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到50歲左右是人生的巔峰期,這個年齡層的體力難免走下坡,但同時工作壓力卻直線上升,所以很容易就引起和「過勞」有關的疾病。今天要介紹的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以頭暈、耳鳴的症狀最為明顯,而且正屬於過勞發生的疾病之一喔。
內耳積水腫脹導致梅尼爾氏症
耳朵深處有一個長得像蝸牛的器官,這個器官稱為內耳,主要由半規管、耳蝸等構造所組成。內耳除了聽力的功能以外,也有維持平衡與方向感的重要作用。而梅尼爾氏症就是因為淋巴液堆積導致內耳水腫,簡單來講就是「耳朵積水」,進而影響到我們的聽力與平衡。
梅尼爾氏症的原因?哪些族群容易發生?
梅尼爾氏症的患者不分性別,以30歲到50歲,也就是面臨家庭、工作雙重壓力的壯年族群最多。根據相關研究,除了大量消耗腦力和集中力的高度專業工作者以外,本身性格一絲不苟或神經質的人,罹患梅尼爾氏症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壓力與過勞被認為是梅尼爾氏症的主要原因,台灣有梅尼爾氏症病史的藝人包括伍佰、江蕙、范曉萱等等,都是知名的實力派歌手,也不難想像巨大壓力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也有人從畫家梵谷後期的畫作風格以及割耳朵等等舉動,推測他深受梅尼爾氏症所苦,不過真相如何就無從得知了。
梅尼爾氏症的3大症狀
梅尼爾氏症有3個重要的症狀,分別是聽力變差、耳鳴,以及旋轉式的暈眩,在發病初期可能只會出現其中的1到2個症狀。在診斷的時候,醫生主要會看病人有沒有同時出現暈眩和聽力障礙,並進一步檢查排除其它疾病之後,才會判斷為梅尼爾氏症。
旋轉式的暈眩
由於梅尼爾氏症是主導方向感的器官受到影響,所以暈眩的症狀最明顯,感覺就像剛坐完遊樂園的旋轉咖啡杯一樣,四周的景色天旋地轉。在暈眩來襲的幾分鐘前,耳朵可能會先有塞住的感覺。如果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或者持續10分鐘以上的話,那就有比較高的機率是罹患梅尼爾氏症了。
聽力障礙
一般老年退化的重聽是從高頻的聲音開始聽不見,不過梅尼爾氏症特別的地方在於低頻的聽覺會先受到影響。因為耳鳴而持續聽到機械般的嗡嗡聲,會跟外界低頻的聲音重疊。日常生活中跟女生講話時不容易察覺到變化,但是低頻的男聲就可能聽不太清楚。
耳鳴與腫脹感
因為水腫、發炎會讓耳朵裡面的壓力升高,所以耳鳴也是梅尼爾氏症常見的症狀。可以想像成耳朵進水時那樣腫脹、壓迫的感覺,發生在單耳居多,兩耳同時比較少見。耳壓升高也會讓人變得對噪音敏感,所以梅尼爾氏症的患者都不太喜歡吵雜的公共場所,耳塞也會變成必備品。
梅尼爾氏症不會發生的症狀
頭暈、耳鳴的症狀可大可小,有些疾病的特徵跟梅尼爾氏症很相似,但出問題的地方可能是腦部或者重要的血管,所以情況更加嚴重。梅尼爾氏症不會發生的症狀包括:劇烈頭痛、手腳無力、視線模糊、意識矇矓等等。如果暈眩伴隨著上述的症狀,那有可能是比梅尼爾氏症更緊急的疾病,需要立即就醫喔!
