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深陷在眼袋的困擾中呢?
眼袋讓你的視覺年齡變老,還给人一種很累的感覺,想必心裡很不好受吧。偏偏眼袋就長在臉上,別人一看就會發現,也不是想遮就能遮。
究竟眼袋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除了醫美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消除眼袋呢?
這篇文章不僅會告訴你眼袋的成因,讓你防患於未然,同時也會教你改善眼袋的幾個方法,讓你擺脫眼袋的困擾。

眼袋是什麼?


眼球位於眼眶內,周圍有脂肪組織襯墊,當作保護和緩衝的作用,便於眼球轉動,而眼眶內的脂肪容量與下眼部支持的結締組織在正常情況下可維持平衡狀態。不過隨著年紀增加,覆蓋於表面的「眼輪匝肌」及「皮膚」會失去彈性而鬆脫,加上「下眼眶隔筋膜」漸漸鬆弛,便無力阻擋眼下脂肪往前澎出,進而導致眼下出現袋狀感,這就是我們說的眼袋。

眼袋、臥蠶分不清楚

「咦!?為何有些女生要特地化妝,讓自己看起來有眼袋」
想必許多人不太清楚眼袋和臥蠶的差別,這裡要說明一下。

臥蠶是指眼睛下方的部位,跟眼睛一樣是長型的,如同其名,就像一條蠶敷在眼睛下。臥蠶會讓笑容更加甜美,所以有些女生才會特地化臥蠶妝,讓自己變可愛。反之,眼袋是位於眼下皮膚的地方,因為是脂肪,看起來會拋拋腫腫的,而且還會讓人老好幾歲,不少人為此煩惱。還有,臥蠶在笑的時候比較明顯,而眼袋笑不笑都一樣。

眼袋的形成原因


近年,越來越多年輕人為了眼袋而煩惱。
「難道不是上了年紀才會有眼袋嗎?」
不禁有這樣的疑惑吧。其實除了年紀增加,還有其他原因會形成眼袋,這裡要帶你來了解一下眼袋的成因:

年齡增加


人的肌膚是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所構成的,而真皮中富含膠原蛋白和玻尿酸,年輕的肌膚自然會將滿滿的膠原蛋白和玻尿酸填補在真皮中,使肌膚保持彈性及水分。不過,隨著年齡增加,合成膠原蛋白和玻尿酸的「纖維芽細胞」逐漸衰退,膠原蛋白與玻尿酸的數量也因此減少。當真皮失去膠原蛋白和玻尿酸,也意味著肌膚失去彈性及水分,最後就會造成眼周肌膚下垂,形成眼袋。

眼睛過度疲勞


長時間使用手機或電腦,使眼睛過度疲勞,容易造成眼周的肌肉僵硬,並導致眼部周遭的血液循環變慢,就容易堆積老廢物,使得眼周嚴重下垂。再來,日本醫學博士森岡清史指出當人持續盯著會發光的電子設備,眼睛對抗刺眼光線的方法是收縮虹膜肌,而近距離使用手機、電腦時,睫狀肌也會持續收縮,尤其在這個電子化的時代,眼睛周遭的肌肉收縮機率會大幅增加,導致血流變差,使得氧氣供給量銳減,這就是造成許多年輕人眼周下垂、浮腫、黑眼圈的最大原因。

延伸閱讀:眼睛疲勞要吃什麼才有助於舒緩?原來葉黃素、魚油以及這幾種食物都有用

紫外線傷害


紫外線不僅會對肌膚帶來莫大的傷害,同時也是造成眼袋生成的原因之一。而紫外線主要分成「UVA」和「UVB」這兩種類型:

UVA:波長320~400nm

紫外線中約有95%以上是UVA,其穿透力強,可直達真皮層,導致膠原蛋白和玻尿酸流失,因此對皮膚的傷害也最大,容易促使肌膚老化、眼周下垂。經常照射的話,會使皮膚鬆馳、產生皺紋、使微血管浮現,甚至造成長期、慢性和持久的損傷。

UVB:波長280~320nm

UVB的波長較短,主要影響肌膚表面,照射到會引起曬傷、皮膚角質增厚、暗沈、變紅、眼膜炎、發痛變得乾燥等問題。表皮中的角質層擁有「保濕機制」,主要是透過自然保濕因子(NMF)來保濕,然而UVB的能量很強,會破壞角質層的保濕機制,並奪走表皮大量的水分,再加上眼周肌膚本來就很薄,因此就容易乾燥。眼周肌膚若失去水分,自然就沒有彈性,便容易下垂。

