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我的手腳怎麼會突然破皮破那麼嚴重,甚至還冒出許多小水泡,讓指縫間好癢?!」看到這個情形,有些人可能會有點緊張,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奇怪的皮膚病或香港腳,不知道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才好。或許,這只是剛好遇到春夏交替容易產生的「汗皰疹」所導致!

今天小編就要來詳細介紹汗皰疹的形成原因、治療方法、使用藥膏以及後續預防方式,究竟它到底對人體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傳染等疑問,讓你看這一篇就足夠!

汗皰疹的3大形成原因和症狀

  • 出汗
  • 接觸性過敏(金屬、化學藥劑刺激等等)
  • 免疫力、壓力或自律神經失調者

汗皰疹(英文:Dyshidrosis)雖然乍看之下有點可怕,不過它其實是與大量汗水堆積於排汗位置有關,主要好發於春夏或季節交替之際,屬於慢性濕疹的一種。一般來說,人體的汗水會經由手掌、手指、腳底板、腳指縫等部位自然排出,但倘若這些汗水阻塞於毛孔,就容易導致發炎,進而形成汗皰疹。這也是為什麼它經常出現於手腳指縫、手掌的主要原因。

另外,每個人的肌膚狀況不同,除了汗水之外,汗皰疹也與接觸性過敏、免疫力等方面有關。例如有些人肌膚較敏感,使他在觸碰到鎳、鈷等金屬,或者是服用藥物、直接接觸到洗碗精之後,出現汗皰疹的過敏反應;而長期免疫力、自律神經失調,同樣也有可能造成汗皰疹。因此在治療時,建議要先找出自己的形成原因,之後才有辦法對症下藥、加以預防!尤其是本身手腳容易出汗、多汗症或是活潑好動的小朋友,更需要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天氣變化大,讓你免疫力下降嗎?6個症狀檢測看看你有沒有免疫力失調

汗皰疹有哪些症狀?會不會傳染呢?


通常汗皰疹在初期時,手指兩側會開始出現小小、密集的水泡。接著便會慢慢感受到搔癢、紅腫等症狀出現,大約過了3周之後部分不適會逐漸緩解,但隨著水泡破裂引起發炎,又會再次受到外部刺激而產生疼痛、搔癢,讓該部位形成類似曬傷般的脫皮、皮膚變薄等狀況,並留下泛紅與結痂。

由於汗皰疹的外觀與香港腳相似,導致不少人會將兩者混為一談。但實際上兩者在形成原因上有很大的區別,後者主要是受到黴菌感染,因此只要透過檢查確認該部位沒有黴菌,基本上就會認定為汗皰疹喔!此外,它並不會傳染給他人,只要及早接受治療、細心照顧便能逐步改善,不需要太過擔心。

汗皰疹會自己好嗎?常見治療方法介紹


那麼,究竟該如何治療汗皰疹?又或者是放著也會自然痊癒呢?

原則上,目前對汗皰疹的治療多採支持性療法。通常遇到輕微的汗皰疹,大約2~3周就能自然痊癒。不過若是有搔癢或泛紅、腫脹等發炎症狀,亦或者是出現較大的水泡,則是建議盡快到皮膚科接受治療。

醫生會根據你的形成原因以及症狀來做調整。像是利用外用類固醇來抑制發炎;選用乳液或乳霜來調理角質,使肌膚維持滋潤,預防搔癢。如果有嚴重搔癢感者,則會多配合抗過敏藥物、止癢藥來輔助。

不論是哪一種都需要一點時間才能逐漸改善,因此也建議在治療期間,也要避免長時間處於容易流汗環境、直接接觸過敏原或刺激性的化學藥劑。特別是洗碗精這種,可考慮配戴手套或請家人協助。另外,在這段期間內也要避免過度清潔肌膚,並注重保濕,如果是因工作關係需要一直洗手者,可以帶條護手霜在身上,雙管齊下才能讓治療發揮最大效益。

汗皰疹的預防方法


好不容易解決的汗皰疹問題,相信任誰也不想讓它再次復發!所以後續做好預防,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以下4大重點,大家一定要好好做筆記:

  • 頻繁地擦是手腳汗水,保持清潔與乾燥
  • 選擇無矽靈或天然成分的洗髮精、沐浴乳、洗碗精等洗劑
  • 從事經常碰水的工作,務必戴手套來保護肌膚
  • 刺激性食物、油脂和糖份,都要控制攝取

其中與水相關的部分,是屬於較常見的汗皰疹原因,因此日常生活中要記得洗手、洗澡後要確實將手掌、腳掌、手腳指縫間的水份擦乾,若是覺得麻煩也可以用吹風機稍微乾燥後,再擦護手霜或乳液來保濕,確保肌膚能維持潔淨與保護力。特別是現在正處於防疫期間,大家洗手洗得很勤勞,更需要加強保濕工作喔!

另外,如果過去是因為免疫力低下所造成的汗皰疹,也推薦多補充維他命b、維他命c等營養,幫助你調理體質,降低復發機率。
更多關於維他命b、維他命c的好處,推薦你參考這兩篇:
👉B群是什麼?有什麼功效?什麼時候吃最有效?有副作用嗎?最詳細的維他命B群介紹看這裡
👉天然維他命C讓你美白無負擔!維他命C的迷人功效有哪些?

總結

看完以上的介紹後,你是否又多了解汗皰疹一點了呢?
其實汗皰疹本身並不可怕,比較需要擔心的其實是復發問題,畢竟它是屬於慢性濕疹的一種,期間如果沒有好好照顧,仍有很大的機率會再復發。所以及早接受皮膚科治療、找出原因,並且後續做好預防工作,相信你也能逐漸擺脫汗皰疹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