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共同的心情,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可以永遠維持漂漂亮亮。胎記雖然會對外觀造成影響,可是因為大部分的胎記嚴格來說都不算疾病,所以醫生通常也只能指示「先觀察一陣子」,爸媽也別為此太心急了喔。這篇文章會告訴你如何判斷胎記的好壞,並且介紹常見的胎記原因與種類

胎記需要治療嗎?這3點判斷良性惡性

寶寶身上的胎記往往特別顯眼,但爸媽要怎麼知道該不該帶去看醫生呢?除了擔心病變影響健康以外,胎記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美觀了。大家不妨根據以下3點,來判斷胎記有沒有就醫治療的必要:

胎記外觀急遽改變

我們可以把胎記想像成火山一樣,不管死火山還是活火山,都表示那個位置的皮膚或血管細胞曾經處於很活躍的狀態。至於異常的細胞會不會再次開始活動,或者有沒有危險性,其實只能透過長期觀察,誰都沒辦法保證

只要發現胎記外觀急遽改變,包括「面積增大」、「顏色加深」或者「形狀變得不規則」這三種情形,就表示細胞可能還在暗地裡活躍當中,需要盡快接受診斷治療喔。

位於臉上的胎記

還有一種情況:假設胎記位於臉上,並且蓋過眼睛或鼻口的話,也需要特別注意。因為人的臉上有很複雜的神經分布,所以胎記也可能導致某些神經性疾病。還有某些胎記形狀是立體的(例如:血管瘤),要是蓋過鼻口的話,有造成視覺與呼吸阻礙的風險。

為了美觀與自信

就算胎記對健康不會造成影響,但還是可能帶來美觀跟自信的問題,因此爸媽當然也會希望積極處理。只是我們要了解,這個時候的概念就不是醫療而是「醫美」了。

醫美領域的胎記治療,其實健保給付與否都還只是小問題而已。最該審慎考量的地方在於雷射或手術對身體造成的負擔,以及成效是否可能不如預期。建議各位爸媽,如果考慮治療寶寶身上的胎記,務必事先經過小兒科醫師評估同意後,再前往皮膚科詳細諮詢!

常見7種胎記類型

雖然都叫做胎記,不過根據胎記的特徵和外觀不同,其實還分為好多種類。常見的胎記有「色素型」和「血管型」兩種類型,讓我們先從最常聽到的「蒙古斑」開始介紹吧:

蒙古斑

特徵:色素型胎記、長在屁股附近、會慢慢變淡

之所以叫做「胎記」意思是「從出生的時候就有的印記」。而在新生兒身上最常見的胎記,莫過於「蒙古斑」了。蒙古斑並不會影響健康,所以爸爸媽媽們不必為此擔心!

蒙古斑的外表就像瘀青一樣,原因是「黑色素細胞增生」屬於比較深層的平面胎記。有的蒙古斑會自己消失,有的蒙古斑不會;而隨著年齡增長,顏色都會慢慢變淡。值得慶幸的是,蒙古斑大多都長在屁股、腰間、背部等等沒那麼顯眼的地方,所以還不至於嚴重影響美觀。

順帶一提,蒙古斑的名字由來,是19世紀一位德國醫師在日本看診,誤以為好發的都是蒙古寶寶才如此命名。事實上不只台灣,根據統計超過8成的亞洲寶寶,出生的時候都有蒙古斑。

鮭魚斑

特徵:血管型胎記、鮭魚色的小紅斑、通常不需治療

前面提到了「黑色素造成的胎記」,還有另一種類型是「血管增生造成的胎記」。什麼是血管型胎記呢?我們可以想像:新生寶寶的身體處於極速成長期,血管也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增生。其中有些微血管不小心「長歪了」跑到接近皮膚表面,外觀看上去就會呈現泛紅的樣子。

血管型的胎記以「鮭魚斑」為代表,有1/3到1/2的機率出現在寶寶身上。顧名思義,鮭魚斑最大的外觀特徵是淡紅色的平面斑點,容易出現在額頭和後頸,呈現不規則的形狀。鮭魚斑大部分在2歲以前就會自動消失,屬於暫時性的胎記,因此通常不需要治療。

