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睡再久,疲憊的感覺還是無所不在,做什麼都無法集中精神。」
「周圍的長輩都覺得自己只是懶惰,在為不想上班、上課找藉口……」
「每天都要擔心會突然睡著,努力跟睡意抵抗,卻還是徒勞無功……」
若你也有以上煩惱,那就要當心自己可能有「嗜睡症」的症狀囉!許多人會覺得嗜睡症頂多就是愛睡、懶散的藉口,或者夜貓子的問題,但其實不然!嗜睡症算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應及早發現,接受長期對抗治療才能改善。否則任症狀持續加重,甚至會在患者開車、烹飪時無預警發作,影響生命安危!
本文將針對「嗜睡症」進行詳細的介紹,包括嗜睡症的成因、症狀、治療方式等等,若你自身或周遭的親友,疑似有嗜睡症傾向的話,請務必一讀本文!
嗜睡症的原因
嗜睡症泛指「即便夜晚的睡眠時間充足,白天卻還是非常睏」所引發的症狀,屬於睡眠障礙的一種。根據美國國家神經及中風疾病研究院(NINDA)公布,嗜睡症可能在工作、進食中,甚至講話時發作,突如其來的強烈睡意會迫使患者進入睡眠狀態、減損集中力,對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發生嗜睡症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睡眠不足、精神疾病(憂鬱症、躁鬱症)、呼吸障礙(睡眠呼吸中止)、腦部疾病(癲癇)……等都有關聯。由於成因素複雜眾多,所以在分類上大致分為以下4類:
- 睡眠時間不足(如:熬夜)
- 睡眠品質不佳(如:睡眠呼吸中止症、太熱、噪音)
- 睡眠規律錯亂(如:日夜顛倒、類嗜睡症)
- 腦部功能障礙(如:猝睡症、先天性、生理性)
嗜睡症的症狀
關於嗜睡症的主要症狀,自然是「強烈睡意」和「睡不飽」了,但隨著患者的性別、體質……等因素,又分為多種症狀類型,以下小編為大家簡單統整一下~
反覆性嗜睡症(Recurrent hypersomnia)
目前在全球都只有少數案例,是非常稀有的嗜睡症類型。容易在10幾歲的青少年身上發作,且男性的罹患率是女性的4倍之多。症狀發作時,患者會感到強烈睡意,食量、性慾也會一併增加。
克萊李文症候群(Kleine-Levin Syndrome)
這種症候群在日本也被稱為「睡美人症後群」,患者感到強烈睡意時,可能長達3天至5週(平均約10天),每天需睡足16~20小時。醫學上稱此狀態為「傾眠」,處於在傾眠狀態時,雖然患者可以回答簡單問題,但看起來宛如發呆,並且還可能出現認知障礙、幻覺(錯覺)、暴飲暴食、性慾高漲等異常行為。
月經週期關聯嗜睡症(Menstrual-related Hypersomnia)
此嗜睡症具有週期性,通常會與女性的月經週期有關,待患者經期過後就會恢復正常,須維持3個月以上才會被診斷為「經期前嗜睡」症狀。
行為引發睡眠不足症候群(Behaviorally Induced Insufficient Sleep Syndrome)
晚上太晚睡,或是失眠、壓力大……等因素,導致隔日精神差、嗜睡,這是現今社會中最普遍的嗜睡症類型。當夜間睡眠時間長期不足,白天又要早起上班、上課,那除了昏昏欲睡外,積累的疲勞也會讓患者在假日有報復性睡眠的傾向。
醫學狀況誘發性嗜睡症(Hypersomnia Due to Medical Condition)
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肝功能異常、急性呼吸衰竭……等,都可能導致患者嗜睡。此外,中樞神經疾病所引發的腦炎,以及因外力造成的頭部外傷、腦震盪也有可能影響腦部運作,造成患者嗜睡。
藥物或物質誘發性嗜睡症(Hypersomnia Due to Drug or Substance)
從常見的感冒藥、皮膚過敏藥物、憂鬱鎮定安眠藥等,都可能讓服用者進入嗜睡狀態。原因在於此類藥物有添加誘發休息、睡眠的成分,以幫助患者復原、培養抵抗力。所以此時的嗜睡症狀是正常的,待痊癒停藥後,自然會減緩、消失。
猝睡症(Narcolepay)
在各種嗜睡症類型中,危險性最高的就是「猝睡症」了!因其引起的嗜睡症狀可能伴隨肌肉無力,使患者猝倒。以下為猝睡症患者的4種主症狀:
- 肌肉無力
