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突然吃壞肚子,腹痛、腹瀉好幾天的經驗呢?
腸胃炎在日常生活中,屬於相當常見的疾病。像是不小心食用到不新鮮或是受到感染的食物,就容易導致腸胃炎發生。不過你知道嗎,其實腸胃炎的感染途徑不只是這些,而且出現的症狀也會因感染途徑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今天小編就要來為你詳細介紹引起腸胃炎的原因,以及各種腸胃炎容易出現的症狀,幫助你更了解它一點~
目次
腸胃炎是什麼?
所謂的腸胃炎(Gastroenteritis)是指胃部、小腸、大腸的黏膜產生發炎反應的症狀。它的感染原因有許多,雖然有大部分是由病毒或細菌所引起,但也有部分案例為藥物副作用、食用到有毒的化學物質等因素所導致。
腸胃炎之中,最常見的症狀包含腹痛、想吐、拉肚子等等,若是伴隨發燒、頭痛以及倦怠感等症狀者,則有可能為短暫引起的「急性腸胃炎(Acute gastroenteritis)」。通常一般健康成人在得到腸胃炎之後,症狀並不會有持續加重,不過如果本身體質較為虛弱或者是年紀較小、較長的人,則容易因脫水或體內的電解質失去平衡,導致症狀變得嚴重,若是未妥善接受治療,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生命危險。因此,不論是對大人小孩、男女老少來說,腸胃炎皆是不可輕忽的病症之一。
同樣會造成胃痛、想吐的原因還有這三個:
🔱長期胃痛不適,你可能感染了幽門桿菌!
🔱胃潰瘍5大症狀!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你是哪一種?
🔱現代人的文明病──胃食道逆流,會出現哪些症狀、原因,又該注意什麼?
引起腸胃炎的6大原因介紹
或許有些人曾聽過「感染性腸胃炎」、「細菌性腸胃炎」、「病毒性腸胃炎」等名詞,不過這些名稱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其實這與它的形成原因以及感染途徑有很大的關係!接下來就讓小編一一為你介紹吧~在腸胃炎的多種原因之中,以這6種因素最為常見:
病毒感染(病毒性腸胃炎)
病毒感染的腸胃炎主要是受到諾羅病毒、腺病毒、輪狀病毒等入侵腸胃,使腸胃機能受到影響所致。其中諾羅病毒擁有極強的傳染力,即便用酒精消毒也不容易死亡,並且只有少量也會引發腸胃炎,在秋冬季節最為盛行。而嬰幼兒容易感染的腸胃炎,則是以腺病毒和輪狀病毒較常見。
病毒性腸胃炎的感染途徑大多是經由「人與人傳染」以及「食用到受汙染的水質或食物」所造成。透過人傳染的途徑中,多半以感染者的嘔吐物、排泄物作為媒介,但也有少部分是因不小心吸入漫佈空氣中的乾燥嘔吐物,導致腸道受到感染;另外,生食貝類、海鮮等也是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一旦海鮮受到汙染之後,若是未經加熱就直接食用,反而容易把病毒也一起吃下肚,造成身體感染病毒性腸胃炎。
🔱延伸閱讀:吃完牡蠣怎麼頭痛、腹痛、腸胃炎症狀、蕁麻疹?3個避免食物中毒的方法交給你!
細菌感染或寄生蟲(細菌性腸胃炎)
細菌性腸胃炎是來自於沙門氏菌(雞蛋、雞肉等)、病原性大腸桿菌(牛肉等)、曲狀桿菌(豬肉、雞肉)和金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所造成,並且好發於夏季。這種腸胃炎同樣也是在食用到受汙染,並攝取到未加熱完全的食材,導致腸胃炎發生。另外,食物中的寄生蟲殘留,亦有可能使腸道受到損害,造成細菌性腸胃炎出現。
食物過敏(過敏性腸胃炎)
因食用特定食物或過敏原,導致腸道出現過敏等不適症狀,進而引發腸胃炎。
缺血性腸胃炎
因大腸血管的血液受到堵塞,導致血液一時無法順利流通,使大腸壁產生缺血、黏膜發炎或潰瘍等症狀,就稱之為「缺血性腸胃炎」。此種腸胃炎好發於50歲左右者,以及左側下方的結腸與S狀結腸等部位。
壓力過大(壓力腸胃炎)
因心理壓力、工作壓力、手術壓力等因素,導致疲勞與睡眠不足所併發的腸胃炎症狀。
藥物副作用
凡事都有一體兩面,而藥物也不例外!它雖然具有治療效果,但往往也容易伴隨些許副作用。像是部分藥效較強或是擁有特定療效者,皆可能過度刺激腸胃,進而導致腸胃炎等症狀出現。
腸胃炎的常見症狀
通常在肚子出現腹瀉、想吐等症狀時,許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會認為是「腸胃炎」,但前面曾提過腸胃炎屬於一種腸道發炎反應的統稱,根據進入體內的細菌、病毒和毒素種類不同,所反應出的症狀也會有所差異,其中包含腹痛、食慾不振、想吐等等,更何況是每個人身體狀況、免疫力不同,無法單就以上症狀判斷出是屬於哪一種腸胃炎。因此,小編同樣以各種腸胃炎做區分,讓你一目了然各個腸胃炎經常出現的症狀有哪些!
