。不可以後仰或躺下,容易讓鼻血倒流進喉嚨;也不建議用衛生紙條塞鼻孔,以免刺激到流血的部位,甚至引起打噴嚏就不好了。
- 衛生紙可以用來擦拭流出來的鼻血,每隔30秒左右把鼻子裡的血塊輕輕擤乾淨,再換一張乾淨的。這樣重複持續5到10分鐘,鼻血就能夠自然止住了!
當鼻子裡面的血管破掉
人之所以會流鼻血,是因為「鼻黏膜」裡面的血管受損破裂所導致。我們可以伸手摸摸看自己的鼻子,鼻尖到鼻翼的這塊軟骨,正式名稱叫做「鼻中隔」。鼻中隔把鼻子分成左右兩側,而在鼻中隔往裡面一點的位置,就是鼻黏膜的所在地了。
鼻黏膜是相當脆弱敏感的組織,而且遍布網狀密集的血管,流鼻血原因有9成以上都來自鼻黏膜出血。順帶一提,鼻黏膜裡面的血管主要是靜脈,所以現實生活中鼻血大部分都是慢慢流出來的,而不會像卡通裡面演的那樣誇張。
流鼻血原因有哪些?
回想一下小學的時候,如果看到某個人一天到晚流鼻血,班上同學大概不是笑他「愛挖鼻孔」就是笑他「很好色」。讓人意外的是,小朋友的童言童語,大概道出了一半流鼻血原因的真相喔!
在所有年齡層當中最容易流鼻血的人,就是國小以下的小小孩。傳統上可能會把它解釋成血氣旺盛,而就現代觀點看來,純粹是小朋友還沒發育完全,黏膜和血管本來就脆弱的情況下,又受到外部刺激的緣故。
挖鼻孔真的是最大原因
外部刺激或者外傷是流鼻血最常見的原因,套用到小朋友身上,除了調皮跌倒、被球K到這些特殊狀況之外,還真的就是挖鼻孔造成的。
只是這個「挖鼻孔」不一定是伸手用指甲摳,像衛生紙、棉花棒等柔軟的材質,也會傷到脆弱的血管。例如做快篩戳鼻孔的時候,小朋友不小心流鼻血的機率就比較高。除此之外,流鼻血也可能是因為過敏性鼻炎感覺癢癢的,所以一直去揉鼻子、擤鼻涕。
情緒激動也會流鼻血
挖鼻孔是流鼻血的常見原因,那「好色流鼻血」又要怎麼解釋呢?其實這個說法倒也不是亂講的,正確來說是因為「情緒亢奮」導致血管膨脹裂開,少量的血液滲出來,才會變成流鼻血。
情緒亢奮流鼻血的情況並不多見,但大家從小到大或許都看過一兩次身邊的案例。理由當然不是因為好色,而是會發生在「情緒容易激動」再加「天生血管比較薄」的人身上。
流鼻血與季節的關係
除了人為刺激之外,流鼻血原因跟季節也有很大的關聯。讓我們再次把記憶拉回小學時代,在那個號稱「流鼻血的黃金時期」,即使沒有經歷過流鼻血,大家應該也看過身邊同學各種流鼻血的情境:
有一種流鼻血發生在夏天,大太陽底下參加朝會,某個同學突然流鼻血送保健室。
還有一種流鼻血發生在冬天,在室內上課到一半突然有人舉手說「老師他流鼻血了!」班上一陣喧鬧當中,只看到那個同學默默塞了坨衛生紙在鼻孔裡面,滿臉無奈的表情。
仔細想想其實很奇妙,夏天炎熱的室外會讓人流鼻血,冬天寒冷的室內也會讓人流鼻血。明明看似完全相反的條件,為什麼身體會做出類似的反應呢?
