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體育課時,大家會不會覺得暖身操、跑操場很麻煩呢?其實運動前進行10分鐘左右的熱身,已經被證明可以有效降低抽筋的風險。隨著年紀增長,抽筋的次數增加,才越來越意識到預防的必要性。究竟抽筋的原因是什麼,又該怎麼舒緩、怎樣未雨綢繆?今天的文章就為大家解答。

抽筋的原因與種類

抽筋的正式名字叫做肌肉痙攣,英文則稱為「cramp」。依據發生情況的不同,可以分為「靜態」與「動態」兩種類型。靜態抽筋又稱為夜間抽筋,最典型的就是孕婦晚上睡覺會有的小腿抽筋現象;動態抽筋指的則是中暑性抽筋,在炎熱的天氣運動時最常發生。

至於發生抽筋的原因,則有以下幾種:

運動出汗導致電解質失衡


正常的情形下,肌肉在接收到神經的命令後才會收縮、舒張。一旦肌肉處於疲勞狀態,或因外界溫度變化過度出汗導致鉀、鈣、鎂等等電解質的平衡失調,使神經的命令系統無法照常運行,就會引起肌肉不自主的收縮。

我們可以把鉀、鈣、鎂這些電解質想像成十字路口的紅綠燈,肌肉則是一台一台的汽車,依照指揮時而起動,時而停止。這時如果某台車疲勞駕駛,可能就沒有注意到燈號由紅變綠,因而造成塞車。等到駕駛察覺後踩油門,後面的車子也跟著一舉前進,大範圍的肌肉同時動作,就會造成抽筋了。

雖然會感到疲勞的大多是四肢或頸部的肌肉,但在紅綠燈的指揮失效,肌肉塞車的連鎖效應下,手指、手腕、背部、腹部的肌肉常常也會伴隨抽筋的情況。

睡眠不足與用眼過度


睡眠不足還可以想像,但是用眼過度也會造成抽筋嗎?大家可能都有晚上沒睡好,隔天上班盯著電腦,到了下午眼皮一直跳不停的經驗吧?其實眼皮跳也算是抽筋的一種,雖然不至於牽連到身體的肌肉,但也可以視為長期疲勞累積與電解質失衡的指標。簡單來說,眼皮越常跳的人,可能也代表四肢越容易抽筋

順帶一提,眼皮跳不只是疲勞造成,比較嚴重的還有眼瞼痙攣半邊顏面神經痙攣,都是發生在臉部的類似抽筋現象。如果發現自己眼皮跳不停的話,建議到眼科或神經內、外科診查看看。

發燒


又叫做熱性痙攣,以3個月到4歲左右的小朋友身上最常見,由於感冒、皰疹會引起高燒,燒到38℃以上時伴隨的抽筋狀況,發生率大約是3%到8%。熱性痙攣發作時,兩邊手腳會出現對稱的激烈抽動,但大多在1分鐘內就會自然痊癒。

吃什麼可以預防抽筋?

發燒、疲勞累積、溫度變化、激烈運動、大量流汗……引發抽筋的原因有很多,但它們最後都導向「體內電解質沒有正常作用」這個最直接的因素。所以要用吃的方式預防抽筋,就應該多多補充鈣、鎂、鉀這些電解質。

香蕉:鉀含量較高


說到預防抽筋的食物,很多人可能就會先想到香蕉。香蕉有很豐富的鉀含量,但根據相關研究,台灣人平常飲食中最缺乏的其實是鈣而不是鉀,而且鉀對腎臟不好的人可能有攝取過剩的問題。一根150公克的香蕉所含的鉀大約占每日攝取量的25%,鎂占10%,鈣則不到1%。

即便如此,香蕉仍然是對健康最有益的水果之一。不但可以防止抽筋,讓身體快速獲得能量,還有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排便,對健康的益處多多,吃起來也很美味。建議在運動後吃一根,能夠避免抽筋,也可以幫助肌肉生長,讓運動效果事半功倍!

