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吃多吃少、吃淡吃鹹,胃都容易不舒服,嚴重時還會腹痛、腹瀉,到了醫院做完檢查才知道自己感染幽門桿菌。幽門桿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樣治療?

幽門桿菌並不可怕,只要接受治療,一樣能恢復健康,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幽門桿菌!

幽門桿菌是什麼?

以前的人認為,胃酸不只消化食物,就連細菌碰到胃酸也會被消化,照理來說,胃要被細菌入侵的可能性太低了,直到發現幽門桿菌,才知道胃部也會有細菌。

幽門桿菌簡單來說就是,可以生存在胃部,並且引發各種大大小小腸胃疾病的菌種,也是目前唯一知道,能活在胃部的細菌。

幽門桿菌的傳染途徑

通常是因為環境衛生不好,或是水質有問題,才會感染幽門桿菌。已開發國家,隨著人民衛生觀念的提升、衛生環境變好,感染幽門桿菌的人數並不多。而開發中國家的感染人數依舊不少。

幽門桿菌的感染途徑有,糞便、飛沫、醫療。

糞便傳染

通常是在開發中國家比較容易發生,因為沖洗式馬桶並不普及,或是水資源受到蒼蠅、蟑螂等不乾淨的東西汙染,才容易感染幽門桿菌。

飛沫傳染

如果口腔內部有幽門桿菌,那麼在面對面聊天,或是食物沒有用公筷,不小心吃進他人口水,也有可能感染幽門桿菌。

醫療傳染

因為消毒不完全,進行醫療行為,像是照胃鏡、治療牙齒等等,也是感染幽門桿菌的原因之一。

檢查體內的幽門桿菌

幽門桿菌的檢查分成三種:「尿素呼吸檢測」、「胃鏡檢查」、「糞便檢查」。

碳13尿素呼吸檢查

尿素呼吸檢查,指的是將含有尿素的液體喝下後,向儀器呼氣檢測,因為幽門桿菌有尿素酶,會分解喝下的尿素液體,檢測呼氣是否有碳13,而被幽門桿菌分解掉的尿素,則會變成二氧化碳,經過血液,由肺部排出。

碳13不會對人體造成負擔,而且檢測率高。

胃鏡檢查

照胃鏡查看胃壁情形,如果有發紅、沾黏白色液體、變得皺褶、變厚,那麼感染幽門桿菌的機率就大。

許多人對於照胃鏡會抱持著恐懼,因為做胃鏡檢查完,等麻醉退後,身體會變得不舒服,因此會有人非常抗拒做胃鏡治療,但如果因為這樣子延誤治療,反而得不償失。因此建議做完碳13尿素檢測後,保險起見照胃鏡觀察狀況,才是對身體最好的選擇!

糞便檢查

抽取糞便檢測有沒有幽門桿菌的抗原,雖然比起前面兩項檢查,精準部並不高,但是檢查的費用便宜、快速,所以還是很多人會做糞便檢查。

檢測結果陽性,一定要馬上接受治療嗎?

雖然感染幽門桿菌,但如果身體沒有出現任何不適,那就不一定需要除菌,但是如果患者出現胃潰瘍、嚴重腹痛,請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常見病痛

因為幽門桿菌的關係,造成的胃部疾病有:胃炎、胃潰瘍。

胃炎

胃炎分成兩種:急性胃炎、慢性胃炎。

急性腸胃炎

一般來說,急性腸胃炎是因為辛香料、壓力、藥物(特別是退燒止痛藥)、暴飲暴食、咖啡等等原因,使胃部受到刺激,胃部黏膜受傷,引發急性腸胃炎,與幽門桿菌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症狀過於嚴重,可能會有急性胃潰瘍的風險,導致嚴重的腹痛,需要住院觀察。

人體的胃部黏膜再生能力非常好,基本上不用幾天就能恢復好轉。

慢性腸胃炎

慢性腸胃炎的症狀並不像急性腸胃炎那樣明顯,會感染慢性腸胃炎也不像是急性腸胃炎,因為吃壞肚子所引發。一旦發生過慢性腸胃炎,往後都很容易復發,並非自己亂吃吃壞肚子,而是胃裡的幽門桿菌在搞鬼。

慢性胃炎又分成表淺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上腸化生。

表淺性胃炎

處於活動期的胃炎,使用顯微鏡看,可以發現胃部有很多嗜中性球,嗜中性球通常是在人體出現急性發炎才會大量出現的白血球種類。而這也是因為幽門桿菌,導致體內免疫系統開始作用的時期。

慢性萎縮性胃炎

表淺性胃炎像是一把火,慢慢地,一點一滴的燃燒自己的胃部黏膜,那麼慢性萎縮性胃炎,則可以說是將胃部黏膜燒完的狀態。胃部細胞失去活性,細胞數量也跟著減少,黏膜變得非常脆弱的狀態。

胃上腸化生

胃部萎縮後,會造成細胞病變,因為不明原因,胃細胞變成腸細胞,也就是腸化,到了這個狀態,每年都得照胃鏡觀察。

胃潰瘍

慢性腸胃炎容易引發胃潰瘍,一旦有胃潰瘍的情形發生,只要去除體內幽門桿菌,就很難再復發。以前的治療方式是長期吃胃藥抑制胃酸,現在則是先檢查體內是否有幽門桿菌,如果有的話就會直接去除。

會造成胃潰瘍,有九成的機率都是因為幽門桿菌,以前會把壓力、胃酸、暴飲暴食當作誘因,但其實這些只是使,原本就患有的胃潰瘍變嚴重而已。

雖然制酸劑可以治好胃潰瘍,但只要停藥就容易復發,復發機率有8成,但是去除幽門桿菌的復發率只剩5%。這也就證明了,幽門桿菌才是造成胃潰瘍的罪魁禍首。

除菌治療幽門桿菌

幽門桿菌的治療方法就是除菌,除菌方法是吃抗生素,為期1~2周,吃完後等待約4周,再做一次幽門桿菌的檢測,如果無幽門桿菌的反應,那麼就是除菌成功。

但是,除菌不一定會成功,因為是吃抗生素的關係,如果失敗,體內的幽門桿菌就會有抗藥性,需要再吃另一種抗生素治療。而且藥物容易受到飲食影響,用藥期間盡量不要喝咖啡、茶類,這類飲料。

治療期間的副作用

用藥期間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有:發燒、拉肚子、軟便、味覺失靈、過敏。
依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出現的副作用也不一樣。如果只是出現輕微副作用,也不要自行減量,在固定時間內吃,並且吃完,才能有效除菌。

但是副作用太過嚴重發燒、拉肚子、起紅疹,那麼就立即掛急診,再次尋求醫師協助,看看是否能換藥。

總結

幽門桿菌雖然麻煩,但是放著不管會更麻煩,碰到問題也不應該要迴避照胃鏡治療,現在的科技也比以前進步,治療變得簡單且快速,聽從醫師指示,一步一步地排除幽門桿菌,才是變回健康的最快途徑喔!

那麼我們下篇見囉! 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