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氣女星深田恭子,曾經因為罹患適應障礙症,暫停手邊演藝工作,消息傳出後讓許多粉絲深感不捨。雖然休養幾個月就宣布復出,但還是引起大家對於「適應障礙症」的好奇。

究竟適應障礙症是什麼樣的疾病呢?跟憂鬱症又有什麼不一樣?就讓小編透過這篇文章帶你認識「適應障礙症」,順便檢視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態吧!

什麼是適應障礙症?

「適應障礙症」是指身心面對生活環境變化、負面壓力等,因適應不良而產生障礙,導致生活無法如常運作,比如:搬家、職場升遷、人事異動、轉學、離婚等,都可能成為適應障礙症的原因。

通常在壓力累積三個月內會出現明顯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而遠離或解除壓力來源時,適應障礙症的症狀就會稍微減緩,基本在六個月內就能夠找回原來的生活步調。例如文章一開始提到的深田恭子,就是從2021年的五月休養到八月,花了三個月的左右時間正常復工。

適應障礙症的病因

環境改變,階段性角色的轉變

當一個人罹患適應障礙症,多半表示他因為生活遭逢突如其來的變動,導致身心難以調適的狀態。比如面臨親友的死亡、家庭與人際關係多重惡化,工作失業、車禍殘疾、學業受挫等等。

看似正面的改變,也可能成為壓力!

在正面步入人生的新階段,面臨角色轉變時,也會成為壓力的來源。比如:新婚、畢業求職,退休適應新的生活規律等等,都有引發適應障礙症的可能性。

每個人感受壓力程度不同,那怕是他人覺得值得喜悅的事情,對患者來說也可能是難以忍受的壓力。改善適應障礙症的首要條件,是必須找出壓力來源才能對症下藥,若長期忽視,很有可能會變成一種慢性疾病哦~!

年齡與成長背景

如果孩子有不健康的成長過程,如果受到家長過度保護或溺愛;或者剛好相反,沒能得到足夠關注照顧的話,通常長大之後的抗壓性和適應力都會比較低,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也容易出現較為劇烈的反應。

而會對環境變化改到焦慮的不只小朋友而已,家裡的銀髮族長輩,也可能因為整體能力退化,導致沒辦法接受新環境與新事物,出現適應障礙症的跡象喔

過往創傷經驗,長期累積壓力

過往曾經經歷心理創傷的患者,未來再遭遇類似的壓力事件時,比較容易勾起創傷的心理反應,而這些壓力,經由長期累積之後,也可能會是引燃生病的最終導火線,而治療的過程中,有時也需要找出比壓力事件更為深層的原因。

延伸閱讀:女生機率高10倍!心碎症候群的症狀與原因,原來傷心真的會讓心臟生病

適應障礙症的症狀?

根據每個人的壓力來源不同,出現的反應也會不一樣。通常在適應障礙症患者身上,能夠觀察到以下的行為:

  1. 情緒變得焦慮不安
  2. 容易出現失眠頭痛
  3. 對生活感到興致缺缺
  4. 出現空虛且負面的思考
  5. 缺乏動力厭倦外出
  6. 處於緊繃焦慮的狀態
  7. 酗酒、暴飲暴食
  8. 脫節甚至暴力行為

適應障礙症各式各樣的症狀當中,有一個共通的特色:靠近壓力來源當下,會出現明顯反應,但是離開了壓力源,又能夠恢復正常。舉例來說:如果說工作跟學校是壓力來源,那麼在工作日,就會出現焦慮與頭痛的症狀;而休假的時候,就能全神貫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罹患適應障礙症的徵兆?

一般來說,面對壓力會有情緒反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當反應超乎預期,甚至變得過於激烈,進一步影響到生活跟工作狀態,這時候就要小心是不是適應障礙症找上你了!

適應障礙症的症狀,通常在承受壓力事件的三個月內會發作,當我們遠離壓力來源或事件結束後,六個月內就能獲得恢復改善。你可以根據以下幾點,來檢查自己是否罹患適應障礙症:

情緒病徵

情緒低落、頻繁哭泣、心悸焦慮
憤怒急躁、自責沮喪,嚴重時會出現傷害自己的行為。

身體病徵

失眠、食慾不振、易疲倦易怒、手顫、頭痛
肩膀僵硬、腹痛、頭暈、緊張出汗、注意力下降

行為病徵

缺勤、起床困難、遲到早退、暴飲暴食、酒精成癮、破壞東西

適應障礙症與憂鬱症的差異?

