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不自覺就患有一堆病。」
「起床也是一種痛苦,就連走路也是種折磨。」

身邊有些長輩會時不時的喊,這邊痛,那邊也痛,藥吃了幾年也絲毫不見好轉,看到這幕,感覺好像老了就容易讓一堆慢性病纏身。而且不只想吃的東西不能吃,就連跌倒、受傷的癒合速度也是非常慢,想到老了以後可能也會患有慢性病,就覺得不舒服。

那麼,常見的慢性病有幾種?
答案:非 常 多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慢性病!

說到底,慢性病是什麼?

慢性病是因為科技進步,才容易患有的疾病,因此又被稱作是「文明病」。
所謂的慢性病指的是,超過3個月以上的疾病,或是永久性的疾病,就會被稱作是慢性病。

以前是大人罹患慢性病的機率較高,會因為長期喝酒、抽菸、飲食不正常、壓力過大等因素引起,但到了現代,國小生患有二型糖尿病的案例卻逐年增加。

慢性病是因為科技進步,才容易患有的疾病,因此又被稱作是「文明病」

慢性病與急性病的不同

慢性病與一般疾病不同,慢性病多為使用藥物「控制」,而非治療,且慢性病與急性最大的不同是,慢性病容易每隔一段時間復發,而急性病可以透過藥物治療。

慢性病的種類

慢性病大致上分成三種: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
這三種都是我們常見的慢性病種類,而其中憂鬱症的性質最為不同,並不像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清楚知道是哪些部位受損。如果應對憂鬱症患者的方式不對,容易傷害到患者,造成比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更嚴重的後果。

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特別是現代人喜歡喝飲料,吃重鹹的食物,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糖尿病也是。我們常見的糖尿病分成兩種: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

我為什會得糖尿病?糖尿病原因大解析!!

第一型糖尿病

第一型糖尿病也就是「小兒糖尿病」,跟生活習慣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是因為先天性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的。這類患者需要自行注射胰島素,才能解決身體胰島素不足的問題。

第二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才是我們口中常說的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的人,血液中的血糖比正常人還要多,如果一直放任不管,或是不按時吃藥控制,隨著時間經過,血液循環會變差、堵塞,神經系統也會受損,並引起諸多的併發症,這也正是糖尿病的可怕之處。

第二型糖尿病是因為,高鹽、高糖、運動不足等因素影響,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效果變差導致患有。因此要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血糖,才能預防併發症發生。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心臟病、血管疾病。慢性病會因為飲食影響到人體各個器官,對於血液循環的影響最深,就像暴飲暴食會引發糖尿病一樣,同樣也有可能會害心臟不堪負荷受傷,並且讓血管充滿脂肪,無法順利運輸養分至各個部位。

當血壓升高,也就形成我們常說的「高血壓」,而心臟不適就成了心臟病。
心臟病只是一個統稱,其實心臟病底下還有分很多種:狹心症、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臟無力)等等,種類非常多。

多吃亞麻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亞麻籽含有多種營養及功效,幫你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就連減肥也不能少了它!

憂鬱症

憂鬱症比起其他兩者最大的差異性就是,藥物的控制效果有限,無法控制人的情緒起伏變化。憂鬱症會讓患者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像是明明臉上笑者,暗地裡卻時常做出傷害自身的行為等等。藥物是輔助,要治療憂鬱症,最好的方法還是陪伴在患者身邊。

【認識憂鬱症】別讓憂鬱症帶走你重要的人!

其他慢性病

慢性病的種類多得數不完,包括腫瘤、關節炎、腎臟病等等都是。
不論是哪種慢性病,千萬不要放著,想著它哪天就會自己不見,勇於面對慢性病,才能有效控制、治療慢性病。

想知道關節炎該如何預防嗎?

吃什麼可以預防關節炎?關節炎的預防與禁忌

預防慢性病檢查

慢性病不像一般感冒一樣,咳嗽吃止咳,胃痛吃胃藥,慢性病比起「治療」,更注重「預防」,以往大部分都是年邁的人才會患有,現在就連年輕人都得小心。要找出慢性病最好的方法是,每年全身健康檢查。

全身檢查能讓你早日發現身體異狀,如果不幸患有慢性病,也能早日服用藥物抑制病情。慢性病容易併發其他病,早日接受治療,也就代表減少互有其他病發症的可能性。

慢性病反映的是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長期處於不健康的身體,本身就容易患有病痛。因此全身檢查就成了最有效的治療方式!

容易患有慢性病的四大原因

飲食問題、壓力問題、運動不足、血液循環。

飲食問題

飲食是攝取營養的主要來源,但如果吃進肚裡的東西不含營養,只含一堆澱粉、熱量、糖分,卻會傷害身體。

科技進步,食物也當然變得更進步,常見的炸雞排、披薩、飲料,多汁的肉汁,加上滿滿的起司,最後是酥脆的餅皮,光是想像就讓人受不了誘惑,這類速食偶爾放縱自己吃沒問題,但是長期吃這些食物取代正餐,不僅會造成血管堵塞,更容易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多喝水

因此,如果不改善飲食問題,就容易讓自己患有慢性病。

壓力問題

上班、同儕競爭、新環境,種種的因素都會形成壓力,好的壓力能讓我們做出比平常更完美的行為,但壞的壓力,雖然不同慢性病,卻如同慢性病般折磨人,久了會讓心理方面受損,也會因此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最後真的形成慢性病。

運動不足

  • 紓解壓力
  • 促進血液循環
  • 紓解筋骨
  • 排出體內毒素

運動能帶來以上這些好處,反之運動不足就會將這些東西,囤積在體內無處發洩,這些有害物質在身體停留過久,就容易產生問題。

血液循環

血液負責運輸養分,當血管因為諸多問題形成堵塞、硬化。當血液循環無法正常運作時,那麼疾病就會跟著找上門,像是中風、動脈硬化等等。

記得多喝水多吃健康食物,少吃油膩、不健康的食物,保護好血管、血液,自然而然地身體就會開始變好!

總結

我們都知道,機器每隔幾個禮拜、幾個月就要進廠維護保養,當然人也需要。機器會因為過勞,造成零件損毀,但是只要換個零件就能修復,但是人不一樣,如果器官因為缺乏保養、休息造成損毀,並不會有零件可以做更換。
每年做全身健康檢查,並充分休息,才不會讓慢性病有機可乘。

那麼我們下篇見囉~ 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