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濕疹會傳染嗎?詳解濕疹的原因與症狀,讓你濕疹、蕁麻疹不再傻傻分不清楚!
文中詳細介紹濕疹的成因以及症狀,本文則要接著探討濕疹的治療方法,並教你幾個有助於舒緩濕疹,避免復發的方法,從日常保養到飲食通通都有,不論是家中小孩罹患濕疹,或是自己本身有出現疑似症狀,都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只要搭配正確的治療與用藥,謹記日常生活及飲食上的注意事項,就能夠有效抑制病情,讓你換季時不再這裡癢那裡癢,趕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濕疹看西醫】西醫對濕疹的治療方法
濕疹根據病因,可以分成因體質所引起的「內因性濕疹」,以及因為外在因素造成的「外因性濕疹」,釐清原因後才能夠對症下藥。外因性濕疹的病患通常會建議避免接觸,至於內因性濕疹的病患則可能需要搭配內服藥物以及外用藥膏來抑制病情惡化。
此外,針對不同時期的濕疹,治療的重點也不一樣,緊接著介紹各階段濕疹的療程:
急性期濕疹:著重在控制病情,避免惡化或復發
急性濕疹的治療重點在於避免惡化,因為如果病情遲遲沒有改善的話,可能會演變成亞急性濕疹,通常醫生會根據病情開立不同濃度等級的外用類固醇藥膏,並斟酌是否搭配口服抗組織胺藥物,較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也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調節劑。
亞急性期濕疹:持續抑制病情,並加強肌膚保濕
亞急性濕疹是由急性濕疹反覆發作演變而成,皮膚上通常也留下不少傷口,因此除了外用藥膏或是口服藥物之外,還需要加強保濕,幫助修護受損的肌膚,以提升表皮的防護力。
慢性期濕疹:強化治療與保濕
慢性濕疹當然就不必多說,經常性地發炎讓你的肌膚變得極度脆弱,因此一定要持續強化保濕,促進新陳代謝以利恢復原有的肌膚狀態。另外,也可以透過打針的方式,自患部施打類固醇,不過過程較疼痛,且需要專業醫師進行,可以和主治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濕疹的外用藥與內服藥
接下來介紹幾種常用的藥物:
- 外用類固醇:
- 消炎、止癢
- 抗生素/抗黴菌藥物:
- 抑制感染
- 抗組織胺藥膏:
- 止癢
外用類固醇主要用來止癢,一般藥局僅販售輕效或是中效的藥膏,強效的藥膏則需要由醫師開立。至於劑型則可分成油膏、乳膏與藥水三種,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變薄,因此有時候會搭配免疫抑制劑一同使用,記得依照醫師指示的用量及頻率使用,以免適得其反。另外,網路謠傳長期使用外用類固醇可能出現上癮或是戒斷症狀,實際上即便是強效的類固醇藥膏,成分中也含有其他潤膚成分,再者只要正確使用,基本上不會出現這類症狀,因此請安心使用。
抗生素與抗黴菌藥物則適用於伴隨著細菌或黴菌感染的患者,可有效抑制感染情況,擅自停藥則可能產生抗藥性,因此請記得吃完整個療程,以免功虧一簣。
至於抗組織胺藥膏同樣用於止癢,一般藥局即可入手,但是止癢效果並不顯著,且部分產品可能會添加薄荷成分,蠶豆症患者需要特別小心。