疾病名稱 障礙適應症 憂鬱症
疾病時長 約6個月可恢復 需要長期治療
治療方式 遠離壓力源、改善環境 服藥、心理諮商

憂鬱症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也需要長期時間觀察與治療,因此療程上和適應障礙症有些不同。憂鬱症會伴隨強烈的自卑感與自責感,容易怪罪自己而非環境。晝夜情緒也會產生強烈波動,過往曾經感到有興趣的事物,也會轉變成毫無興趣。

適應障礙症的這些憂鬱情形,基本只會出現在人際關係和職場生活,多數案例只要遠離壓力來源,就能夠恢復到原來的生活狀態。然而憂鬱症的患者,即使解決了壓力來源,也還是會持續抑鬱

想要知道自己罹患了適應障礙還是憂鬱症?當身旁的人正經歷著憂鬱症,又該怎麼陪他一起度過呢?你可以參考以下文章:【憂鬱自我檢測】10分鐘檢測讓你知道自己是否有憂鬱傾向【認識憂鬱症】別讓憂鬱症帶走你重要的人!從「心」靜下來,告別憂鬱──血清素

適應障礙症如何治療?

把整個環境變回原樣,無疑是治療適應障礙症最具效果的方法;然而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要改變周遭環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心理與身體健康一樣,提早應對就能避免病況惡化,當你發現自己出現情緒低落、心情沮喪、失眠、食慾不振或疲憊等感受,建議盡早洽詢「身心」進行就診。以下是適應障礙症,可能會採取的應對治療:

調整環境

改善引起精神創傷的環境,或是轉移、消除壓力來源,如果你是在工作職場遭到霸凌、職權騷擾,或是對於環境不適應、人力分配不均導致身心疲勞過度等,建議可轉調部門,或是離開現有的工作環境

減輕壓力狀態

認知障礙症的患者,多數思考模式較為悲觀,可藉由「認知行動療法」來協助患者建立不同觀點來面對壓力~透過談話諮商,來分辨壓力來源,透過醫師的個案建議,來培養應對身邊問題的能力。

藥物治療

對於適應障礙的病人,盡量不以極端的藥物治療作為首選,但是對於情緒異常或是反應較為激烈的患者,建議遵循專業醫師的意見,在心理治療的同時輔以藥物治療,雙管齊下較能加速緩解症狀。

電痙攣治療

若是藥物治療無效,加上嚴重企圖自我傷害的行為,或是過於興奮的躁動患者,醫師就可能會採取電痙攣治療。電痙攣治療是以安全的方式電擊刺激腦部,是目前對於重度身心患者來說最有效的療法。

怎麼預防適應障礙症?

  1. 培養良好生活作息,維持健康的生理機能,均衡飲食與充足的睡眠。
  2. 若是感覺到壓力大,可練習對身旁信任的人,表達內心的感受與想法。
  3. 可透過瑜珈冥想、運動、按摩或是呼吸練習,讓身心以及肌肉放鬆。
  4. 藉由日記書寫,記錄自己的情緒變化,盡可能保持安定的情緒。
  5. 透過諮商,適時主動尋求外界資源,或是定期請專業醫療團隊陪伴協助。

除了上述幾點之外,平時也可藉由飲食調整體內循環,助於提升身體免疫力,或是透過嗅覺放鬆身心,聞聞花香、精油,也是很不錯的紓壓方式!

延伸閱讀:明明沒有熬夜,卻老是容易疲倦、嗜睡?該吃什麼才有辦法改善呢?10大精油品牌、功效詳解&推薦!單方精油、複方精油該怎麼選?價格差很多該如何辨真偽?芳療入門者一定要知道的事【精油功效】天然精油分六類 美容美髮是這款!

最後

適度的壓力,雖然能帶來好的成長,但是壓力過度負載的同時,也可能讓身心失衡,而使自己變得難受。對於適應障礙症的患者,我們可以陪伴他們調整面對失敗的想法,引導他們用正面的方式來看待這些問題,未來再次遇到同樣事件發生時,也能用更好的方式去處理。

有時候我們因為害怕面對身心疾病,選擇置之不理,長期下來若沒有採取適當治療,或是病急亂投醫,反而會因為錯誤觀念而招致更多併發症。面對壓力時難免恐懼焦慮,這時請記得冷靜深深吸一口氣,相信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終究能學會如何調適自己,讓這些經歷變成我們生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