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語症好發於腦中風過後,全台灣大概有6萬多名失語症患者,雖然不管是外觀、智力或是精神狀態看起來都非常正常,但就是有些話無法好好傳達,不僅是說不出來,還有可能聽不懂、看不懂、無法書寫,僅能透過繪畫、手勢等其他傳達方式來溝通。
失語症看似可怕,但經過專業的訓練之後,大部分患者都能回到一定的語言程度,然而這疾病到底是怎麼造成的?會好嗎?治療又該怎麼做?就讓我們一起透過文章做初步的認識。
目次
失語症是什麼?會好嗎?
「失語症」是由於各種後天因素導致大腦的語言區受損,讓患者無法理解、表達語言的意思,造成聽、說、讀、寫上各有不一定程度的障礙。
失語症的治療期間需要仰賴周遭親朋好友的耐心,以及患者本身的毅力,最常被提出的問題就是「失語症會好嗎?」,遺憾的是失語症很難完全回復,但是透過練習,幫助大腦重建語言區的功能,透過專業語言治療,6個月內會得到大幅度的進步,讓語言能力恢復到一定程度。
失語症的原因?
只要造成頭部受損,讓語言區上受傷,就有可能造成失語症,其中,最大宗的原因來自腦中風,另外還有顱內出血、大腦栓塞、腦瘤、腦部感染、阿茲海默症等腦部退化性疾病,以及劇烈撞擊造成的外傷。
更多疾病相關資訊:
三酸甘油脂偏高怎麼辦?標準是多少?過高小心腦中風、心血管疾病找上你!
【預防阿茲海默症】多吃這些食物可以預防老人癡呆/失智症!
明明坐辦公室卻總是頭痛到像快爆掉嗎?不要輕忽造成頭痛的原因!有效舒緩頭痛的方法是?
失語症症狀有哪些?
失語症的症狀多樣,可能各個層面都會同時受到影響,嚴重程度在各方面也都不一定,因此在此將聽、說、讀、寫各自拆開來看,單看各方面會有什麼樣的症狀。
聽
無法透過聽力去理解他人所想傳達的意思,不管是單字、片語、完整的句子都會覺得困難,尤其句子越長越無法理解,或是將近似音混淆,都是常見的症狀。
說
患者的口語表達會變得相當不流暢,甚至是無法說出腦中想傳達的事情,像是把「雞蛋」說成「香蕉」,以及腦中的文法混亂,無法組織成完整的句子,口說也會變得緩慢,甚至是發音模糊不清,令人無法從中汲取正確意思。
讀
沒有辦法辨別文字的意思,對於符號理解也會產生困難,即便是單純念誦的單字、短句、文章也沒有辦法,每個病患的狀況不太一樣,這方面的嚴重程度會視中樞神經的損害程度而定。
寫
擁有書寫能力障礙的病患,會沒有辦法寫下單字、短句、文章,可能連單純的抄寫都有困難,只會變成無法成字的線條,大大降低可讀性,在表達意思上可能可以透過繪畫進行,卻很難寫出文字。
失語症的分類?
經由各種症狀的總和,又可以將失語症分類成5種類型。
表達性失語症(Expressive Aphasia)
雖然了解他人的意思,以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卻沒有辦法透過口說、書寫傳達,其中,語言當中文法的缺漏,又稱作語法缺失。
接受性失語症(Perceptive Aphasia)
簡單來說就是無法取得他人的意思,又稱維尼基氏失語症,不能理解他人說的話以及複誦,也有無讀字的能力。
傳導性失語症(Conductive aphasia)
這類的病患雖然可以說話流暢,但卻因為語法錯誤或是單字錯置,讓人無法聽懂,或是雖然字跡端正,卻讓人無法從文字當中理解意思。
命名不能症(Anomic Aphasia)
其他語言能力都沒有影響,大部分意思皆可理解、傳達、複誦,但是無法指出東西正確的名稱。
完全性失語症(Global aphasia)
語言區受損嚴重,不管是傳達或是接收都無法辦到。
失語症的治療方法?
由於每名失語症患者的狀況不一,病因也可能相當複雜,治療方法當然不盡相同,更準確的治療方法還是要交由專業的語言治療師判斷,以下列舉簡單的大方向。
聽覺練習
讓患者聽取之後可以正確指出物體名稱、圖片,或是功能,再加上長短句聽取的練習,慢慢理解生活用語。
口語練習
透過引導,讓患者說出物體名稱、短句,再到完整的句子,除了單純敘述之外,也會希望患者以可以與他人互動、溝通為目標,訓練能夠表達出較完整的意思的口語能力。
閱讀練習
與患者一起閱讀詞語、句子,再到文章,從最簡單的朗讀開始,更進階一點,會進行理解能力的相關測驗。
書寫練習
引導患者用寫的寫下感覺,一樣從最簡單的詞組開始,並以寫出日常短文為目標,希望透過書寫訓練可以讓患者找回文字紀錄的能力。
溝通練習
除了口語之外,也會透過肢體、繪畫等方式引導患者溝通,達到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與他人溝通的目標,除了簡單敘述之外,更複雜的身體感覺、心情也是很重要的溝通要素。
如何陪伴失語症患者?
失語症陪伴者需要相當大的耐心與包容,希望以下幾點大方向能夠幫助你找到與失語症患者相處的節奏。
● 說話時必須面對面,並且將語速放慢,再佐以接觸、肢體動作、誇張表情,幫助患者理解意思。
● 語音要清晰,句子可以簡單、簡短,但避免用跟小朋友一樣的語氣說話。
● 多多讚美、鼓勵,不要打斷患者的話,盡量讓患者有信心多多表達。
● 必要時可以重複表達,或是換個方式說,嘗試找到患者可以理解的方式
● 如果失去語言能力,可以鼓勵使用手勢、表情、動作,來建立雙方的默契。
結語
失語症患者本身以及陪伴者都需要非常強大的毅力,一起面對艱難的處境,失語症其實就是大腦重建語言區的過程,透過反覆練習及協調,一定能找出新的與這世界溝通的方式,祝福各位都能夠保持信心、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