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尿道比男性要來的短,本來就特別容易引發泌尿道的感染問題。
若出現頻尿、漏尿等症狀,女生通常也會暗自忍耐,不想被別人知道自己正在為尿尿的事情而煩惱,覺得這是難言之隱,很害羞、很不好意思。
但這是不行的!!
泌尿系統的問題倘若不治療也不太容易痊癒,所以即使覺得很害羞,也還是要去看醫生喔~
如果真的覺得要和醫師商量很羞恥,你可以預約女醫師,或是請家人陪同。
本篇文章將針對女性較常出現的泌尿系統疾病進行介紹,如果看到症狀忍不住在心裡點頭如搗蒜、感同身受的話,請不要遲疑,趕緊預約看診吧!
想知道個別的某個症狀會對應什麼樣的疾病,以及其他的泌尿系統疾病嗎?請往這邊:泌尿系統的疾病!出現這8大症狀要小心!
【女性的泌尿系統疾病1】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是由於細菌跑進尿道口、並往上侵略,感染尿道、膀胱、輸尿管、腎臟等器官所引起的。
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可以分為「上泌尿道感染」與「下泌尿道感染」。
上泌尿道感染:腎臟、*腎盂(腎盂腎炎)
下泌尿道感染:膀胱、尿道(膀胱炎、尿道炎)
*腎盂:腎臟製造出來的尿液會先集合到腎盂,再集中送到輸尿管。
想更了解關於泌尿系統各器官的功能嗎?歡迎閱讀:泌尿系統指的到底是?泌尿系統的功能與介紹!
泌尿道感染之中最多的就是膀胱炎。
症狀最常見的是頻尿、殘尿感,若情況變嚴重,排尿時還會感到疼痛,尿液也變得白濁、或是出現血尿。
發炎症狀輕微的話,只要大量補充水分,將細菌排出體外就行了,但若已經嚴重到伴隨著血尿與小便時會疼痛的症狀時,最好去醫療機關接受診療,請醫師開處方來抑制細菌。
罹患腎盂腎炎時,會出現頻尿、膿尿(發炎引發的細胞壞死,也是小便白濁的原因)等症狀;或是雖然覺得冷,可是身體卻有38~40度的高溫,以及腰酸背痛等症狀。
泌尿道感染的原因
泌尿道感染是因細菌而引起的,感染機率最高的細菌是大腸桿菌。
男性的尿道為16~20cm;女性卻只有3~5cm,所以細菌容易進入膀胱。
再加上,尿道口與肛門間的距離近,平常棲息在肛門附近的大腸桿菌就很容易入侵尿道口,因此與男性比起來,遭到感染與重複感染的比例才會比較高。
不過,人類的身體也沒那麼脆弱,人體有自備清潔能力,就算細菌們聚集在尿道口,也不會因此引發泌尿道感染。
其實,會
壓力、過勞等因素會使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導致在性行為、排便、生理期時罹患泌尿道感染。
預防泌尿道感染
想要預防泌尿道感染,就要培養在性行為、排尿過後將細菌趕出體外的好習慣。
相信小時候都有學過上完廁所擦拭屁股的方法,如果是「由後往前擦」就很容易把大腸桿菌帶往尿道口,所以要「從前面往後擦」才能保持清潔喔。
抵抗力弱會提高感染的風險,所以要取得足夠的睡眠,以及均衡飲食。
特別是正值更年期的女性,停經後雌性激素的分泌量會急速下降,泌尿道的防禦力也會直線下降,更容易出現泌尿道不適的症狀,平常就應該要多多照顧好自己~
【女性的泌尿系統疾病2】膀胱過動症
膀胱過動症的主要症狀為「頻尿」、「突然尿急」。
一天上廁所次數超過8次,突然尿急的情形持續一週以上,就有罹患膀胱過動症的可能。
膀胱過動症的症狀
(1)頻尿
一般人一天的上廁所次數,白天是5~7次,睡著到隔天醒來為0次。
若一天超過8次、或是晚上爬起來上過1次以上,你可能就有頻尿的症狀喔!
