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了自己的飲食,偷懶不想動,就是在提升自己罹患中風的危險性。今天會針對中風的治療方法、如何復健、可以吃什麼、不該吃什麼等項目進行介紹。
好不容易脫離了中風的魔掌,當然要好好把握6個月內的復健黃金期,慢慢找回健康~
閱讀完本文,就能及早建立正確的觀念,讓復健之路能夠走得更穩固、更順利。那麼就趕快進入正題吧!
【中風治療方法】預防中風復發的5個要點
不管是腦梗塞、腦出血還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即使治療完畢、完成復健,症狀還是有可能再出現,換句話說,中風是個復發率很高的疾病。
由於遺傳的關係,容易有腦血管問題的患者,或是生活、飲食習慣不良的人,就算治療了中風的問題點,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其他的血管中,發生堵塞、破裂的情形。
特別是跟遺傳關係最密切的「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復發率最高,平均治療後1年內的復發率為30%,5年內居然有50%以上的機率復發。
復發率第2高的是腦出血,1年內的復發率為25%,5年內則是35%。
1.治療導致中風的原因
想要預防中風再次發生,就要先搞清楚可能導致中風的原因,導致中風的原因可能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等。
還不了解為什麼會導致中風嗎?可以參考這一篇:【中風原因】太過操勞會中風!中風會有後遺症嗎??
2.改善生活習慣
預防中風最重要的果然還是生活習慣的改變了。
已經有體驗過中風痛苦的患者,更應該要積極做好健康管理,才能防止中風再次找上你喔~
規律生活(不累積壓力、疲勞)
盡量避免自己過度疲勞,需要補充足夠的睡眠時間。
若隔天還得上班上課,就應該要讓自己睡好睡滿,才不會讓疲勞留到隔天,上班上課也變成壓力的累積。
而為了不累積過多的壓力,可以試著找出適合自己的發洩方式。
像是跑去看飛機起飛,趁著飛機發出轟隆巨響時,用力喊出內心的不滿。或是宅在家做做家事,把生活環境整理好也能讓心情變美麗!
適度運動
運動的好處很多,比如說:「增強體力與提高持久力」、「讓肺部、心臟變好」、「強健骨骼,使關節保持滑順」、「防止肥胖」、「消除壓力」等都是運動的正面影響。
而且,適度的運動還能改善失眠、肩膀痠痛、高血壓、便祕等症狀,並增加食慾。
舉例: 散步、快走。一個星期運動3~4次,每次超過20分鐘,就能降低中風機率哦。
因為中風後遺症而癱瘓的患者,也能視情況進行一些簡單的復健運動,像是:增強肌肉以及持久力的訓練,這一點後面會再次提到。
戒菸
保持血流通暢,就能讓氧氣可以抵達腦部。
可是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導致血液變得黏糊糊的,並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難以順暢地運送氧氣,血管就容易堵塞,最後引發中風。
就算是長年累月吸菸的老菸槍,只要戒菸2年也能降低中風的風險。
戒菸5年,更是可以達到跟完全沒吸菸習慣的人相同的中風機率。
所以若你有吸菸,就從今天開始戒菸吧!!
另外,關於飲食的方面,後面會提到哦~
3.藥物療法:靠吃藥來防止血栓
防止腦梗塞再次發作的「抗血栓療法」,又可以分成「抗血小板療法」、「抗凝血療法」。
抗血小板療法
由於動脈硬化而變得脆弱的血管壁,很容易因為血液的壓力而損壞,而血小板會在受傷的地方集合,但若是聚集了一定數量的血小板,就會形成血栓,引發腦血栓。
因此中風時也會透過抑制血小板作用的「抗血小板藥物」來治療。
抗凝血療法
存在於動脈中的血栓,主要是纖維蛋白(Fibrin)與血小板構成的。
心臟內部的血栓,跟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有很大的關係,抗凝血療法就是服用抗血栓藥來防止血栓的產生。