耳石脫落與梅尼爾氏症的差異
「耳石脫落」這種疾病跟梅尼爾氏症非常相似,兩種狀況都是內耳受到影響,所以患者同樣會出現天旋地轉般的頭暈症狀。不過它們的發病情況、好發族群,以及常見的程度都不太相同。
容易發病的情況不同
耳石脫落的症狀往往發生在轉頭、變換姿勢的時候,可以想像成脫落的小石頭在耳朵深處滾來滾去,一旦壓到特定的神經就會引發頭暈的感覺。另一方面,梅尼爾氏症則是因為積水造成內耳腫脹、壓迫,所以就跟姿勢比較無關,而是在疲勞狀態下特別容易發病。
原因與好發的年齡層
至於它們發生的原因也不太一樣,耳石脫落主要是因為自然老化的影響,在50到70歲的年長者身上比較常見。梅尼爾氏症則跟壓力引發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患者大多是工作壓力較大的青壯年族群,以30到50歲為主,已經退休的銀髮族就相對不常發生了。
梅尼爾氏症較為罕見
如果單純從整體發生的機率來看,耳石脫落也比梅尼爾氏症還要常見。在因為頭暈症狀就醫的人當中,大約有2到3成是受到耳石脫落的影響,而只有1成的人會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
暈眩發作時該怎麼辦?
儘管每個人的實際狀況不同,但梅尼爾氏症在發作以前都會出現一些跡象,例如耳鳴或是聽力變化,所以不必擔心暈眩會太過突如其來。當暈眩發作時,也先請旁人不用緊張,以下的行動能夠幫助你減緩身體的不適。
- 將領帶、皮帶等束縛物鬆開
- 移動到安靜的環境,把電燈關掉
- 躺下來閉目養神,仰躺或往耳朵正常的那一邊側躺
- 先休息30分鐘,觀察症狀有沒有減緩
- 如果症狀沒有改善的話,再到耳鼻喉科就診
梅尼爾氏症的治療
雖然梅尼爾氏症並沒有辦法完全治癒,但是用耳鼻喉科的藥物就能將病情控制得很穩定。在急性眩暈發作的期間,主要是服用相對溫和的抗組織胺或者強效的眩停錠等藥物,來抑制頭暈想吐的症狀。沒有嚴重發病的時候,則會以利尿劑來幫助內耳排水、降壓。只要按照指示服藥,有9成的人都能克服梅尼爾氏症的煩惱。
如果藥物治療無法達到理想效果,梅尼爾氏症也有手術的選項,包括對淋巴囊動刀以控制淋巴液的分泌量,甚至直接將耳朵裡的病灶徹底切除。當然了,無論是哪種治療方式,一定都伴隨風險與副作用,所以也別忘了和醫生充分討論後再做出決定喔。
梅尼爾氏症預防3重點
如果家族當中有梅尼爾氏症的成員,自己該怎麼預防才好?又或者已經確診梅尼爾氏症的人,日常生活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其實只要遵循「少鹽飲食、充足睡眠、遠離壓力」的3個預防原則,疾病就不會輕易找上門來。
少鹽飲食
我們知道吃太多鹹的東西會虛胖、浮腫,而攝取過量鹽分,同樣也會對淋巴水腫有不好的影響。體內的鈉含量一旦太高,就會去排斥幫助情緒穩定的「鉀」。結果就會讓人心浮氣躁,更容易累積壓力,增加發病的機率。
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是暈眩發作很大的誘因,尤其梅尼爾氏症很常在加班、熬夜的時候發病,所以到了晚上一定要好好休息。不得已晚睡也沒關係,只要養成固定時間上床的習慣,就能有相對好一點的休息效果。
遠離壓力來源
梅尼爾氏症屬於「過勞病」的一種,所以找到生活中最大的壓力來源,也算是根本的預防方法。運動、培養興趣固然是很好的排解方式,不過既然健康已經受到影響,那麼把砝碼從工作的那端移走,以此為契機重新調整一下生活的平衡,也是值得考慮的選項之一。
最後
每天疲於奔波的你,是不是也覺得自己年紀很輕,而對發生在身上的小毛病不太關注呢?事實上梅尼爾氏症在發病初期就看醫生的人少之又少,這可能也是因為年輕患者居多的關係。提醒大家在工作忙碌之餘,也別忘了和自己的身體對話一下,當梅尼爾氏症影響到生活時,也別忘了到耳鼻喉科就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