- 患者情緒激動或興奮時,容易突然發作,導致全身無力或意識不清。世界上約每1500人中會有一人身患此困擾,好發於10歲左右的兒童身上。
- 睡眠呼吸中止
- 夜間熟睡時,容易因氣管阻塞而無法呼吸,導致患者本身會非常淺眠、睡眠品質不佳,睡起來仍感到疲憊不堪。患者女性(特別是更年期過後)比例較男性高。
- 憂鬱嗜睡
- 憂鬱症患者會在白天感到強烈睡意,尤其容易出現在「非典型憂鬱症(好發於20~30歲的女性,會很明顯地感受到「情緒、身體」的不良變化)」患者身上。主要症狀有:白天的時間幾乎都在睡眠中度過、倦怠感重又提不起勁。
- 白日過度嗜睡
- 患者白天時經常進入短暫睡眠中,但外界稍微給患者一點刺激(聲音、搖動),就可以很快被喚醒。主要症狀有:不定期進入短期嗜睡狀態(30分鐘左右)。
特發性中樞嗜睡症(Idiopathic CNS hypersomnia)
此類型嗜睡症患者以10-20歲的青少年為主,即便晚上睡眠充足,到早上依然備感睡意,陷入昏睡。不過,此類嗜睡症是可以透過意志力抵抗來維持清醒的,算是慢性、長期的類型,發作短時只有1日,長則達3個月以上。此外,患者可能伴隨頭暈、站不穩、手腳冰冷、體溫調節異常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長睡型原發性嗜睡症(Idiopathic Hypersomnia with Long Sleep Time)
此類型嗜睡症患者單純是一天需要長時間睡眠(10小時以上),並不會併發其他症狀。目前成因不明,患者多為二十多睡的年輕人。
嗜睡症的自我檢測
通常醫生會透過兩種形式來檢查患者是否罹患嗜睡症:
- 「於患者睡眠時間控檢查」,包括心電圖、腦波圖、肌肉活動電圖、快速動眼的眼球運動電圖……等。
- 「測量由睡覺時間到真正睡著的時間長短」,因為嗜睡症患者的入睡時間相較一般人是非常短的,大約只要幾秒鐘即可入睡。
當然,上述方法屬於接受醫生的正規檢查。若各為不想這麼大驚小怪,只是稍微懷疑自己是嗜睡症患者,那不妨先用以下表格進行自我檢測吧!
統計結果:
即使量表數值正常,也請各位不要忽略嗜睡症潛在危機的可能性喔!建議分數高於8分以上的讀者,還是去醫院診斷一下較能安心~
嗜睡症該看哪一科?
發現有嗜睡症傾向時,請患者至醫院的「睡眠障礙科」尋求協助!若該醫院無睡眠障礙科,則可以先選擇「家庭醫學科(家醫科)」,讓家醫科幫你診斷是什麼原因導致嗜睡,之後再轉至「精神內科」或「腦神經科」等相關部門。
嗜睡症的治療、改善方式
關於嗜睡症的治療及改善,目前最主要的療法就是「改善生活習慣」了!因為根據研究顯示,若成人持續一週每天睡眠未滿6小時,就會引發和嗜睡症同等程度的嗜睡症狀,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症的罹患率也會大增。
(※睡夠但日夜顛倒,亦會造成生理時鐘混亂,使自律神經、大腦無法好好休息!)
以養成規律作息和睡飽為治療核心,其次則是透過補充精力、助眠的保健食品,如:B群、芝麻素、Q10……等,來幫助身體維持活力、提升睡眠品質。
需要使用藥物治療的情形時,大多以「興奮劑、抗憂鬱藥物」為主,但幾乎都會附帶副作用。另外,視患者的身心狀況,醫生也會進行心理諮商,找出問題所在及協助患者改變心態、舒壓等。
如被診斷出「猝睡症」,那可以採取的措施就是「多睡一點」,確保身體有更多能量可消耗,並在休息時間內小睡5~10分鐘,這對大腦修復有絕佳效用,可避免在重要時刻陷入睡眠(如:開會、開車、烹飪時)。若還是不夠,最後再用藥物來補足。
總結
嗜睡症患者經常會被周遭的人們扣上偷懶、愛打瞌睡的壞印象,這會使患者的心理壓力很大,甚至併發憂鬱症。因此,希望大家發現身邊有類似症狀的人時,能先給予關懷、體諒,並鼓勵他去醫院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
【抗疲勞保健食品推薦】2023人氣抗疲勞保健食品介紹!芝麻素、B群、滴雞精應該這樣挑!提神、補充體力的最佳選擇都在這~
【芝麻素推薦】2023人氣芝麻素排行榜!芝麻素的功效、挑選觀念、推薦品牌通通在這裡~
上班、上課總是想打瞌睡提不起精神,告訴你想睡原因,以及多種提神方法!
失眠、淺眠讓你睡不飽嗎?你最需要做的其實是補充芝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