鈣片:有效率的同時補充鈣、鎂


鈣、鎂除了調節肌肉運動之外,還有穩定情緒、幫助入睡的功效。小魚乾、牛奶、堅果都是不錯的食物來源。但如果到了半夜不想再吃東西,就很適合在睡前補充鈣片。

根據國人平均每日「建議」與「實際」攝取量之間的差計算出來的數值,鈣與鎂的最佳比例是2:1,大部分的產品也都照這個比例下去調配。不但可以同時補充鈣與鎂,還可以額外吃到幫助鈣吸收利用的維生素D。方便、快速,又可以精確補充不足的營養,是鈣片最大的優點。

關於鈣片的選擇,下面的文章有更詳盡的知識:
碳酸鈣?檸檬酸鈣?鈣片的種類繁多,究竟什麼時候吃最有效?有副作用嗎?正確的鈣片吃法詳解
【補鈣保健食品大評比】最好吸收的鈣片原來就在這!

小腿伸展的體操

由於抽筋是肌肉疲勞所引起,所以預防抽筋最重要的就是放鬆肌肉(即使沒有覺得腳痠)並促進血液循環,讓肌肉的指揮系統可以順暢運行。以孕婦們最常發生的小腿抽筋來說,有效的預防方法除了泡腳睡前按摩小腿肚之外,做一些拉筋放鬆的體操

弓箭步


放鬆小腿最簡單的體操就是我們都做過的弓箭步:雙手插腰,兩隻腳輪流往前大步踏出,默數10下再交換,總共重複4次。關鍵在於後腿打直,另一隻腳往前踏的時候小腿後方才有辦法伸展到。

坐姿體前彎


這個動作可以在床上進行,先採坐姿雙腳伸直,上半身前傾,用手把腳尖往後扳。如果柔軟度不夠,也可以用一條毛巾套住雙腳腳掌,輕輕往自己拉。記得腿要盡量打直,腳尖朝上,才能讓小腿有伸展的感覺。

滾筒按摩


使用瑜珈滾筒按摩,或是乾毛巾裹住保溫瓶也可以代替。滾筒按摩的重點在於發現「激痛點,也就是肌肉結節,讓我們特別痠痛的地方。專門針對該處放鬆,不需要一直滾整隻小腿。

首先把滾筒放在小腿中段,手撐起上半身,重心盡量擺在小腿,感覺身體的重量集中在小腿上。緩慢的前後滾動,如果發現激痛點就調整一下滾筒的位置,停留在該處30到60秒,也可以旋轉腳踝放鬆附近的肌肉,感覺痠痛感消失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家裡小朋友抽筋,該如何舒緩?


上面所提到半夜小腿抽筋的情況容易發生在媽媽身上,那遇到家裡小朋友抽筋發作時,又該怎麼辦呢?首先務必保持鎮定,讓孩子側躺在柔軟的墊子上,以免被口水嗆到。其次稍微將頸部後仰,使呼吸道暢通,並讓外側的手腳輕輕彎曲向前

我們可能在連續劇裡看過有人癲癇發作,周遭的人為了「防止咬到舌頭」而拿出手帕來讓患者咬住。但即使抽筋看起來很劇烈,也千萬不要塞東西到患者嘴巴裡。其實醫學文獻並沒有因癲癇發作咬斷舌頭的記載,這樣做反而可能讓下顎受傷或是引發嘔吐,嘔吐物如果一不小心進到氣管,情況就很嚴重了。

在病患發作的期間,爸媽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等待」,如果抽筋持續超過5分鐘以上,就要做好準備隨時送醫。第二件事是「觀察」,包括抽筋的情況(全身?單側?或是只有臉部?)、意識與呼吸狀況有無發燒四肢動作是否正常等等。也可以把當下的狀況錄影起來,會成為醫師重要的診斷依據。

最後

今天簡單介紹了一些關於抽筋的小知識,希望可以幫上各位的忙。雖然抽筋往往來得突然,小朋友的反應又很嚇人,但爸媽也不需要因此慌張。當下只要保持冷靜,做好上述步驟,抽筋是不會危害到生命的,各位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