不過還是因人而異,如果喝水量沒有增加,但排尿次數比平常還要多,就要多多注意。
(2)突然尿急
會突然感受到快忍不住般的尿意,然後超想上廁所。假設病情嚴重,還可能有漏尿的情形。
膀胱過動症的原因
當膀胱的肌肉與神經功能退化,就不能好好控制膀胱,使膀胱自由收縮,因此發展成膀胱過動症。
若是大腦與膀胱(尿道)間連結的神經發生問題而導致膀胱過動症,就稱做「神經性」,而除此之外的原因就稱做「非神經性」。
(1)神經性膀胱過動症(跟神經有關)
中風、腦梗塞等腦血管疾病,以及帕金森氏症等大腦疾病,或是脊隨損傷、多發性硬化症等脊隨受傷的後遺症,都有可能傷害到大腦與膀胱之間的神經。
「膀胱裡有尿喔」「還不能讓尿液出去」「已經可以囉」「膀胱用力/放鬆點」「尿道用力/放鬆點」,大腦跟膀胱之間會像這樣對話,可是若因為某種原因傷到神經,就算膀胱內沒什麼尿液,大腦也會產生想要尿尿的感覺,結果就變成膀胱過動症。
(2)非神經性膀胱過動症(跟神經無關)
➡骨盆底肌的問題
女生會因為年齡增長、生產,導致支撐膀胱、子宮、尿道等的骨盆底肌受傷或是衰老,因此在排尿的過程中發生問題,引起膀胱過動症。
➡其他原因
倘若不是因為上述因素,根據目前的研究還不曉得確切的原因。
或著說,大部分的膀胱過動症不是找不到原因,而只是因為年紀到了。
治療膀胱過動症
一般醫師都會開立讓膀胱放鬆、不會一直逼膀胱排尿的藥物。
但平常除了透過服藥之外,還可以在尿很急的時候,慢慢深呼吸,多忍個5分鐘再去廁所,這樣一來就可以讓膀胱養成習慣,增加膀胱的容量。
而尿失禁可以透過 來訓練憋尿的肌肉。(後面會再介紹)
【女性的泌尿系統疾病3】尿失禁
想要小便但是卻憋不到廁所就漏尿了,就是尿失禁。
根據2016年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的統計,20~59歲的女性之中,有20%的民眾長期飽受尿失禁之苦,但只有四分之一的女性願意就醫。
會造成如此狀況的原因除了害羞之外,另一個因素是原來大家都覺得年紀到了自然就會尿失禁。
但你知道嗎,其實有預防與治療尿失禁的方法喔~
尿失禁的原因
前面的段落也有提過,骨盆底肌的功能衰退、盆腔器官脫垂都是造成尿失禁的原因。
骨盆底肌不僅可以支撐臟器,在排尿、憋尿上也發揮了重要的功能。
生小孩、年紀變大都會導致女性的骨盆底肌變鬆弛,沒辦法好好控制尿道括約肌,再加上女生的尿道短,就很容易漏尿。
發生在女性身上的尿失禁種類,有以下3種:
(1)腹壓性(應力性)尿失禁:
不管是打噴嚏還是提重物,只要腹部出力的時候就有可能會漏尿。
女性如果有漏尿問題,大部分都是屬於這個類型。
(2)切迫性(急尿性)尿失禁:
一意識到想要上小號,就會無法忍耐,而且在抵達廁所前會不小心漏出。
(3)混和性尿失禁:
腹壓性與切迫性的混合。
尿失禁的治療
(1)腹壓性(應力性)尿失禁:
骨盆底肌若無力,子宮、尿道、膀胱等器官會開始下垂,假設你不理它,這些器官就有可能從陰道口溜出體外,這就稱為「骨盆器官脫垂」。
年齡的增長也是骨盆肌肉衰弱的原因之一,肥胖、便祕、提重物等因素給予骨盆肌肉過多的負擔,也會使骨盆肌肉受傷。
另外,穿過緊的內褲、緊身的束腰衣也有助長漏尿的可能。
若你剛好符合上述幾點,可以先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喔,趁著症狀還不算嚴重時,可以做鍛鍊骨盆肌肉的運動來改善~
改善尿失禁問題的「骨盆底肌肉運動」要怎麼做呢?又該怎麼保養泌尿系統?建議閱讀:保養泌尿系統有四招~對泌尿系統好的食物、精油、穴道!
(2)切迫性(急尿性)尿失禁:
切迫性尿失禁可能由於膀胱擅自收縮引發漏尿、或是膀胱太過敏感結果過度反應而導致漏尿,有這兩種原因。
切迫性尿失禁的治療主要是透過內服藥,並配合訓練骨盆肌肉的運動。
此外,為尿失禁所苦的人,還能透過「排尿日誌」來檢視自己。
所謂的「排尿日誌」,需要記錄攝取的水量、排尿時間、尿量、小便有無切迫感或漏尿情況等等。患者可以藉由排尿日誌來判斷自己是否屬於尿失禁,也能幫助醫生對你的病情做更精確地判斷。
很多患有尿失禁的人都覺得這只是小問題,不像中風、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會對性命造成威脅。
不過如果不好好處理尿失禁問題,可能會引起濕疹、泌尿道感染等等,不只是對生理,對心理方面也會造成影響,導致患者怕沒有廁所而不敢出門太久,心情常處於焦慮不安、或是自尊心受創等,阻礙了社交生活。
若是情況已經嚴重到影響了日常生活,還是希望你盡快去醫院接受專業的治療與診斷,才能讓自己不至於失去生活的樂趣,整天提心吊膽。
聽說檢查很痛,所以卻步了嗎?關於各種泌尿系統的各種檢查,歡迎參考:泌尿系統的檢查真的很痛嗎?不做檢查有些疾病無法評估!!
總結
不管是哪種泌尿疾病,請不要害怕讓醫生知道,只要勇敢跨出那一步,說不定你會發現也很多人都跟你一樣正在為此所困擾呢!
而且,醫生已經看過那麼多病人,你的症狀他都知道、早就見怪不怪了,可以放心地看診。
當然,平常也要多注意私密處的清潔,白天多喝水,讓泌尿系統疾病遠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