抗血栓藥是拿來預防血栓產生的藥物,不是用來對付中風,可能有人會覺得「怎麼沒什麼感覺?」或是擔心有副作用。
其實只要是醫生配給你的藥,如果不每天服用就會失去意義,因此千萬別擅自停藥,要變更藥品前也要先詢問醫生的意見。
※凝血因子:凝固血液的某種血漿成分。因為凝血因子的作用,會形成纖維蛋白。
4. 手術
頸動脈變狹窄(因動脈硬化而變窄)隱藏著再次爆發腦梗塞的高風險。
抗血栓療法的實行不順利或是沒成功控制危險因素,有的時候也需要手術的治療。
手術的內容
「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外科手術)是清除頸動脈的阻塞物;「頸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血管內治療)則是將金屬支架放在頸動脈,擴張血管,就好比在舊的水管中放入新的水管支撐。
5. 定期接受檢查
定期去醫院檢查,是防止腦中風復發最根本的方式,因為等到出事就已經太晚了。
平常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只可以預防腦中風的發生,還能防止罹患現代文明病,能夠度過健康的人生~
中風復健的3個階段
中風過後的恢復過程可以分為3個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各自不同的復健方式,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急性期(發病後~3個月左右)
這個時期要根據情況,將殘存的神經網路發揮到淋漓盡致,為了不要讓神經網路陷入沉睡,如何活化神經就變得很重要了。
在急性期讓多少神經恢復到哪個程度、是否排除掉妨礙活化神經的因素,就算說會大大地左右後來的復健程度,也不為過。
治療重點會放在幫忙病人翻身或是關節運動等,防止關節萎縮、感到疼痛等情況。
亞急性期(3~6個月左右)
亞急性期主要是利用當下還能使用的神經網路,再去拓展新神經組織的時期。
通常是以訓練癱瘓的手腳為重點,站起身、走路等動作。
大多需要依靠身體的治癒能力,來恢復四肢的活動力。若不積極活動四肢,恢復的速度就會比較慢。
完全不活動關節的話,會有變僵硬的危險。為了避免關節變硬帶來疼痛,不管是急性期還是亞急性期,都需要做關節復健運動。但是也別太勉強,過與不及都不好哦。
著重於手指、手肘、上肢能否舉起、旋轉等訓練,或是搭配輔具進行一些日常生活動作的訓練,穿衣、脫衣、洗澡等等。
慢性期(6個月以後)
這個時期期主要是將之前拓展的神經網路訓練地更堅固,並不斷反覆操練,透過重複的動作來活化神經網路,就能夠更順暢地行動。
病情進入慢性期後,患者通常都已出院,在家進行簡單的復健。
配合患者的身體情況,也有可能必須要改造家中環境,例如:在廁所裝設扶手。讓患者在家也能安全地生活。
不只是身體的動作訓練,飲食方面也要顧到哦~
中風的飲食復健
中風時吃東西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以下的8個要點:
1.適當地補充營養
2.三餐正常吃
3.吃八分飽
4.均衡飲食
5.不攝取過多的鹽分
6.控制酒精量
7.攝取蔬果
8.常常補充水分
1天3餐、八分飽,可以防止動脈硬化
肥胖會導致內臟累積脂肪。
*內臟脂肪會分泌脂肪細胞因子,容易形成血栓,引發動脈硬化,想要減少內臟脂肪就得注意飲食以及多運動。
※內臟脂肪:囤積在內臟周圍的脂肪
BMI在25以上就算是肥胖。為了降低BMI、減輕體重,需要控制熱量的攝取。從減少1成的食量開始,慢慢來,以八分飽為目標吧!
另外,如果太過在意熱量,一天只吃一餐或兩餐,可能會一次攝取太多。而且什麼都不吃會讓吃東西時,吸收過多的糖分、脂肪,容易變胖,所以一天三餐是很重要的哦。
均衡飲食
所謂的均衡飲食,即是攝取到每種必須營養素,並使熱量的攝取與消耗達到平衡。
一天的熱量之中,碳水化合物佔60%、脂質20~25%、蛋白質15~25%最好。
常常補充水分很重要
沒有攝取足夠的水分,一旦脫水,血液濃度會升高、也更容易凝固,這樣一來,也提高了腦梗塞的風險。
增加中風危險的食物
中風患者應該避免哪些食物呢?