這也就是為什麼防曬對肌膚而言這麼重要,不論你是想要改善眼袋、預防暗沉、避免肌膚老化,"防曬"絕對不可輕忽!
推薦文章:PTT、Dcard網友激推!10大超人氣防曬乳推薦&評比

常戴隱形眼鏡


太常戴隱形眼鏡會刺激眼周肌膚,加上拔取時,容易拉扯到眼尾或眼下肌膚,久了就有可能導致眼袋形成。

按摩力道不當,或是使用不合適的保養品、保養品


很多女性會透過按摩臉部維持年輕樣貌,但眼周的肌膚非常薄弱,按摩的力道太大、次數過多,都會因為拉扯,導致眼下肌膚下垂,甚至出現細紋。再來,按摩時所使用的保養品若是摻有許多界面活性劑,也會破壞肌膚的保濕機制,導致乾燥,進而使眼周肌膚失去彈性。眼妝太濃的話,眼線液或睫毛膏等也容易從眼皮滲入至眼周肌膚,給眼周帶來多餘的負擔。

還有,現在的化妝品多半講究防水、抗汗、持久,因此卸妝時就必須使用更強勁的卸妝品。卸妝時過度拉扯或摩擦肌膚,以及殘留在眼下的化妝品或卸妝品都會對眼周肌膚造成刺激,加快下垂速度。

如何改善眼袋?


接下來,就要告訴你幾個改善眼袋的好方法。

按壓穴道


適當按壓以下穴道,能有效解決眼周下垂,消除眼袋。記住每個穴道輕輕用手指按壓1~2分鐘

承泣穴
承泣穴位於眼下骨頭的正上方,按壓這裡能大大消除眼周下垂。
攢竹穴
攢竹穴位於眉毛內側,按摩這裡能減輕疲勞,改善眼周浮腫,消除眼袋。
太陽穴
太陽穴位於眉梢到耳朵之間大約三分的凹陷處。按壓這裡不但能消除眼袋,還能促進新陳代謝。

做好防曬,抵抗紫外線


為了要避免紫外線破壞真皮中的膠原蛋白,不讓眼周肌膚失去彈性,就算一整天都待在家,也要擦防曬防止紫外線的照射。還有,外出時記得要戴上帽子或撐傘,徹底做好防曬,就能改善眼周下垂,眼袋自然會消失。

停止臉部按摩


雖然按摩能夠刺激皮膚下的血管和淋巴腺,促進血液循環,達到保養肌膚、促進保養品吸收的效果,但如果方式不正確卻可能會導致眼周下垂。而且除了按摩之外,還是有其他方式能夠達到同樣的功效。像是一些臉部運動,或是透過按摩穴道等較溫和的手段,同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這邊也分享一個能夠改善眼周下垂的簡易臉部運動:只要將眼睛閉上,再打開,並反覆5次即可。記住眼睛附近的肌膚非常薄又很脆弱,所以閉眼時不要太用力,輕輕閉眼張眼就行了。

拔戴隱形眼鏡時,別拉扯到眼下肌膚


拔戴隱形眼鏡時,請盡量張大眼睛,用手指稍微將上睫毛往上提後,另一手再進行動作。只要不碰觸到眼下的肌膚,就能避免下垂,改善眼袋。

重新檢視自己的保養品


要改善眼袋,就要提升肌膚的保濕機制。不過,目前市售的保養品,幾乎是使用當下保濕,用久了反而會破壞保濕機制,不僅無法支撐眼下脂肪,甚至容易形成眼袋。請重新檢視自己的保養品是否含以下成分:

界面活性劑十二烷基硫酸鈉
十二烷基聚氧乙醚硫酸鈉
月桂基硫酸鈉
磺酸鈉
烷基苯甲酸酯
合成聚合物聚二甲基矽氧烷
矽氧樹脂
聚丙烯酸
矽氧烷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硅氧烷

這些成分長期使用不僅會帶給眼周肌膚刺激,也會造成肌膚負擔,選購保養品時也不妨多加留意。
推薦文章:擔心眼下細紋、黑眼圈透漏你的年齡?10款PTT、DCARD熱門眼膜推薦,替你找回緊緻飽滿的好眼色

總結

眼袋的形成原因並不只是年齡,如果沒有注意平常的生活習慣,無形之中也可能導致眼袋形成。記得改善不正確的保養習慣,並搭配穴道按摩與合適的保養品,讓你不再因為眼袋而被人誤會太累或年紀大,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找回年輕眼周,改變周遭對你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