看完上述介紹後,應該不難發現其中的共通點:不論是外用藥膏還是口服藥,重點都在於遵照醫生指示正確使用。不要因為急著治療或是奇癢難耐就過量使用,文章後半還會介紹其他改善方法,搭配藥物一同進行,可以更有效地舒緩濕疹。
【濕疹看中醫】中醫對濕疹的治療方法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濕疹的原因在於體內的溼氣無法正常排出,長期堆積下來,如果代謝不夠好或是皮膚毛孔閉鎖,就會造成濕疹。根據不同的病因,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種類型:
風熱夾濕型
這類患者的症狀遍布範圍較大,且伴隨著口乾舌燥與刺癢難耐,以紅色丘疹為主。治療上需要開立疏風涼血的中藥,以調理體質。
常用的中藥材如防風、荊芥、牛蒡子、苦參、魚腥草等。
濕熱內蘊型
濕熱內蘊型又可以分成「脾胃濕熱」以及「肝膽濕熱」,脾胃濕熱的患者通常胃口較差,且易怒、易疲、提不起勁、口臭等症狀,患部雖然會刺癢,但是紅腫較不明顯,可能會有水泡或是組織液,且組織液顏色偏黃或偏紅,有發炎症狀。肝膽濕熱則會出現皮膚灼熱刺痛、小便偏黃或帶有血色、口乾舌燥等情況。治療重點在於利濕,以促進排尿,將多餘的熱氣排出體外。
常用的中藥材如茯苓、牡丹皮、黃柏、薏仁、黃芩、生地等。
脾虛濕蘊型
脾虛濕蘊型患者的症狀與脾胃濕熱類似,同樣會出現胃口較差、易疲等症狀,差別在於這類患者的組織液顏色較淡,且黏稠度不高。主要以孩童居多,治療需要能夠滋補脾胃的中藥材。
常用的中藥材如山藥、白扁豆、白朮、茯苓等。
血虛風躁型
血虛風躁型可歸類為慢性濕疹,這類患者的患部皮膚已經明顯增厚,乾燥脫屑且有暗沉,摸起來極為粗糙且有苔癬化的現象。不僅需要潤澤患部皮膚,體內也需要滋補養血,才能夠有效修護受損的皮膚,早日康復。
常用的中藥材如首烏、當歸、丹參、白鮮皮、牡丹皮、生地黃等。
針灸可以治療濕疹嗎?
說到中醫的治療法,除了透過上述的中藥調理之外,也可以搭配針灸,從內有效調理你的體質,達到治標又治本的功效。而針灸又分成體針以及耳針,醫師會根據體質以及病情選擇適用的中藥材以及穴位,建議經由專業的醫師進行為佳。
【濕疹改善與保養】濕疹好癢怎麼辦?
濕疹總是讓人搔癢難耐,但其實濕疹是最忌諱抓癢的!!!因為我們的手上及指甲縫中充滿細菌,這時候如果去接觸滿是傷口的患部,就有可能造成細菌感染,甚至導致破皮範圍加大。若皮膚的受損情況加劇,病情自然就難以控制,因此不管有多癢,一定都要克制自己不去抓癢,盡量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性。
患部搔癢時,建議先塗上醫師開立的外用藥膏,若狀況仍未改善,可以涼水沖洗患部,舒緩泛紅並抑制症狀,或是用冰袋冰敷患部,但要記得時間不宜過長(約5~15分鐘),並加強後續的保濕作業。至於保濕頻率則建議每天三次:洗完澡、睡覺前以及出門前,也可隨身攜帶小容量的潤膚乳液,時刻保持患部的滋潤,減少水分流失導致的肌膚乾燥,進而避免病情惡化。
此外,也有皮膚科醫師推薦使用「濕敷療法」,也就是將止癢藥膏以及潤膚乳液以適當比例調配後塗抹於患部,再戴上手套等密封,藉以促進吸收,止癢保濕之餘,也能夠避免接觸患部。不過濕敷前,建議先諮詢醫師適用的乳液及藥物,並確認混合比例,才能夠真正的發揮功效。
【濕疹患者的飲食重點】濕疹可以吃什麼?什麼食物不能吃?
