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通常伴隨拉肚子、腹部脹痛或灼熱等不適感,因此有時會將吃太撐、肚子痛的感覺當作消化不良。但是其實消化不良是一種「症狀」,指出某些看不見的身體問題。就像感冒會有發燒、咳嗽、流鼻水的症狀,消化不良可能只是生活習慣出了問題,比如晚睡、吃高油高鹽,修正飲食、作息就能改善;但要是因為腸胃疾病或消化功能缺陷引起的消化不良就麻煩了。

消化不良的經驗


消化不良更多時候是用來描述腸胃不適的自我感覺,每個人應該都曾經歷過其中一至多種:

吃一點點就覺得飽

你能知道自己的食量多寡,但是胃口不好時還沒到平常的水準就有飽足感。

飽到有點不舒服的撐

吃一頓大餐或去吃到飽餐廳,飽足感延續到下一餐甚至隔天都不會餓。

胃痛

胃在胸腔和肚臍之間,疼痛從輕微到嚴重都有可能。

胃灼熱

大多數時候是胃酸過多造成的灼熱感。

脹氣

肚子裡被空氣充滿的膨脹感,和被食物充滿時不太一樣,也會降低食欲。

反胃

東西吃不太下,快要嘔吐的感覺。要是忍不住真吐出來,是必須去看醫生的。

消化不良的原因


有60%消化不良的患者是即便用胃鏡、抽血做了身體檢查,也無法判斷病因,會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由生活習慣和飲食不當引起,有些用藥也會影響消化功能。

  • 吃太多太快
  • 過油、過鹹、過辣的刺激性食物
  • 汽水、酒精等刺激性飲料
  • 吸菸
  • 長期的精神壓力

另外40%稱為「結構性消化不良」,簡單來說就是透過醫學檢測能確認原因的消化不良症狀。輕則是藥物引發,嚴重時卻可能罹患了消化性疾病。引起消化不良的藥物有:

  1.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阿斯匹靈、布洛芬、萘普生)
  2. 類固醇藥物
  3. 雌激素(口服避孕藥)
  4. 抗生素

可能的病因則有:

  • 急性胃炎
  • 慢性胃炎
  • 胃潰瘍
  • 十二指腸潰瘍
  • 胃食道逆流
  • 病菌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
  • 胰腺炎
  • 膽囊疾病
  • 甲狀腺機能失調
  • 大腸激躁症(IBS)
  • 懷孕

消化不良需要看醫生嗎?


當你消化不良持續多天,又確定不是飲食作息紊亂的話,應該去家醫科請醫師診斷比較明智。而且由於「消化不良」是個曖昧的詞,可能表示肚子裡塞滿來不及消化的食物,也可能是腹部的不適感,盡可能清楚描述你的身體狀況,好方便醫師下判斷。

  • 長期沒食慾
  • 體重無徵兆的銳減
  • 嘔吐物呈現褐色(混雜血液)
  • 糞便呈黑色或有血跡
  • 腹部疼痛嚴重、反覆或持續
  • 未進食時的腸胃不適

如果有以上需要嚴加警惕的症狀,可能罹患了某些消化性疾病,還要執行進一步的抽血、腹部照X光或照胃鏡。

吸收不良症候群

人類為了從外界獲取活動的能量,需要攝取食物。食物經過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的消化,還要能吸收才能真正胃身體所用。「消化」是指食物被分解成身體能吸收小分子的過程,消化不良將會導致吸收不良,你無法從食物中獲得完整的營養,便會造成貧血、水腫、易累、骨折、體重下降等一些營養不足的典型症狀,通稱「吸收不良症候群」

人體的消化系統


前面所說的消化性疾病,因為消化功能貧弱而使營養吸收也出了狀況,都容易形成吸收不良症候群。除了腸、胃病變,分泌消化酵素酶的器官如胰臟、肝臟、膽囊出了問題,甚至飲食習慣,也會影響消化,在此先解說一下人體負責消化吸收的消化系統。

口腔

牙齒和舌頭要嚼碎食物,唾液能簡單分解澱粉。咀嚼不足,食物顆粒過大難以分解,和唾液中澱粉酶的混合度不夠,會讓腸胃更賣力。

食道

將吃進去的東西送到胃裡,有括約肌防止食物和飲料的逆流。

功能是儲存食物,胃酸、胃蛋白酶、蠕動能消化食物,胃黏膜和強酸也能防禦病菌。胃酸分泌不足、吃太多或喝太多水,導致胃中酸性不夠,胃蛋白酶的活性會降低,影響食物消化。

小腸

小腸是消化的主力器官,尤其是和胃連接的前端十二指腸,同時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消化腺體分泌消化液,充滿蛋白質、脂質和醣類的消化酵素,蠕動的小腸一邊將食物和這些消化酵素混合並往前推進,一邊吸收食物分解後對人體有用的營養。

大腸

正常情況下該吸收的營養早已在小腸便回收完成,大腸會借助腸道益生菌的幫助,對食物殘渣進行最後的壓榨,因此腸道菌叢的好壞也是消化的一部分。

肛門

控制排便。

吸收不良

消化沒問題,但吸收出問題的話,一樣無法攝取到足夠營養。由於絕大多數的養分吸收都是在小腸中完成,因此吸收不良的原因多是出在小腸,可能因為腸壁發炎、病變、蠕動速度不穩、寄生蟲病,甚至血液循環不佳,導致食物即使已經消化,也無法有效吸收。有些人因為吸收不良而怎麼吃體重也不會增加,但並沒有其他症狀,這種會很難發現自己有吸收不良症候群。要說比較明顯的症狀就是腹瀉,食物在腸胃待不到12個小時(最多可到36小時),攝取食物含油脂會有油便,且有維生素或礦物質缺乏的現象。

請醫生診斷

正確的治療請諮詢醫生。先將潛在的病因找出來,才能對症下藥,並針對問題做出是否該吃營養補充品、靜脈注射營養素、該避免或多吃哪些食物等具體建議。

結語

消化不良雖然是許多人會經常碰到的事,但不該太過敷衍看待,因為任何的身體不適都是一道警訊。文章中所提到應該盡快就醫的症狀不必多說,當你已經作息正常、飲食均衡,最近也沒有太多意外事故,卻還是頻繁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一定要多加注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