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便祕其實也算是一種病徵哦!常常一上廁所就是10分鐘起跳,但是卻毫無收穫……如果可以的話,誰不想要每天排便順暢,不用大腹便便,早上出門也能省下不少時間。
是吃太少蔬菜水果了嗎?
還是纖維質攝取量不足?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便秘呢?
你也受到便祕的折磨嗎?
那麼千萬不要錯過這篇文章!讓小編來告訴你,為什麼會便秘,讓你對症下藥,無「便」一身輕~
便祕的定義是……?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16%的成年人有便秘的困擾,尤其是女性,出現便秘的機率又高於男性。而且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調查顯示,在台灣甚至有48%的上班族都因便秘感到不堪其擾。
便祕讓人苦不堪言,但是又難以啟齒,有便難排的情況如果一直沒有得到改善,也會對身體及心靈產生其他影響。不過具體而言,怎麼樣算是便秘呢?
不一定是大不出來,只要你符合下列症狀,都是屬於便秘的一種哦!
- 每週的排便頻率低於3次
- 排便量太少、太硬、或排不出來
- 排不乾淨或需靠其他器具或藥物輔助排便
上述症狀都是屬於便秘的一種,關於便祕其他相關症狀以及併發症,可以參考連結文章:便祕除了便便出不來之外,還會有什麼症狀嗎?
文中有詳細介紹便祕可能導致的各種症狀以及併發症,搭配本文一同閱讀讓你對便秘不再有誤解!
為什麼會便祕?
那麼,為什麼會便祕呢?
是蔬菜水果吃的不夠多嗎?
還是喝太少水呢?
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種,根據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六種種類:
遲緩型便秘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便秘。通常是因為水分或是纖維質的攝取不足,或是因為時差、飲食習慣的改變等,打亂你的排便週期,進而影響腸胃蠕動,拉長糞便留在體內的時間,導致糞便變乾、變硬,也因此提升排便的困難度。除此之外,久坐、年齡增長、長期臥床、運動量不足等因素也會影響腸胃蠕動,進而導致遲緩型便祕。
壓力型便祕
顧名思義,由於壓力過大、或是情緒不穩,導致腦部自律神經失調,刺激腸道躁動、引起腸躁症,就有可能會造成壓力型便祕。患者也許會出現腹脹、腹痛、時而腹瀉時而便祕的症狀。
延伸閱讀:現代文明病腸躁症,到底是因為那些原因造成長期腹部不適!?
直腸型便祕
如直腸變形、肛門肌肉組織產生問題、腫瘤影響排便等直腸機能異變導致的便祕,都屬於直腸型便祕。
習慣性便祕
由於生活習慣或是個人行為所導致的便祕,例如纖維食物攝取量不足、水分攝取不足、脂肪攝取量不足、腹肌衰弱(年長者或孕婦)、情緒影響腸胃功能、過度疲勞、藥物作用、不良排便習慣等,都是造成習慣性便祕的原因。
器質性便祕
器質性便祕主要是由於下列幾種疾病導致:
- 腸道相關疾病:如直腸癌、大腸腫瘤、腸結核、巨結腸症、腸躁症等。
- 神經性疾病:下半身癱瘓、脊隨病變、大腦病變、腰椎或尾椎受傷等。
- 肛門相關疾病:如肛裂、先天性肛門閉鎖、脫肛、痔瘡、肛門括約肌收縮失調等。
- 其他疾病:子宮肌瘤、卵巢肌瘤、腹腔內腫瘤、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上述疾病都有可能會導致便祕的情況,因此千萬不要輕忽任何身體不適,如有任何異狀請盡速諮詢專業醫生,才能夠對症下藥,及早治療也能盡快康復。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5大種類之外,還有其他因素也會導致便祕,例如:
憂鬱症
憂鬱症會降低身體運作,或是改變飲食習慣,不健康的飲食及作息就有可能會導致便祕。
懷孕
懷孕會促使女性體內的荷爾蒙大亂,同時懷孕期間分泌的黃體素也會放鬆大腸肌肉,使腸胃蠕動變慢,進而導致便秘。
過度服用瀉藥
經常吃瀉藥會影響大腸肌肉的正常運作,導致得依賴外力才能使腸道正常運作。
止痛藥
如麻醉藥、阿斯匹靈、布洛芬等止痛藥都有可能會導致便祕的副作用。
巧克力
研究顯示巧克力可能會導致便祕,尤其是牛奶巧克力特別容易使腹部不舒服。
維他命
維他命中含有的鈣和鐵,會影響大腸的運作,提高便祕的發生機率。
高蛋白飲食
如蛋、肉、乳製品等低纖維的高蛋白飲食,都會降低消化速度,進而導致便祕。
總結
導致便祕的原因有很多,最好的方法還是諮詢專業醫師,交由醫師來做治療及診斷,才能夠真正的對症下藥。如果有任何身體不適,也請盡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哦!
下一篇文章要跟各位介紹的是關於便祕的改善方法,究竟吃什麼東西能夠有效改善便祕呢?想要和腫脹的小腹說掰掰?點選連結:便秘的時候該怎麼辦?多吃這些準沒錯!!
教你如何有效地擺脫便祕,消除小腹還能保持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