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但是每天醒來起身的那一刻,乃至稍微轉個頭俯身撿個東西,就突然覺得超暈站不穩、還伴隨著噁心想吐的感覺,一整天的思緒與好心情都被毀了,甚至擔心是不是中風或其它疾病的前兆……。

如果你最近也有這些煩惱,先不用緊張,可能是罹患了「耳石脫落症」,本篇將介紹耳石的構造脫落成因與症狀,還會分享耳石的治療原理與預防方法,說不定能夠幫你解決日常暈眩的困擾哦!

耳石是什麼?為什麼會脫落?


人類的頭部裡有個被稱作「前庭系統」的器官,負責維持人體的平衡感與空間感。前庭系統可再分為耳石器官半規管兩個部分。人體的左右耳中各有兩個耳石器官,分別為橢圓囊與球狀囊,上面附著一層蛋白樣膠質膜,膜上則有由碳酸鈣組成的結晶體,也就是俗稱的耳石

那麼耳石脫落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正式醫學名稱為「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指的是耳石掉進負責掌管平衡的半規管中,且在半規管的內淋巴液中漂浮,不僅會使兩耳失去原有的協調性,還會導致暈眩噁心等不適感。

引發耳石脫落的可能原因

  • 耳部曾有外傷,如遭受外力衝撞、接受手術等
  • 耳部遭受感染,比方說中耳炎、藥物中毒、前庭神經炎等
  • 糖尿病容易導致内耳供血不足,橢圓囊上的膠質膜也會隨著營養缺乏而變薄,使耳石更加容易脱落。
  • 前庭神經炎、前庭動脈阻塞等內耳病同樣會影響血液循環、造成供血不足,引發耳石脫落。
  • 骨質疏鬆等老化現象也會引發耳石脫落,尤其好發在50~70歲年齡層。

耳石脫落有哪些症狀?與梅尼爾氏症有何不同?


想像一邊耳朵器官完好、另一邊卻有所缺失的情況,就算不是強迫症患者,也會覺得怪怪的吧?這並不是你的錯覺,當耳石突然錯位到負責人體平衡的半規管中,平衡感是真的會跟著出狀況。

另外,在淋巴液中四處滾動的耳石就像在鞋子中的小石頭一樣,也會刺激頭部的交感神經。平時不動時沒事,不過只要抬頭低頭或轉到某一角度,就容易引發下列不適感:

  • 突然感到天旋地轉、頭重腳輕
  • 單發且短暫性暈眩,每次不超過1分鐘
  • 通常只有單側的暈眩感比較明顯
  • 噁心嘔吐感、會冒冷汗
  • 眼睛產生振顫


其實除了耳石脫落症之外,梅尼爾氏症也可能導致暈眩噁心失衡感,因此也有不少人會將耳石脫落與其搞混,不過兩者的成因與症狀不盡相同,以下將以表格簡單說明一下:

耳石脫落 梅尼爾氏症
成因 耳石移位、特定頭部動作引發 目前主要原因不明,一般認為是內淋巴異常引起
症狀 頭轉向特定側時暈眩感較明顯,單次發作且時間短、會有噁心不適感 暈眩現象可能長達10分鐘以上~數小時,可能伴隨噁心感、耳鳴等

🌟想認識更多關於梅尼爾氏症的成因與改善方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哦🌟
過勞引發耳朵積水!梅尼爾氏症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耳石脫落會自己好嗎?要花多久時間?


基本上,耳石脫落症可以自行復原在完全不接受治療的情況下,可以等它自己被淋巴液溶解,或是在仰躺的狀態下左右擺動頭部促使耳石歸位,不過可能需要耗費約半~1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痊癒。

不過其實專家並不建議這樣做,因為等待痊癒的過程太耗時隨便搖晃頭部還可能併發其它問題,為避免暈眩加重或對生活造成不便,還是儘早就醫檢查接受專業治療較妥當。

耳石脫落該看哪科治療?有無後遺症?

若發現轉動頭部到某一定點時會出現暈眩、噁心的現象,可以到耳鼻喉科接受Dix-Hallpike檢查,經診斷為耳石脫落症之後,醫師會再針對需求安排頭部復健或藥物治療。

Dix-Hallpike檢查是什麼?