都是乾燥惹的禍
無論天氣冷還是天氣熱,跟季節氣候有關的流鼻血原因,幾乎都出在「鼻黏膜的乾燥」。這在冬天來講很容易理解,由於空氣濕度本來就低,鼻黏膜接觸到冬天乾冷的空氣,受到刺激而流鼻血。
至於夏天流鼻血,則常常跟輕度中暑的症狀綁在一起。夏天室外的毒辣太陽,讓身體水分大量流失;這時如果又沒有喝足夠的水,那麼除了會感到口乾舌燥之外,鼻黏膜也沒辦法得到足夠滋潤,進而變得更加脆弱,也就更容易流鼻血了。
遇到這樣流鼻血,就需要看醫生!
小朋友的復原力驚人,受傷生病總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在一般情況下流鼻血只要處理妥當,就不需過於擔心。然而如果是大人(特別是長輩)流鼻血,或許就包含一些疾病老化等等內在因素了!以下是3種不分男女老少,可能比較嚴重的流鼻血情形:
鼻血流不停
流鼻血的血量就算再多,基本上都會在10分鐘內自動止血。如果流鼻血太久都沒有停,必須視為異常情況,應該盡快求助耳鼻喉科醫師。這樣的情況如果發生在長輩或心血管病患身上,是有一定程度緊急性的,可別認為流鼻血掛急診是小題大作!
每次流鼻血都是同一邊
常常流鼻血或許還不算什麼嚴重的事情,但要是每次流鼻血都從同一邊鼻孔出來,就必須多加注意了!如果是外在因素導致流鼻血,照理講應該兩邊的機會都差不多才對。這種情況可能暗示鼻腔內部有病變,所以其中一側才特別容易流血。
延伸閱讀:過敏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急性鼻竇炎是什麼?又有哪些症狀?
出現流鼻血以外的症狀
跟流鼻血有關比較嚴重的疾病,大概分為「全身血液的問題」以及「鼻腔內部的問題」兩種類型。如果是前者,要注意有沒有出現牙齦流血、紫斑瘀青,或是發燒倦怠這些全身性的症狀。如果是後者,則要注意有沒有咳嗽甚至咳血的情況發生,因為鼻腔在構造上和喉嚨是相連在一起的。
延伸閱讀:牙齦紅腫是許多牙病的前兆症狀,治療一刻也不能拖!發現原因,改善牙齦紅腫從今天開始!
預防流鼻血,教你簡單3招
常常流鼻血的人,該怎麼樣才能預防呢?以下提供你預防流鼻血的3個方法:
塗抹凡士林保濕
排除摳鼻子受傷的因素,其實在需要常時配戴口罩的現在,乾燥導致的流鼻血,應該也變得比較不常見了才對。如果流鼻血是因為空氣乾燥的關係,在鼻孔入口附近塗一層薄薄凡士林保濕,是還不錯的做法。
多吃綠花椰菜,攝取維生素
至於飲食方面,可以特別注意兩種成分:維生素A對鼻子的黏膜健康有幫助;維生素K則和凝血止血功能有關。同時含有這兩種維生素的食物,莫過於綠花椰菜(青花菜)了!除了豐富營養之外,綠花椰菜也能夠達到消化道、肝臟與心血管的保健功效,是健康價值非常高的蔬菜。
延伸閱讀:哪些食物中含有維生素A?不僅顧眼睛,還能讓皮膚水噹噹,骨骼牙齒硬梆梆!
益生菌提升防護力
流鼻血也可能源自於過敏性鼻炎的症狀,鼻子總是充血發癢,讓人忍不住伸手去摳。這時你不妨選擇補充一點益生菌,可以促進腸道健康,進而維持身體防護力,面對過敏做好萬全準備!
延伸閱讀:季節交替,過敏性鼻炎好痛苦!讓益生菌為你養出抗過敏體質
最後
感謝你讀到這裡~鼻血已經止得差不多了嗎?流鼻血總是會造成周遭騷動,想必流鼻血的當事人每次也都覺得很無奈。這篇文章簡單介紹了流鼻血原因,以及流鼻血治療與預防的方法,希望對你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