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常常跟我說我的孩子上課都沒辦法專心,完全靜不下來,還常跟同學吵架,希望我能帶他去檢查一下是不是有過動症。」

你是不是也覺得太小題大作了?

小孩子活力充沛很正常,在學校玩跟同學起衝突也是難免的,為什麼這樣就說是有過動症?!

雖然光靠這些說詞是不能斷定孩子就是過動的,但過動症的孩子注意力確實比一般孩子來的不容易集中,而除了這個症狀之外,還有什麼症狀是過動症會有的呢?
本篇文章就將帶你來探討「過動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

過動症是什麼?


過動症全名叫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包含注意力缺失症(ADD)
是與腦神經發育相關的疾病,主要的特徵是容易分心、難以專注、過動及衝動,症狀表現會因人而異,而通常症狀會在孩童時期出現,約半數的人會持續至成年。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嬰兒及幼兒時期,因為孩子仍在學習走路與講話,所以症狀較不易被發現,但當進入學校,透過課堂的學習、與同學的相處狀況中便能漸漸察覺。

然而,也有不少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因為沒有過動、衝動的症狀,純粹缺乏專注力而容易被忽略沒有被診斷出來。

過動有什麼症狀?


而過動症的症狀主要分為3種缺乏專注力好動衝動

而根據這3種症狀又可將過動症分為以下3類:

1.注意力渙散主導型

注意力渙散主導型顧名思義就是症狀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較不會有好動、衝動的症狀。

最常見的特徵就是時常會放空,沒有在聽他人講話,且時常忘東忘西,但一遇到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反而會過度集中

2.活動量過多或自制力弱主導型

這種類型的人無法安靜下來,會在課堂上走動或不停地講話,且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容易插嘴、打斷別人的話,甚至與他人起衝突。

3.混合型

混合型則是綜合以上2種症狀,有ADHD的全部特徵。
至於哪種症狀特別明顯則是因人而異。

容易弄丟東西、無法做靜態的事情、無法遵守規則等是最主要的特徵。

所以綜合以上的類型,ADHD最常見的症狀就為以下幾種:

注意力無法持續集中,很難安靜下來
如:上課中途坐不住而站起來走動。
做事容易走神,無法好好完成一件事
如:做功課做到一半就跑去做別的事。
忘東忘西,容易弄丟東西
如:常常弄丟玩具或文具等或功課時常忘了帶。
無法遵守規則
如:沒有耐心,不擅長等待,會壓抑不住自己的衝動就插嘴。
沒有辦法聽從指示
如:老師請他安靜仍持續一直講話。
行動前無法先思考後果
如:會憑著自己當下的判斷就行動,不會先思考,因此時常造成失誤。

過動的原因是遺傳?!


然而你一定會想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有過動症?」

雖然目前對於ADHD的確切成因仍然還沒有一個定論,但基因、腦神經受損環境等因素是目前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

1.遺傳

經過研究證明,ADHD的基因是會遺傳的

若近親中有ADHD的患者,孩子患有ADHD的機率就會比一般人高出4~6倍,且父親有ADHD會遺傳給孩子的機率,比母親有ADHD遺傳給孩子的機率還高!

2.腦損傷

在醫學上較多人認為ADHD與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系統的損傷有關,特別是與多巴胺去甲基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有關的神經傳導系統,造成多巴胺的分泌不足與去甲基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作用力不足等問題。

並且也經由研究發現患有ADHD孩子的一些腦部結構普遍小於平均值的現象,暗示著ADHD的患者大腦發展較遲緩的現象。

3.環境

除了基因與腦部損傷之外,若母親在懷孕時期吸菸、飲酒不但會不利於胚胎的腦神經發育,也會提高孩子有ADHD的機率。

另外,雖然不是直接造成ADHD的原因,但ADHD的發病也有可能會受家庭及社會的影響,經數據統計,曾受過暴力或精神虐待、霸凌的孩子相較於未有類似經驗的孩子有較高的比例出現ADHD。

過動症常伴隨的疾病


雖然語言障礙運動能力遲緩並非是ADHD的症狀,但與這些症狀共病患者卻也不在少數。

另外,因為ADHD的孩子容易與他人產生摩擦,在學校、家裡都常被誤解為「叛逆」、「教不會」的孩子,然而受到周遭的否定會漸漸讓孩子產生自卑感等負面的情緒,就會引發孩子再出現其他的問題。

1.對立反抗性障礙(行為規範障礙)

經研究顯示,約有40~60%的ADHD孩子會有行為規範障礙,若沒有改善的話之後就會容易出現反社會行為、藥物濫用、攻擊或犯罪行為。

2.學習障礙

閱讀障礙常與ADHD共病,讓孩子在學習上遇到比一般孩子還多的挫折與困難。

3.發展性運動協調障礙

ADHD的孩子在幼童時期多多少少會有動作協調的問題。

4.妥瑞氏症

經統計,約有5~20%的ADHD患者同時患有妥瑞氏症,而妥瑞氏症患者則有50%都患有ADHD。

5.睡眠障礙

有研究報告指出ADHD可能較容易出現睡眠障礙

6.憂鬱症

患有ADHD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若因沒有妥善教導、對待,使其心理產生自卑或陰影,就會容易得到憂鬱症

7.焦慮症

ADHD與焦慮症共病的機率是相當高的,原因可能為在學校、家庭的支持和接受度較差,受到的協助不足導致壓力過大造成。

過動症只會在孩童時期發病?


看到現在似乎都是在陳述ADHD對孩童的影響較大,但ADHD是出生時就已經帶有的疾病,因此即便在成長階段ADHD的症狀不明顯,並沒有被診斷出來,但在長大成人後隨著生活的變化開始發覺自己對不上周遭的步調,在工作上也頻頻失誤,這時症狀才逐漸明顯的案例也有。

然而由於成人累積了各種成長歷程等種種因素的影響,要判別成人是否為ADHD會比判別孩子是否為ADHD來得困難。

人格障礙躁鬱症的症狀也與ADHD類似,甚至ADHD伴隨著這兩種疾病的案件也不少,就如常見的是被診斷有人格障礙的患者其根本是來自於ADHD引起的發展障礙,因此兩者之間是很難區分的。

總結

ADHD的孩子雖然在管教上較難,但相對的活潑開朗,想像力、好奇心也較豐富,能跳脫框架思考,若家長、教師及周遭的人能有耐心地對待、教導的話ADHD的孩子也是能成為優秀的孩子的!

因此,為了要能正確對待ADHD的孩子,就要先從瞭解ADHD開始,必須先了解孩子的行為並非是故意的,而是ADHD的症狀才能有效地找出解決方法陪著孩子一同克服!!