醫師會讓患者坐在床上,讓患者頭部轉向某一側並迅速躺下,使頭部低於床的一端,幾秒後會出現嚴重的眩暈,持續15秒後再產生旋轉性眼球震顫。接著使患者坐起、往另一側重複相同動作,若眼球震顫方向與前述臥位時相反,則代表罹患耳石脫落症。

耳石的治療方法

✅ 頭部復健


又稱「耳石復位術」或「Epley復位手法」,它是一種物理性的治療方法,復原成功率高達9成,僅有少數人須再接受第二次復健治療。其治療過程如下:

  1. 使患者仰臥。
  2. 醫師會將患者頭部向側面轉45度角,此過程可能會引起暈眩症狀,等到暈眩消失後,醫師會再將患者的頭部以45度角轉向另一側,最後再轉向另一側一次,等患者適應後,醫師會將旋轉範圍增加至90度,加強復健效果。
  3. 使患者側臥,面部朝下。
  4. 等到暈眩及眼振現象消失後,患者可起身坐直,並休息2~3分鐘。
  5. 最後再次躺下確認是否有暈眩或眼振等不適,若症狀解除即完成治療,可安排2~4週後再次回診複檢。

✅ 藥物治療


基本上,耳石脫落無須經過侵入性手術或服用藥物就能復原,除非暈眩及嘔吐症狀非常嚴重,醫生可開立止吐劑或止暈藥幫患者緩解噁心感。

✅ 中醫療法


根據中醫的說法,暈眩與耳水不平衡氣血虛弱肝腎不足代謝循環問題有關,因此建議患者透過中藥材多吃祛濕補血的食物來調理身體,另外也能借助針灸穴位療法祛除濕邪。

耳石會復發或後遺症嗎?

耳石雖好醫治,不過復發率也相對地高,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治療後1個月~一年內的復發率約為15%,不過只要掌握耳石的治療原理,並留意平時的飲食與動作,其實每次症狀是會漸漸減輕的,也不會留下後遺症,因此不用太害怕唷。

預防耳石脫落復發的4大方針


除了掌握治療原理,接著還要分享幾個幫大家預防耳石復發、跟暈眩說掰掰的小撇步,只要搭配日常習慣就可以實施,一起看看有哪些吧~

① 接受治療後應注意頭部動作

治療後1~2週內須留意頭部動作,應避免突然抬頭或低頭,以免症狀再度復發。另外睡覺姿勢應為正躺,並以枕頭墊高頭部讓頸與床面呈45度角,而且不可側睡

② 良好生活習慣&搭配復健

有眩暈病史的人平時應維持良好的飲食與生活作息,避免高糖高鹽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另外,建議平時可以做一些訓練平衡感的復健操,不僅可以降低耳石脫落復發時再次因暈眩出現不適感,也能及早預防退化現象唷。

③ 留意頭部動作

平時避免激烈頭部運動,比方說大幅度、快速地轉頭或低頭等,否則症狀容易反覆發作。如果要起身,也建議先攙扶身旁的支撐物(如牆壁、椅子手把等)再站起來,應避免突然起立或坐下等劇烈垂直動作

④ 補充保健食品

根據歐美專家的研究顯示:體內維生素D含量充足或較多的患者,其耳石復發率相對較低。因此建議患有耳石的患者可以多多攝取維生素D保健食品與鈣片,可降低骨質疏鬆與耳石脫落的機率,進而預防暈眩現象。

🔎維生素D與鈣質有哪些好處?可以如何攝取?🔎
缺乏維生素D容易會骨質疏鬆?!那攝取過量又會有什麼影響呢?
10大人氣維他命D推薦!預防骨質疏鬆、維護心血管、調節免疫力的黃金成分
【2023年度人氣鈣片推薦】補鈣保健食品推薦TOP15,你不能不知道的骨骼增強秘方!

總結

本次介紹就到這邊告一段落囉!突然感到天旋地轉不用慌,不妨看看這篇文章描述的內容是否與你的症狀相符,如果有罹患耳石的疑慮,應諮詢專業醫師並接受診斷與治療,也要留意是否潛藏其它與暈眩相關的疾病因子,及早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後患發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