酒精
適量的酒精20g可以增加「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降低導致動脈硬化的風險。但過量的飲酒會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也會提高發生腦出血、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機率,得嚴格控管哦。
動物性脂肪(飽和脂肪酸)
肉類的肥肉、豬油都含有動物性脂肪,會提高「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LDL)、三酸甘油酯。特別要注意的是人造奶油、起酥油等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油類。通常都用於麵包、點心、加工食品等。
加工食品、調味料
過量的鹽分會導致高血壓。
甜食、過量的糖分攝取
過量攝取碳水化合物不只會造成肥胖,還會讓血液中的糖分過多,傷害血管。持續維持高血糖狀態,便會導致動脈硬化、促進血栓的形成。
降低中風危險的食物
青背魚、白肉魚
青背魚: 秋刀魚、沙丁魚、鮭魚、鮪魚等
白肉魚: 鯛魚、比目魚、石斑魚等
多攝取富含DHA、EPA的魚類或魚油,會讓血栓不容易形成並降低LDL(壞膽固醇)。
想了解關於魚油、DHA等資訊,請參考這篇:你不知道魚油還有這些好處!六大魚油推薦讓你吃得安心又健康~
蔬菜
黃綠色蔬菜富含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作用是去除活性氧。造成動脈硬化的過程是這樣的:LDL(壞膽固醇)因為活性氧而氧化,堆積在血管壁,造成硬化。
因此補充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能幫我們防止LDL氧化。
海藻類
海藻類屬於水溶性纖維,會吸走腸內的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跟糞便一同排除體外。
而且水溶性食物纖維多含有鉀,鉀能夠將血液中多餘的鈉排除,是降低血壓的好幫手。海藻類低熱量,也是適合拿來減肥的好食物~
水果
藍莓、草莓中富含的多酚,也有抗氧化的作用。而且水果也含有豐富的鉀,只是糖分比較多,糖尿病的患者要小心別攝取太多,可能會讓血糖值往上衝。
橄欖油、菜籽油
含有油酸的油類可以幫助壞膽固醇下降,預防動脈硬化哦。
大豆
大豆富含鎂、鉀。鎂能夠預防肌肉與血管緊縮,避免血液太黏稠。
預防中風的食譜
小編接下來要跟你分享,推薦給中風患者吃的食譜。
「預防中風的食譜」
↑雖然聽起來好像不好吃,不過今天要介紹的料理都很美味又健康滿分哦~
【番茄咖哩飯】
取自於cookpad
材料(4人份)
- 豬肉、牛肉
- 300g
- 紅酒
- 2大匙
- 原味優格
- 1大匙
- 洋蔥
- 500g
- 番茄
- 300g
- 大蒜
- 1片
- 橄欖油
- 2大匙(一次用1大匙)
- 咖哩塊
- 5塊
- 鹽
- 少許
- 黑胡椒
- 少許
- 即溶咖啡
- 1大匙
- 番茄醬
- 2大匙
- 茄子
- 1條
- 南瓜
- 1/8個
步驟
- 將肉用水洗乾淨
- 把洋蔥切細、大蒜切成薄片,番茄去皮後切成大塊
- 將大蒜丟入鍋中,並倒入橄欖油,用小火爆香
- 加入洋蔥,在洋蔥變軟之前,用中火炒10~15分鐘
- 倒入肉、番茄,以及水400ml,等番茄煮軟
- 加入咖哩塊後攪拌均勻,以小火悶煮10分鐘。好了之後加入100ml的熱水、泡好的咖啡、番茄醬
- 蔬菜都切細後,塗上橄欖油並放在烤架上烤。完成後灑上鹽、胡椒粉
- 飯裝盤後淋上咖哩,再擺上蔬菜就完成了
【馬鈴薯沙拉】
取自於cookpad
材料(4人份)
- 馬鈴薯
- 400g
- 葡萄乾
- 70g
- 美乃滋
- 2大匙
- 原味優格
- 4大匙
- 砂糖
- 2大匙
步驟
- 將馬鈴薯切成能一口吃下去的大小,煮到馬鈴薯變軟後拿起。要記得瀝乾水分哦
- 加入葡萄乾與其他材料就完成了
【燻鮭魚沙拉】
取自於cookpad
材料(4人份)
- 蘋果
- 200g
- 燻鮭魚
- 100g
- 白蘿蔔
- 100g
- 綠花椰菜芽
- 1包
- 鹽
- 少許
- 檸檬汁
- 1小匙
- 蘋果醋
- 2大匙
- 芥末籽
- 1小匙
- 橄欖油
- 適量
步驟
- 蘋果(不去皮)切成大約像火柴棒那麼粗,泡鹽水靜置
- 把白蘿蔔切成細絲,抹上少許的鹽
- 將燻鮭魚切1cm寬,塗上檸檬汁去除魚腥味
- 將蘋果、白蘿蔔的水分瀝乾,與燻鮭魚一起用蘋果醋、芥末籽拌勻
- 撒上綠花椰菜芽,以及適量的橄欖油即完成料理~
你可以在家裡做的事
測量血壓
改善高血壓能降低腦梗塞發生的風險,而且也能檢測自己的生活習慣有無成功改善,因此可以養成在家裡測量血壓的習慣。
正常血壓值應該落在收縮壓小於125mmHg、舒張壓小於80 mmHg的範圍。
如果連續好幾天收縮壓超過140 mmHg、舒張壓大於90mmHg,就有可能是高血壓。
簡單的伸展運動
相信你應該已經累積了不少關於中風的知識了。
來回顧一下預防中風復發的5個要點吧~
1.治療導致中風的原因
2.改善生活習慣
3.藥物療法
4.手術
5.定期接受檢查
中風發病的當下雖然很痛苦,不過之後的復健也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中風患者應該要保持輕鬆的心情來調整生活型態,周圍的鼓勵當然也不可少!!
謝謝你看到這邊,那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