病毒性腸胃炎
- 腹瀉(水狀)
- 糞便中帶有血液、血絲
- 嘔吐
- 發燒
- 腹痛
- 肌肉痠痛
- 胃痛
大部分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的人,一開始多半會出現突然想吐的症狀,過了約24~48小時後,便開始出現嘔吐、腹瀉、發燒、腹痛等症狀。雖然多數的嘔吐症狀約一天左右便得以緩解,但也有少數案例會每天吐1~2次並且持續好幾天以上。
受到輪狀病毒感染的嬰幼兒,症狀通常會持續5~7天,並且症狀多以發燒、嘔吐為主。若是屬於諾羅病毒者,嘔吐會相較腹瀉來得許多,並且持續1~2天左右。而腺病毒感染的時候,會先出現拉肚子的症狀,過了約1~2天後伴隨輕微的嘔吐;腹瀉則是持續1~2週。
細菌性腸胃炎
- 發燒
- 血便
- 腹痛
- 腹瀉
- 噁心
- 頭痛
- 倦怠感
由細菌感染的腸胃炎,主要以腹痛、腹瀉和血便等下腹部的症狀為主,並且有機會伴隨嘔吐、發燒等病症。另外,若是由寄生蟲引起的細菌感染,雖然同樣會出現長時間的腹瀉,但大多數不會帶有血便。
過敏性腸胃炎
- 胃痛
- 腹痛
- 腹瀉
- 嘔吐
- 濕疹
- 支氣管炎
- 血便
- 蕁麻疹
過敏性腸胃炎除了會引起頭痛、胃痛之外,還有可能會引起皮膚與支氣管相關疾病。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呼吸困難、血壓降低的過敏性休克發生。而小朋友得到此種腸胃炎,有可能會持續上吐下瀉,因此不論是大人小孩都要特別注意。
缺血性腸胃炎
- 腹痛
- 腹瀉
- 血便
腹痛、腹瀉和血便為缺血性腸胃炎的3大特徵,尤其是它的突發症狀會以左側腹部至下腹部的地方,感受到強烈的痛楚。
壓力性腸胃炎
- 便秘
- 腹瀉
- 噁心
- 倦怠感
- 疲勞感
- 肩頸痠痛
- 頭痛
- 食慾不振
壓力性腸胃炎的人,最一開始會先出現腹痛的症狀,接著有一定機率伴隨便秘、腹瀉、倦怠感等。雖然這種腸胃炎不分年紀,任何人都有可能得到,不過其中以容易感到壓力的人機率較高。
藥物副作用之腸胃炎
- 便秘
- 腹瀉
- 噁心
- 全身無力
- 食慾不振
- 腹痛
藥物副作用所引起的腸胃炎,會根據不同藥物而有所差異,並且出現的反應也會因人而異。
另外,大部分的腸胃炎多以腸道相當不適反應為主,但若是症狀有出現嚴重的嘔吐、腹瀉者,有可能會導致體內水分流失過多,進而引發脫水症狀。因此,不論是哪一種腸胃炎,只要當症狀一直無法緩和,應立即就醫,以免症狀惡化。
🔱延伸閱讀:腸胃炎可以吃什麼?治療腸胃炎的方法與適合飲食一次告訴你!
結論
相信看完以上的介紹後,你也對腸胃炎有更深入的了解吧!雖然多數的腸胃炎症狀有點相似,但根據感染途徑和個人免疫力不同,所出現的症狀也會有所差異。而且每一種腸胃炎症狀都有可能從輕到嚴重,絕對不能輕易小看它啊!!若是不小心得到腸胃炎又無法自行判斷感染途徑者,建議直接到醫院或診所接受檢查會更加準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