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該如何改善?有哪些預防的好方法嗎?

長期飽受腸躁症所苦,但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腸躁症的症狀。每位患者,大部分都有過在重要時刻被腸躁症打擾的經驗對吧?像是在拜訪重要客戶、考試、演講,甚至是跟心儀的人告白的前一刻都會不請自來,有時候即使吃了藥,症狀也只有減少一些,藥效既不明顯,但又不得不吃藥,真的很惱人。

其實只要知道腸躁症背後的原因,再搭配醫師的建議治療,腸躁症的症狀就能大大的改善喔!

今天小編就要介紹如何改善腸躁症!

腸躁症是什麼?


腸躁症目前確切的罹患原因還不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腸躁症並非腸胃發炎所引起,而是因為個人生活習慣、壓力問題引發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腸躁症。

想知道更多腸躁症嗎?
現代文明病腸躁症,到底是因為那些原因造成長期腹部不適!?

腸躁症應該掛哪科?

腸躁症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疾病,想當然爾應該要掛精神科才對吧?
沒錯!如果已經確定是腸躁症的話,直接掛精神科是沒問題的,但大多數的情況並不能馬上知道說自己一定是患有腸躁症,所以還是需要先掛腸胃科,照X光等待確認之後,再掛精神科會比較妥當喔!

該如何改善腸躁症?


因為每個人因為體質不同,腸躁症會發生的症狀也不一樣,所以藥物的使用上也會不同,並不建議在市面上的藥局購買成藥,而是到診所裡諮詢醫生比較保險!

就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腸躁症吧!

藥物治療腸躁症


腸躁症分成四種:腹瀉型、便祕型、不安定型、氣體型。醫生會依照這些不同給予開藥,像腹瀉型就會投止瀉藥,便祕就會投軟便劑,但如果是因為精神壓力、憂鬱症所引發的腸躁症,則會使用抗憂鬱劑。

服用藥物只能減少腸躁症帶給身體的不適,並不能根治腸躁症,所以有些人會選擇忍耐,選擇不去看醫生,但如果身體已經因為腸躁症,有長期不舒服的情形,這時還是應該要前往醫院做檢查會比較好喔!

心理治療

研究結果發現,因為腸躁症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疾病,透過心理治療可以減少神經緊繃、抒發情緒,再搭配服用藥物,能更有效地控制腸躁症喔!

預防腸躁症最好的方法是?


既然藥物不能根治的話,那麼想要控制腸躁症,最好的解藥就是改善身心狀況。雖然腸躁症會因為年齡增長,症狀跟著逐漸減少,但這並不表示說應該要忍耐到腸躁症好起來,可以選擇做些戶外活動、社交活動,定期釋放壓力,從根本解決腸躁症。

運動


想要紓解壓力,其中之一的方法就是運動了!
每天認真讀書、上班時,腦袋需要不停地運轉,思考問題該如何解決,幾點要拜訪客戶,不能忘記要寄送文件等等,容易在不知不覺間累積壓力。

所以我們可以藉由運動放鬆腦袋,不論是跑步、游泳、球類運動都好。運動不只可以增加身體的活動力、抒發壓力,更能減輕腸躁症的症狀!

要注意的是,運動如果只有三分鐘熱度並不能改善腸躁症,只有持之以恆才能讓身體變得更健康喔!

健康飲食


腸躁症會讓腸胃變得較為敏感,像是碳水化合物較高、高脂肪食物、咖啡、酒精、辛香料等等,都容易引發腹痛。如果是三天兩頭就會腹痛的人,建議可以吃優格、優酪乳這類發酵食品,減緩腸胃不適,而便祕型腸躁症的患者,可以選擇吃膳食纖維較多的食物,改善便秘情形!

不過,要每天都攝取到足夠的膳食纖維並不容易,這時你可以選擇吃富含膳食纖維、乳酸菌的保健食品,只要每天照著包裝上的指示吃,就能改善便秘問題囉!

而保健食品並不是藥物,吃了就會立即見效,最少需要吃超過3個月以上才能看得出效果。為了健康著想,為了改善腸胃狀況,從現在開始吃乳酸菌保健食品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喔!

想知道有哪些推薦的乳酸菌保健食品嗎?
長期肚子痛?皮膚過敏?別再依賴瓶瓶罐罐了,推薦10大乳酸菌保健食品從內而外解決你的腸胃困擾!

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增強抵抗力,不只可以改善腸躁症,也能預防諸多疾病,養成良好的習慣,固定睡眠時間,疾病自然沒有機會上門打擾囉!

增加體內血清素


血清素最大的作用是安定精神,如果血清素不足,就容易引起各種精神疾病,包括我們耳熟能詳憂鬱症,以及這次介紹的腸躁症都算是一種精神疾病。

適量的血清素能使我們感到身心愉悅,因此如果想要預防腸躁症,試著找到一些能讓自己感到放鬆的行為、活動,像是可以透過美味的食物、快樂的事物、跟人聊天,藉此增加體內的血清素,只要身心感到放鬆,就能有效地減少腸躁症所帶來的腸胃不適、情緒緊張。

腸躁症的飲食禁忌


腸躁症要先注意自己屬於哪種類型,像是:

.腹瀉型
不宜吃過辣、過甜、咖啡等等,對於腸胃較於刺激的食物。

.便祕型
少吃糯米製品、巧克力、水果籽等等較難消化的食物。

.不安定型
因為不安定型無法確切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出現腹瀉或便秘,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刺激性食物和難消化食物都少碰會比較好!

.氣體型
氣體型最大的困擾就是無法控制自己想放屁,少吃豆類、地瓜、碳酸飲料這類容易讓身體產生氣體的食物。

只要日常多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就能減少腸躁症帶來的身體不適感。

總結

腸躁症不單單只是文明病,更反映了現代人普遍承受龐大的壓力,才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引發腸躁症。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幫助長期飽受腸躁症所苦的患者們!

那麼我們下次見囉! 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