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終有一天會老去。
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出現關節退化、或是記憶力不好的情況。
很多人都會覺得年紀大了,記憶力退化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因此忽略了許多重要的警訊,一直到情況加劇,甚至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才開始正視老人癡呆的問題。

關於老人癡呆的症狀,長輩們自己是很難察覺的,因此身邊的人對這個疾病的認識就顯得更重要了。
那麼,究竟老人癡呆有哪些警訊呢?
既然我們總有一天都會老去,早點認識老人癡呆不僅是為了身邊的長輩,同時也是為了自己,馬上就來看看老人癡呆究竟會有那些前兆吧!

老人癡呆的前兆


9月21日是由國際失智症協會(ADI)訂定的「國際失智日」,主旨在於宣導民眾對於失智症的預防、治療以及各種照護能夠多一分重視,而在這個高齡化的社會,全球對於失智症的關注也漸漸攀高。

長輩叫錯名字是正常的,沒什麼啦~
長輩忘東忘西也沒什麼,年紀大都會這樣啦~
等到長輩忘記回家的路,或是將陌生人認為是自己的伴侶,才意識到他們可能罹患失智症嗎?

接下來小編就要跟各位介紹,老人癡呆的各種前兆,幫助你及早發現身邊長輩的異狀,才能夠及時治療哦!

記憶力退化


首先最常見的前兆就是記憶力退化。
例如:重複問同樣的問題、對於家人或是筆記有強烈依賴性、連最近發生的事情也記不清、老是找不到東西等,如果只是偶發的話並不算記憶力退化,但是如果這個症狀非常頻繁,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那就要小心囉!

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


如果身邊的長輩開始退出平常的活動,如:老人會的聚會、一直有在參加的課程、不再含飴弄孫、對本來有在關心的政治議題喪失興趣等,都是老人癡呆的前兆哦。

對於時間或地點的變化沒有知覺


有些長輩沒有辦法判別年代、季節、所在地點等,甚至對於自己的年齡增長也毫無知覺,這些都是老人癡呆可能出現的前兆。
但是如果只是忘記今天的日期,而去看月曆確認的話,則不算是老人癡呆的警訊之一。

難以識別視覺空間


像是弄不清楚深度、距離、閱讀困難、無法識辨別熟悉的事物、看不清楚樓梯等情況都是難以識別視覺空間的症狀。

書寫或與語言能力下降


如果長輩開始出現講話講不清楚、無法完整傳達語意、或是書寫能力嚴重下降,無法集中思緒在書寫等,都有可能是老人癡呆的警訊。

計劃能力衰退


本來一直有記帳的習慣,但是漸漸地開始感到困難、拿手的家常菜也變得不太擅長、連泡一杯咖啡的步驟都需要花好多時間才能夠弄清楚,這些都屬於計劃能力衰退的狀況。

脾氣暴躁、疑心病重


如果身邊長輩的情緒開始出現變化,本來很溫和平靜的人變得非常暴躁易怒。或是你要帶他出去玩,他卻覺得你會帶他去老人院而大吵大鬧,疑心病加深加重,這些都屬於老人癡呆的前兆之一。

東西的擺放位置雜亂無章


本來應該放在鞋櫃的鞋子放進了烤箱,或是將錢包冰進冰箱裡。需要的時候找不到,在東西應該在的地方又找不到,因而陷入焦慮、恐慌,問他為什麼鞋子會在烤箱裡也答不出個所以然。
如果你遇到家中長輩出現這樣的狀況,先不要發脾氣,因為他有可能罹患老人痴呆症了。

判斷力失常


同樣的詐騙手法卻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當、炎熱的夏天卻穿上厚重的毛衣等,如果身邊長輩出現諸如此類判斷力失常的症狀,就要多多注意囉!

喪失自主性


本來非常健談的長輩突然變得沉默,不會主動開口,也無法持續對話,甚至不會主動去洗澡,這類行為都在暗示著他可能罹患老人癡呆了。

行為和以往大相逕庭


以前沒有儲藏的習慣,卻開始囤積物品,甚至出現順手牽羊的行為;或是言語突然變得非常粗暴無禮、本來沒有不良嗜好卻突然開始抽菸喝酒等,做出一些以往不會做的行為,也是老人癡呆的前兆之一。

負面思想


覺得自己對家人而言是個負擔、說自己看到東西要來帶他走、嘴邊老是掛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情緒變得極度負面等,都在暗示著他可能罹患了老人痴呆症。

上述的狀況只要發生2種以上,就不要再將年紀作為搪塞的藉口,建議盡快就醫,接受更詳細的檢查。

總結

當身邊長輩出現記憶力減退的情況,很多人都會視而不見,甚至認為他們只是想尋求關注,或是老番顛,但其實失智症也有可能是其他腦部退化的病因。只要及早治療、對症下藥,情況都能夠得到改善。

老人癡呆就像是沉默的殺手,悄悄地奪走腦中的各種回憶,為了不要讓失智症成為一種負擔,了解病因就顯得更重要了。
下一篇文章:老人癡呆是否會遺傳?!造成老人癡呆的原因有哪些?
將會帶各位繼續認識老人癡呆,了解病因才能夠對症下藥,不要讓老人癡呆奪走你們之間的各種回憶,成為爭吵的開端。

最後希望各位回想一下,有多久沒有探望身邊的長輩了呢?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也許因為各種因素讓你不喜歡回家探親,但是人有一天都會老,加深對老人癡呆的認識對長輩或是自己都有幫助,也希望各位都能夠維持健康,那我們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