濕疹患者的飲食重點主要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吃什麼可以改善濕疹,二是少吃什麼能夠避免濕疹復發,因此接下來會詳細說明濕疹患者的飲食重點,讓你透過食療的方式,早日擺脫惱人濕疹。
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對於濕疹的看法都有分成內因與外因,外因只能夠靠日常多加留意,避免接觸過敏原,至於內因則是除了用藥之外,食療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建議可以多吃能夠促進消化與排便的食物,幫助排毒,身體自然也會更健康。例如:益生菌、酵素或是膳食纖維等食材,就是促進腸胃蠕動的不二選擇,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以下幾篇文章:
【乳酸菌推薦】隨時補充益生菌,清理腸道、預防感冒,減少過敏不適,功效多樣!
【酵素推薦】減肥、瘦身就靠它!9款女明星私藏的酵素保健食品大公開
【膳食纖維粉/膳食纖維錠推薦】膳食纖維怎麼吃?改善便秘、幫助瘦身的神隊友!
除了排毒以外,增進抵抗力也是改善濕疹的好辦法。適量攝取維他命D不僅可以活化體內的免疫細胞,還具有抗發炎、殺菌、修護傷口等功效;Omega-3是魚油中的黃金成分,能夠改善體內的發炎症狀,並強化免疫系統,搭配以下文章幫助你吃出健康:
10大人氣維他命D推薦!預防骨質疏鬆、維護心血管、調節免疫力的黃金成分
你不知道魚油還有這些好處!8大魚油推薦讓你吃得安心又健康~
濕疹患者的飲食禁忌
過油、過辣等重口味的食物容易加劇體內的發炎現象,因此建議濕疹患者少吃為佳;牛奶或奶製品、花生、雞蛋、海鮮或貝類、堅果類則是常見的食物過敏原;香料、色素、防腐劑等食品添加物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加工食品還是少吃為妙。此外,濃茶、酒精飲料、咖啡等飲品也屬於刺激性的食物,日常飲食應多加留意。
【濕疹預防法】預防濕疹復發,需牢記六大重點
好不容易治好的濕疹,要是復發怎麼辦?
不論你是擔心濕疹發作,或是想要避免復發,都請切記以下六大重點:
- 規律作息不熬夜
- 清洗患部或洗澡時,不使用過熱或是過冷的水溫,以免過度刺激皮膚
- 適時清潔身體,勿讓汗水或外在的髒東西停留在皮膚上太久,貼身衣物或毛巾也要勤加替換
- 選擇質地柔軟、親膚的衣料,以降低對皮膚的負擔
- 選擇無添加或成分溫和的護膚產品
- 維持生活環境的乾淨與整潔,降低塵螨或細菌的孳生率,避免接觸過敏原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並搭配醫師指示正確用藥,都能夠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濕疹再度復發,治療期間也別忘了維持輕鬆愉快的心情,適度地排解壓力、舒緩疲勞,才能夠早日康復哦。
【濕疹可以運動嗎?】濕疹病患運動時的重點在「事前保養」與「事後清潔」!
前面有提過,流汗對濕疹不好,那難道罹患濕疹期間都不能運動嗎?
其實只要注意事前的保養以及事後的清潔,同樣可以進行各式運動,但是要適度地清潔汗水,或是於夜晚等較涼爽的時間運動,以減少汗液的分泌。同時,也建議選擇棉質的運動服,並注意領口是否有標籤,剪下以提升親膚性。
另外,運動時也要適度地補充水分,並搭配濕毛巾、風扇等降溫產品,運動後別忘了盡快清洗,減少汗水殘留的時間,清潔後則要加強患部的保濕,只要遵循上述方式,即便是濕疹患者也同樣能夠運動哦!而且運動對健康的好處多多,因此還是建議患者適度運動為佳。不過,若有開放性傷口的話,則建議避免從事游泳等水上運動,以免細菌感染。
總結
很多人每到季節變換之際,濕疹就不斷復發,甚至在身上留下疤痕。但其實只要接受正確的治療,並在日常生活以及飲食部分多加留意,就能夠有效改善體質,遠離濕疹。另外,這邊也要呼籲一點,濕疹並不是傳染性疾病,因此請友善對待濕疹患者,給予支持與鼓勵,幫助他們找回健康的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