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上一篇的介紹,相信你已經了解到引起腸胃炎的原因,與各種腸胃炎會出現的症狀。不過既然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腸胃炎,到底該怎麼治療才好呢?是否一定要吃藥、看醫生才有辦法治療呢?今天就讓小編來替你解開疑惑吧!本篇將會介紹治療腸胃炎的3種方法、適合的飲食,以及連同預防腸胃炎的注意事項也一併告訴你~想要打擊或預防腸胃炎的人,千萬別錯過囉!
還沒看上一篇的人,推薦你先看:腸胃炎的原因&症狀有哪些?原來突然發燒、腹痛又頭痛全是它造成的!
腸胃炎的3種治療與改善方法
基本上腸胃炎多半為支持性療法,並沒有專用的特效藥,大多是依照人體本身的免疫力來對抗細菌與病毒,因此醫生通常會根據病人的狀況給予相對應的治療手段。其中以下列3種最為常見:
藥物
而有腹瀉的人,一開始會先觀察一段時間,因為貿然食用止瀉藥有可能會使病毒或細菌留在體內,導致症狀加重。如果症狀持續24~48小時,並且未出現血便等嚴重細菌感染症狀者,才會給病人食用「地芬諾酯(Diphenoxylate)」等藥物來緩解拉肚子的症狀,並且保護體內的黏膜不易受損。至於寄生蟲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主要以「硝唑尼特(Nitazoxanide)」和「甲硝唑(Metronidazole)」等抗原蟲劑治療。
另外,抗生素雖然有助於消滅細菌,乍看之下好像對細菌性腸胃炎很有效,不過任意使用抗生素不僅會增加腹瀉機率,還有可能使細菌產生抗藥性,造成抗生素失去療效。所以大多數的抗生素治療會用在自體免疫力低下、有嚴重感染症狀以及患有其他疾病等特殊族群身上,並且在使用前必須確認該感染菌種是否具有療效,才會採用。
補充電解質或注射點滴
攝取益生菌
🔱更多關於益生菌的好處,推薦你看這篇:有這麼神奇?你必須知道的益生菌7大功效!
腸胃炎期間可以吃什麼?飲食調理超重要!
若是實在餓得受不了的人,可以選擇流質或好消化的食材為主,像是能幫助你調理身體的蔬菜、有利於保護胃部黏膜的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皆是不錯的選擇。其中又以下列食物和飲品較佳:
- 稀飯、粥
- 香蕉
- 馬鈴薯
- 雞蛋
- 豆腐
- 蘋果
- 紅蘿蔔
- 白身魚(鱈魚、鯛魚、比目魚等)
- 雞肉
- 菠菜
- 高麗菜
- 味噌湯
- 昆布湯
- 運動飲料
等等。不過小編還是要提醒一下,這段期間內不宜一下子食用過多,並且復原期間也仍然需要注意飲食,避免再度引發腸胃不適。
腸胃炎多久會好呢?
原則上腸胃炎就像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大約發症之後1週內,會藉由糞便、嘔吐將病毒或細菌排出體外。其中症狀較輕者約3~4日之後便得以緩解,甚至自體免疫力較強的人,約兩天就能自行痊癒的也大有人在。不過根據腸胃炎的感染源以及被感染者身體狀況不同,恢復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特別注意的是,有脫水症狀的人復原期間會比較長,期間要小心照顧以免讓病毒或細菌再次感染。
若是過了一個禮拜後,腹痛、腹瀉的症狀仍然持續沒有好轉,那麼很有可能是因其他症狀所引起,建議立即就醫,並且接受更精密的檢查較佳。
🔱延伸閱讀:盲腸炎千萬不能拖!告訴你盲腸炎的發生原因
預防腸胃炎的注意事項
- 勤洗手
- 不共用擦手巾
- 將食物確實加熱再食用(尤其是年長者與嬰幼兒)
- 處理完生鮮食品的用具要立刻用熱水消毒
- 把蔬菜、水果徹底洗乾淨後才可食用
- 平時多補充乳酸菌、比菲徳氏菌等益生菌保健食品,提升腸道健康
- 養成運動習慣,增強免疫力
- 腸胃炎患者的嘔吐物要立即處理,並且用漂白水消毒環境
病毒性腸胃炎與細菌性腸胃炎,會藉由排泄物或嘔吐物傳染給其他人,而且乾燥之後的嘔吐物會使細菌漂浮於空氣中,若是不小心吸入體內的話,仍然有可能感染腸胃炎。因此當腸胃炎患者嘔吐之後,需要謹記三個原則①立即處理②避免讓它自然風乾③消毒環境。在處理的時候記得戴上口罩和手套,並且另外準備塑膠袋裝入;如果是吐在衣服上的話,則是迅速沖洗乾淨,並且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清洗或熱水燙過消毒,避免腸胃炎的病毒或細菌漂散至空氣中。
此外,在腸胃炎症狀穩定的1~2週內,排出的糞便有可能會混雜病毒,因此上完廁所之後一定要記得用肥皂洗手,若是廁所有設置窗戶也要打開通風,讓病毒、細菌不易殘留。
🔱想知道益生菌該如何挑選嗎?推薦你看:益生菌種類百百種,該如何選擇?選購前必看的5大益生菌品牌推薦!
總結
雖然腸胃炎會使你產生上吐下瀉、發燒等症狀,並且無特效藥可治療,但只要好好照顧大約1週便可回復健康的狀態。此外,它的症狀多半不會持續太長,痊癒後也不易留下後遺症,不需太過擔心。不過想要避免腸胃炎,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平時的習慣、衛生開始做起,再加上益生菌等保健食品的輔助,讓你增強免疫力、天天維持在強壯又健康的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