血管瘤(嬰兒血管瘤、草莓血管瘤)

特徵:血管型胎記、長得像小血泡、上小學前自然消失

我們常常將「胎記」和「血管瘤」兩個東西混淆,其實像鮭魚斑這樣的紅色胎記,是「血管長歪了(血管畸形)」所造成的平面痕跡。而血管瘤的意思是「血管細胞異常增殖(長腫瘤)」,外觀一開始是小塊紅斑,然後逐漸出現血泡般的突起,看起來就像一顆草莓或鑲在皮膚上的寶石那樣。

雖然「腫瘤」兩個字聽起來有點可怕,但其實嬰兒血管瘤是屬於良性腫瘤,不會對寶寶健康造成影響。血管瘤在嬰兒期會慢慢變大,不過在5歲以前就會自然萎縮消失,一般來說不需要特別治療。只是如果血管瘤破掉流血,或者長在眼睛等重要器官附近時,就需要請醫生看一看了。

先天性黑色素痣

特徵:色素型胎記、大面積的痣、注意紫外線防曬

每個人身上都有黑色素分布,小面積的黑色素叫做「痣」,大面積的黑色素就成為「胎記」。先天性黑色素痣一般呈現黑色不規則形狀,有點厚度,看起來好像貼在皮膚上一樣,有些表面還會長毛髮。這樣的胎記不會自行消失,而且隨著身體發育,面積也會跟等比例變大。

長痣的皮膚部位是很敏感的,平常要特別注意防曬,避免紫外線造成刺激。如果發現身上的痣突然面積增大,甚至加厚突起的話,就應該視為病變的徵兆,盡早接受檢查和治療喔。

咖啡牛奶斑

特徵:色素型胎記、咖啡色淺層斑點、與罕見疾病有關

咖啡牛奶斑也是色素造成的小塊胎記,但外觀不是黑色,而是接近雀斑那樣的淺咖啡色。咖啡牛奶斑在身體各個部位都可能出現,除了影響外觀,對健康並沒有危害。

需要特別一提的是,咖啡牛奶斑和罕見基因疾病「神經纖維瘤」之間的關聯。小朋友身上如果同時長出「6顆以上,直徑超過0.5公分」的咖啡牛奶斑,就有就醫檢查並持續追蹤的必要。不過這樣的情形發生機率小之又小,媽媽爸爸們大可放心!

太田母斑

特徵:色素型胎記、長在單側臉頰、紫青色的班點

太田母斑的特徵是出現在單側臉頰到額頭附近,紫青色的點狀色斑,看起來有點像瘀青那樣。太田母斑的原因也和黑色素細胞有關,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是因為它屬於比較深層的胎記,如果想要去除的話,建議至少等到成人以後再考慮治療。

葡萄酒色斑

特徵:血管型胎記、深紅色長在臉上、建議盡早治療

葡萄酒色斑屬於相對少見的血管型胎記,大概300個寶寶當中會出現1個。外觀特徵是臉部的大面積酒紅色印記,看起來就像喝醉酒的微醺狀態,或者不小心被紅酒濺到。葡萄酒色斑屬於相對麻煩的胎記,因為它並不會自行消失,而且隨著年紀增長會慢慢變嚴重,所以會建議盡早著手治療!

胎記部位要注意防曬!

如果長胎記的地方在臉部或四肢,那麼平日就必須特別注意防曬才行。皮膚之所以會長胎記,表示這個位置細胞特別活躍。假設長期曝曬在紫外線之下,胎記部位的皮膚比較容易病變,也會提高皮膚癌的機率,所以要小心別讓胎記曬到太陽了喔。

延伸閱讀:【2023年最新】PTT、Dcard網友推薦好用陽傘總整理🌤這樣挑選&保養陽傘,面對紫外線也能撐起優雅形象、零死角防曬超涼感!😎

最後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胎記的資訊,小編建議大家除了諮詢醫師以外,也可以加入臉書社團或者上PTT媽寶板、醫美板,閱讀網友們的實際心得。

胎記的別名又叫做「天使的吻痕」,有很多人把胎記視為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選擇一生與胎記和平共處。而下定決心積極治療胎記的人,也祝你有辦法旗開得勝,成功找回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