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台灣的氣喘人口也跟著逐年攀升,想要有效避免氣喘,事前了解病因很重要。
實際上氣喘並非無法根治,只要遠離病因,做好預防措施,就能夠幫助家中的小孩遠離氣喘。
本文將會跟各位介紹氣喘的病因,以及相關症狀,如果你以為氣喘只不過是呼吸不順暢而已,那可就大錯特錯囉!
究竟氣喘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又該如何診斷呢?

什麼是氣喘?


文章開頭先帶各位來認識一下,何謂氣喘?
氣喘又稱為哮喘,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發炎疾病,當你的支氣管發炎,處於較脆弱的狀態,這時候有一些刺激性物質侵入,就會造成支氣管壁的肌肉收縮、甚至阻塞,影響空氣的流量,進而引發氣喘。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3億的人口患有氣喘,且比例正在逐年攀升,其中,在台灣大約有200萬人患有氣喘,其發生率大約為15%

氣喘的診斷

那麼,該如何診斷氣喘呢?
通常有下列幾種常見的檢查方式:

家族病史


在台灣,約有40%的兒童具有遺傳性的過敏體質,其中約有10%患有過敏性氣喘。
根據研究顯示,如果父母中任一方患有氣喘,其子女罹患氣喘的機率約為25%,但是如果父母雙方皆患有氣喘,那麼子女罹患的機率將會提高至將近100%

個人病史/臨床症狀


根據咳嗽、喘鳴、胸悶的頻率及持續時間來判斷是否患有氣喘,但是由於兒童的支氣管發育較不完全,而成人的臨床症狀則較不穩定,因此通常會搭配其他檢測方式一同進行診斷。

肺功能檢查


主要用來診斷是否與其他肺部相關疾病有關,能夠24小時測量肺功能的異變情況以及支氣管的過度反應症狀,而透過肺功能測量也能獲得較為客觀的呼吸氣流量數據。

呼吸機能檢查


透過尖峰流速計註來檢測你的呼吸機能,先對著機器吸氣,再深深地吐氣,以測量每次呼吸的氣流量以及速度。
註:尖峰流速計是一種用來測量肺部空氣流量的機器。

血液檢查


透過抽血檢查對各種過敏源的反應,不僅能夠判斷是否有過敏反應,甚至能夠推測出未來是否有機率會引發過敏反應,以及罹患氣喘的機率等。

即時型皮膚反應測試


道理等同血液檢查,測試皮膚對於各種過敏源的反應,通常患有氣喘的患者,進行皮膚反應測試時,也會對過敏源呈現陽性反應。

胸部X光檢查


主要用來判斷是否為肺炎的併發症,或是否患有其他呼吸系統相關疾病。

上述幾種檢測方式不一定只會擇一,有可能會互相搭配進行,以提高確診率,如果有任何疑慮,建議各位可以掛胸腔內科,由專業醫師進行診斷。

氣喘的前兆與症狀


緊接著跟各位介紹幾種氣喘的常見症狀:

常見的氣喘症狀

  • 咳嗽
  • 胸悶
  • 胸痛
  • 心悸
  • 頭暈
  • 呼吸困難
  • 咳痰
  • 四肢無力
  • 記憶力/注意力散失
  • 冒冷汗

氣喘較輕微的患者可能僅會出現胸悶、呼吸不順等症狀,但是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劇烈咳嗽、冒冷汗、四肢無力、呼吸衰竭等症狀,一定要特別注意。

上述症狀通常好發於凌晨快天亮時早晨剛起床時夜晚熟睡時、或是運動後,依照程度的不同,持續時間也會不同,而根據發作的頻率、持續時間、發作的時間等因素能夠判斷氣喘的嚴重性。

氣喘程度的評估以及分級


根據全球氣喘創議組織理事會(GINA)的治療準則,將氣喘分為間歇性持續性兩種,再依照嚴重度分為輕度間歇性輕度持續性中度持續性重度持續性4個階段:

白天 夜晚
輕度間歇性 每週<1次 每月≦ 2次
輕度持續性 每天< 1次或每週≧ 1次 每月> 2次
中度持續性 每天≧ 1次 每週≧ 1 次
重度持續性 連續 時常

氣喘和過度換氣一樣嗎?氣喘和過度換氣有什麼差別?


同樣都是呼吸不順,相關症狀也非常相似,那麼氣喘跟過度換氣具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過度換氣是由於緊張、焦慮、害怕等心理因素,影響呼吸頻率,導致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進而出現呼吸急促、暈眩、痙攣等症狀,尤其是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更容易發生過度換氣。
而造成氣喘的成因有很多,將會在下一節跟各位做詳細的介紹。

先天?後天?氣喘的成因與病因

緊接著要來跟各位介紹幾個容易引發氣喘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過敏源非過敏源兩大類:

過敏源


顧名思義,因為過敏反應所引發的氣喘,較常見的過敏源有:塵螨黴菌花粉食物蟑螂藥物動物皮屑毛髮等等。

這些過源不僅會誘發氣喘,還會加劇氣喘症狀,建議多加留意發作的時機,有助於釐清導致氣喘的主因。

非過敏源

除了上述的過敏原之外,下列幾種因素也有可能會引發氣喘,讓小編依序來跟各位做介紹:

香菸或廢氣等空氣汙染


隨著城市的進步,以及科技的發展,空氣汙染也跟著日益嚴重,而部分建材中含有的塗料、溶劑等,也有可能會刺激呼吸道,進而引發氣喘。

外在環境的變化


天氣忽冷忽熱讓人鼻水流不止、噴嚏打不停,不論是劇烈的溫差、還是濕冷的天氣,各種外在環境的變化都有可能會誘發氣喘,建議各位出門配戴口罩,降低可能會對呼吸道帶來的刺激。

運動/情緒起伏


激烈運動後總是需要喘口氣,那你有沒有因為大哭或是大笑讓你上氣不接下氣的經驗呢?
運動或是情緒起伏也是誘發氣喘的可能性之一,這種症狀特別容易在小孩身上見到。

呼吸道發炎


例如:感冒、流感、中耳炎等疾病,都有可能會導致黏膜或是上呼吸道發炎,進而誘發過敏。

自律神經失調


壓力、過勞、焦躁等因素會影響自律神經,造成荷爾蒙紊亂,尤其是近年來,因壓力引發氣喘的人口逐漸攀升,表示現代人的生活過於壓抑,別忘了在工作之餘,也要適度地放鬆身心靈,提升生活品質的同時,也能夠遠離疾病。

總結

氣喘是非常常見的疾病,但是很多人都對它抱有誤解,希望看完這篇文章,能夠讓你對於氣喘的症狀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事先弄清楚成因,不僅能夠預防氣喘,也可以避免病情惡化。
當身邊親友的氣喘發作時,一定要保持冷靜,記住發作的時間點,並注意是否有哪些可能誘發氣喘的過敏源,就能夠有效預防氣喘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